浅谈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探究

2019-12-23 07:13夏金玲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37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兴趣

夏金玲

摘 要: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只有不断地优化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教学思路,以创新为目标,利用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好奇心,培养学生大胆思维,创新质疑,才能使语文教学工作符合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适应当前人才培养的需要。

关键词:创新思维 兴趣 求新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步伐的加大,科学技术不断创新带动新一轮改革浪潮,国家对培养人才又有新的标准和要求。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仅注重知识水平,更重视实际工作能力及创新意识,所以为了适应今后发展及社会需求,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显得特别重要。

作为一名从教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师,我深深体会到课堂上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展示自己,才能开发学生潜能创造性思维,才能在探究中不断突破,获得喜悦。因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没有进步就没有发展。而小学又是人才培养的基础教育的重要阶段,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一定要从小学抓起。我们语文教师要以每篇课文为切入点,多形式、多渠道、多角度地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力争在课堂上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教师只有兴趣导航,精心设计,把握节奏,掌控全局,引导学生充分思维训练、技能训练,主动探索,积极参与,才能带领学生走进探究创新思维的新领域。

一、激发好奇心、培养兴趣

学生主动积极参与的前提是兴趣。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首先应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因为要培养创新思维,强化创新意识是关键,而兴趣对意识又有着推动作用。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选择性态度,是积极认识某种事物或参加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内在动力。课前的导入要激趣,课上的问题要有趣,课后的实践要让学生感兴趣。学生对学习有了兴趣,思维就有了动力,便能做到执着追求,大胆探索,积极思维。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精心设计问题,采用民主、宽容、理解的态度,支持学生发表不同见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主动参与。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要学会倾听,掌控好启发学生的契机,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全班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在共同参与课文学习中体验探究与创新带来的成就感。所以,语文课堂归根到底是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二、课堂教学中思维的培养,力求三“新”

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主要渠道,需要教师对每堂课精心设计,努力进行课堂结构的改革,让学生体验到“创新”。课堂结构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1.设疑导入“新”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导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所以教师要善于设疑,创设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情境,使学生感到有问题要学,激发他们思考,诱导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这样学生的思维便处于如何解决问题的状态中。

课前创设情境,让学生先通过猜想,让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参与到知识的获取过程中,从而使学生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教材的重点和知识的深处,使语文教学在学生积极思维的状态中进行。

2.课堂环节设计“新”

力求调动学生参与探究的全过程,课堂结构的改革就是要充分发挥教学民主,促使学生积极思维。

首先,引导问题要“新”。教师首先提出的一定是发散型思维的问题,还要创设一种自由、民主的讨论学风,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质疑,使其敢于发表不同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对学生的思路引导,调动学生多重感官感受课文。

其次,教学过程要“新”。教师在深入钻研教材基础上,提出全班都参与的问题。问题提出后,教师一定要学会等待,千万不能“急”,要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试想没有足够的思考时间,任何思考都是肤浅的,也是不成熟的。教育就像养花,一边养,一边看,一边静待花开。我们不能急功近利为完成任务而急于得到正确答案,要多给学生机会,直到大多数学生都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同时,对学生的每一个质疑都要大加赞赏,对学生思维的独特性给予热情的肯定,这样会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大大增强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思维活跃起来。

教师还要提供给全体学生“说”的机会,不仅优等生有机会说,中等生和学困生也有机会说。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课上要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努力培养学生会提问题、提出不同问题,敢于大胆质疑的学习风气。引导学生质疑可以從字词到句子,再到课文内容及篇章,最后联系生活,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分析,结合自己的见解创造性的发言和叙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启发诱导,能使学生获得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同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提高。学生质疑问难中思维得到很好的锻炼,探究能力得到了提升。

3.考查评价要“新”

每篇课文学完后,教师都要考察学生学习效果。教师要留给学生“写”的时间,学困生可以摘抄课文精彩语句;中等生可以写课文主要内容及中心;优等生可以有的放矢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自己的收获、也可以写自己的对课文人物的赏析。

学完课文《小木偶的故事》之后,我让学生练习续写。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敢于打破陈规的续写,写出了独到见解的结局,把死板的小木偶写得活灵活现,深刻地理解了教材。在这个过程中锻炼学生总结、提炼、加工素材的能力,训练的学生深刻理解课文、主动思维的能力,同时提升了他们的写作水平、创新能力;在创作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在比较中提升了思想的高度,人文性、思想性得到有效的培养和训练。

总之,教师要想更好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一定要立足于育人的目标,依托于教改的理论指导,着眼于当前社会需求,针对学生实际,采用合理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创设学生乐于参与的课堂学习氛围,通过师生课堂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提升学生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更好地完成培养人才的目的。我们语文教师要以课堂为阵地,以每篇课文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究,力争把学生培养成为新时代敢于承担、敢于创新,有作为一代新人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兴趣
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研究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新课改下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