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身份认同的教师德性

2020-01-02 18:19丁宁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德性信念伦理

丁宁

(鲁东大学,山东烟台264000)

近年来,个别教师的行为问题致使大众与教师之间产生了一定的信任危机,整个教师群体也成为了这一现象的受害者。然而,正如麦金太尔所形容,教师属于社会中的“特性角色”,他们承担着教书育人的职责,他们是社会中的道德代表,因此教师合理看待自身角色重塑德性对于教育事业及教师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 教师的身份认同对教师德性发展的必要性

德性作为一种人格品质对人的行动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教师作为培养人的人无法脱离德性的范畴,教师德性不仅能够实现教育的发展促成教育目的的实现,更能够对教师自身的发展起到增益增能的作用。探究德性对于教师发展具有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1.1 何谓教师德性与身份认同

在古代西方发展过程中,柏拉图认为德性是指健康的、正义的心灵秩序;亚里士多德将德性看作使人能够增益其优秀行为的品质;麦金太尔将德性看作为一种获得性的人类品质。因此,德性可以总结为一种能够使人获得并践行为而具有长远意义的一项品质。作为人不仅有其自然人的属性更有其社会人的属性,社会人的属性则要求我们具备依赖于社会的德性。因此,教师德性更是其作为社会人属性的一种德性,是一种以个人为主的道德,能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形成引领教师发展的人格品质,主要依靠教师自身获取。

关于身份认同更是从未停止,无论是从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还是康德的“先验自我”,人们对于自我的探讨从未停止。随社会发展,工具理性、技术至上出现,人们对身份认同的危机得以显现。“身份认同是个连续性的动态过程,是依赖于一定的客观社会存在通过个体主观意识建构的过程,是在与他者发生联系的过程中产生的趋于一致的态度、观念和理据。”教师身份认同是教师确认其职业存在的意义与价值的过程,是教师实现自我存在价值的过程。基于此,我们探究教师的身份与其德性的关系。

1.2 身份认同与教师德性的内在联系

教师的身份认同是德性的预设与前提。人的身份并非是先天所具有的,不同的身份具有不同的角色与定位。由于道德总是根据其践行主体的改变而随之改变,因此,教师只有对自身身份认同的前提下,教师的德性才能获得发展。当个体获得教师这一身份时,人便会有意识的形成对外部事物的反应,个体的意志将会调控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形成人的行为。教师身份的获得调控着人的情感与意识,并以此来发展教师的德性。因此,教师德性的养成以教师的身份为预设与前提。

德性是对教师身份认同的形塑。教师的职能不仅是传递知识文化,更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的塑造者。按照诸位学者们的观点,德性是获得性的品质,对于人的长远发展具有增益增能的作用,因此德性对于教师具有内在的塑造作用。人的德性不仅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更是一种能够使人成为向善向正的人的美好追求。这里所提及的教师的德性是一种善的存在,教师的德性不仅能够使得教师规范自身,更能促使教师在完善自身的基础上达到对善的追求。

2 教师德性的迷失及其溯源

2.1 教师存在的价值转变:社会价值到个体价值

价值表征着主体与客体间的一种关系范畴,人在价值关系中更是兼具这两种价值,是一种特殊的价值关系,教师亦是如此。从我国教师价值变化的总体趋势看来,我国教师的价值转变总体是从社会价值到个体价值的转变。

传统社会,人们思想的固化,统治者借助教师的力量巩固其地位,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载道”,是一种社会性价值。自20世纪以来,进步主义、存在主义以及人本主思潮的出现,批判传统的社会价值对人性的压抑,不断得到强调人的个体价值。关注教师个体价值的呼声不断涌现,这种对教师人性的张扬对传统的以教师社会价值为主的取向进行了矫正。往往在这样的呼声下极易带来矫枉过正的倾向,教师沉迷于自身利益而忽略了作为社会中“特性角色”所应有的底线及德性。两种价值取向的极端带来了冲突——教育代价。这种价值的冲突直接带来的代价便是教师德性水平的下滑。

2.2 教师德性的颠覆:工具理性而非价值理性

进入现代社会,工具理性成为人们生活的支配者,教师的德性面临危机。马克思·韦伯将理性区分为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人们强调等价物交换的作用,德性在利益面前显得微不足道,处于混乱无序的状态。

在工具理性的驱使下,教育出现了异化的现象,这种异化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追求绩效。提到教师德性,便会将其与一些外在条件进行硬挂钩,这种以工具利益引导的德性养成势必扭曲。在工具理性导向下,教师屈从于实践的导向,为安身立命而践行工具理性主义的教学方式。正如康德所说:“目的王国中的一切,或者有价值,或者有尊严。一个有价值的东西能被其他东西所代替,这是等价;与此相反,超越一切价值之上,没有等价物可代替,才是尊严。”教师的价值可被物质化的东西代替,教师也并非因其德性所产生的价值受到尊敬。事物的发展总是此消彼长的过程,教师在追求绩效的道路上教师成为精致的技术追求者,而教师作为“特性角色”所应有的德性示范作用自然被搁置一旁。

2.3 教师身份认同:角色的不确定性

教师德性的养成是一种由内而外的建构过程,作为建构主体的人的道德水平及人格特质都会对教师德性的养成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道德随着践行道德的能动者而发生变化”,不同身份的人践行着不同的价值观。

