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远山区学校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与职业幸福感的关系

2019-12-26 08:53严丽刘艳萍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边远教师职业小学教师

严丽,刘艳萍

(1.贺州学院,广西贺州 542899;2.平桂区公会镇中心学校,广西贺州 542811)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每一名入职后的教师必须关注和重视的,是教师个体成长的内在需要,是教师对于自身职业发展方向准确的定位和规划。因此可以说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持续的动态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地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丰富自身的一线课堂教学经验,通过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推动自身的专业发展,实现专业成长的目的。同时,教师的专业发展也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和动力。幸福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和感知[1]。关注教师的职业幸福,是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和成长的一个关键因素。教师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获得的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2]。教师只有在职业生涯中获得这样的积极体验,才能最大限度地激发出自身的潜力,提升专业素质,实现专业成长。边远山区学校小学教师在面临教学环境差,硬件设施不齐全,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专业发展以及获得职业幸福感?教师职业幸福感,不仅与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有密切的关系,同时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还影响着教师队伍的稳定[3]。该文通过访谈贺州市边远山区学校小学教师,探讨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职业幸福感之间的关系,找出与教师幸福感相关的因素,并提出提升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策略。

1 边远山区学校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现状

通过对贺州市边远山区小学10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发现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感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密切,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和动力,反之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又能引发教师的 “内驱力”,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1.1 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

谈到影响教师幸福感的首要因素时,8名教师(入职时间不超过5年)一致认同是工资太低,他们的平均年收入是4万元,与目前的消费水平相比显得略低。而他们目前恰好处于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不但要供房同时孩子较小,经济压力明显的阶段。其次因素是工作量大,工作琐碎压力大。边远山区小学教师数量少,2名教师承担一个班级的所有课程是普遍的现象,除了承担授课任务外,教师还要担任班主任承担班级管理任务。在寄宿制的小学里,教师还要负责学生们的日常生活等工作。再次,边远山区大多数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家里长辈约束力不够,学生难管难教也是影响教师幸福感的因素。最后,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得不到社会、家长的认同,会间接导致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也极大地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

1.2 教师获得幸福感的因素

教师职业幸福感就是指教师在职业活动中需要获得满足、自由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伴随着力量增长所获得的持续快乐体验[4]。首先,10名教师在回忆自己刚入职时的情形,全都是热血沸腾、满怀豪情地立志要做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立德树人,以培养出品学兼优的学生为奋斗目标。这样的职场目标也是支持他们前进的动力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导向,因此当学生考取好成绩的时候是他们感到最幸福的时刻。其次,学生的赞美或者感激也是教师获得幸福感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职业的使命感和神圣感这样的“内驱力”驱使教师们为教育教学工作付出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时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呕心沥血。从心理学方面来看,能得到学生们的认同,被学生们所需要,恰好可以让教师们在职业活动中获得满足感。再次,身处职场,教师同样需要遵循职场规则,爱岗敬业是基本,不但要服从上级领导的指派,还要具备团队精神,能与同事互相协助,更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因此同事的认可和领导的表扬这两个因素也会影响到教师的幸福感。有了领导的肯定和表扬,教师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目标更为明确,更加充满斗志。教师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得到同事的认可和协助,专业素养得到提升,专业能力得到提高,幸福感指数会相应地提高。最后,职称的晋升是教师专业化水平提升的有力见证。入职后,教师通过持续的学习充实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并结合一线课堂教学的丰富经验,在专业化发展的道路上不断提升自我,获得长足的进步,极大有利于教师幸福感的提高。

2 提升边远山区学校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策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而在教育教学中充当重要角色的教师们理应得到重视和关注,教师们感到幸福了,才能让学生们感到幸福。如何提升教师们的职业幸福感是值得持续深入研究的课题,其中涉及与教师们相关的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分别是教育领导部门、学校层面和教师自身层面。

2.1 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层面

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层面是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政策制定者和监督者,属于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外部因素。教师们认为自己工作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途径分别是参加培训,教研活动,专家引领和学历进修。因此,教育领导部门在制定教师职后培养政策的时候,必须要加强教师职后培训活动的宽度和广度,邀请地方高校专家进行理论指导,提升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专业素养。同时还要加大对教师们提升学历的鼓励,制定相应的奖励机制。学校层面则要重视教师的教研活动,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研活动,形成教研团队,形成合力,以研促教,以教辅研,不断地提升教师的专业技术水平。同时还要制定一系列的教研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大胆创新,努力提升。

2.2 教师自身层面

作为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导者,教师获得职业幸福感的基础是其专业工作能力得到社会认同。在这基础之上,教师的课堂教学能力和学生管理能力必须达到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所要求的标准。意味着,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但要了解自身任教学科最新的理论知识,还要在实践教学中不断地反思。教科研能力对于小学一线教师而言是一块“短板”,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是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首先,教师们要培养自身的科研意识,不能只关注教学中出现的现象,而要透过现象找出根源。除了写好教学实践反思之外,教师们要积极加入学校指导建立的科研团队,开展座谈研讨,对于惑而不解的地方可以向高校专家寻求解答。其次,教师们要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当代社会科技发展飞速,有许多网上的学习资源,包括教学资源网站,线上线下的学习活动,各种学科不同形式的APP等等,教师们可以充分利用这样的教学资源开展自我学习,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由“骨干型”教师向“专家型”教师转变。教师的专业发展带来的成就感是幸福感的来源,有了幸福感,教师才能享受事业,享受生命,进而才能让学生享受学习、享受生命[5]。最后,教师还应注意加强与学生家长沟通的艺术。想要获得社会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教师首先要获得家长对教师的职业认同,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联系。在交流的过程中,需要运用一些沟通的艺术和技巧,比如谈话的技巧、聆听的技巧、协商的技巧等。

综上所述,教师专业发展是获得职业幸福感的源泉和动力,教育领导部门和学校应该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在条件,教师自身需要通过职后培训、实践反思、教研活动等方式提升专业能力,实现专业成长,并由此获得职业幸福感。

猜你喜欢
边远教师职业小学教师
教师作品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刘辉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边远井作为城镇燃气储气调峰气源的可行性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提升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能力的探索与实践
边远的生活
新时代背景下小学教师专业成长的几点思考
“边远”乡村村民住宅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