面对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社会对教师期待越来越高,教师这一种身份却成为多重角色的扮演者,研究者、领导者、向导者等多重角色,面对着社会期待与现实认知的冲突,教师在多重角色的扮演中变得迷茫而又困惑。正如佐藤学所说,教师这一角色,无论做出何种界定,其在事实上仍旧是扮演者“中间人”(intermediator)的角色。社会各界对教师职责的混乱界定以及不合时宜的宣传下对教师身份的不确定进一步肯定。可以说我们对于教师身份的认识处在传统德性被否定而新的德性认知尚未确定的转型期。

3 基于教师身份认同下德性的双向建构

德性作为人的内在品格,个体即德性的承载者,因此我们在建构德性时首先强调认识自我。然而从德性迷失的追溯看来,教师的身份认同的建构仍旧是一项系统的问题。因此,教师德性的建构要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进行建构,以实现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1 教师价值理念主导的身份认同

韦伯曾说:“一个人认为自己有资格将手放在历史舵轮握柄上的人,必须在权力欲之外,并具备三种特质:热情、责任感与判断力。”这些特质隐含着信念伦理与价值伦理两种内涵,三者相互结合实现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因此,我们所提及的教师德性的发展应当以教师的身份为基点,通过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二者有机结合进行建构。

对于信念伦理,马克思·韦伯给予了极大的肯定,认为新教伦理中的元素对社会的发展与觉醒产生过不可磨灭的作用。广义的信念伦理,可以说是包含宗教伦理在内的一切以特定信念或信念系统为基础而建构起来的、理想性道德形而上学或伦理的基本理论。现如今我们所指的信念伦理,通常是一种以道德伦理为制高点而产生的信念,借助榜样的示范或是激励作用而产生的信念支撑。利用信念伦理进行道德情感教育的熏陶。教育总是离不开伦理价值观的指导,教师亦是如此。信念是对事物的信任感与精神支柱,信念伦理主要是指在人们生活中以某种情意、情怀等对人具有催化作用的伦理观念指导人的行动。信念伦理是一种教师所应具备的意志力,这些信念不仅要建立在教师善良的意志这一基础之上,更是要让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找回自我,在给学生带来幸福感的同时也获得自豪感。

教师的德性养成以教师的身份认同为基点,教师进行德性的自我建构的过程。在不断曝光的教师辞职信、课余负担无不教育的一个痛点。“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寥寥几个看似洒脱的字却撩拨了大众不安的内心,这背后反映出教师的道德与责任伦理的缺失。责任伦理与现代社会注重分工这一显著的特点具有很强的契合度,教师的责任来源于教师作为专业人员所带来的要求。基于责任伦理,教师应如何?教育一种需要具备高度的责任感的活动,更是一种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人的过程。因此教师对责任身份的确立,这种身份的确立并非盲目的承担责任,而是基于教师身份认同下,对关系负有责任进而做到对人负有责任。

现实中,理性给予我们选择的权利,意志力则驱使我们做到负责,这种意志力正是德性所应发挥的力量。在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下,教师不能仅凭自身意愿行事,更应具备认识责任的意志力,在自我抉择时做到“能为”,即教师的价值抉择。教师要主动建构自己的责任伦理,不必接受外界的指示,只要在自我抉择下的行动才是合乎价值的。这种能力的自我抉择是一种自我的认同,更是一种德性的自治。

3.2 外部建构下的教师身份认同

在社会环境的下,教师对于自身的发展缺乏必要的安全感与方向感,这使得教师的发展陷入危机之中。在身份的危机下,外界环境的潜移默化的影响成为改变教师“无意义感”的重要举措。与此同时,政府部门更应加以明确的方向指引,让教师群体摆脱频繁离职下的职业倦怠以及自我绑架现象。

教师作为身份认同的主体,不可仅依靠自身力量,更需要教育行政部门加以保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采取充分的措施保障教师的待遇、维护教师的利益,提升教师的地位,从教师的入职资质、职前培训、职后考核以及工资待遇等方面着手。在入职的过程中制定严格的考核体系,明确职前与职后管理与评价职责,实现教师的职前培养与职后发展全方位把控,实现教师队伍在外部层面的严格把控。学校作为践行国家教育政策的主体,不仅应严格管控教师队伍的组建与发展,也应在管理中体现出其对教师的人性化管理以及个性化弘扬。多方面把控下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尊重教师个性化发展,增强教师对于主体的身份认同。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落实并将教师的职责落实在立德树人上,切实减轻中小学教师的无关负担,让教师这一职业真正成为值得尊敬、令人羡慕的职业。尽管我们强调教师的责任之重,但教师在履行自身责任的背后,政府更应营造良好的教学观为教师潜心教学、精心育人提供支持。只有教师的教书育人的责任厘清,教师才能实现对自身身份的认同,才能有能力实现德性的提升。

猜你喜欢
德性信念伦理
《心之死》的趣味与伦理焦虑
苏格拉底论德性的双重本性
灵长类生物医学前沿探索中的伦理思考
为了信念
从德性内在到审慎行动:一种立法者的方法论
冠军赛鸽的信念(上)
发光的信念
护生眼中的伦理修养
伦理批评与文学伦理学
德性能带来好生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