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现状及提升对策探析

2020-01-02 18:19沈萱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亲和力职业院校政治

沈萱

(宁夏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宁夏银川750001)

亲和力是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是否具有亲和力,对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从积极心理团体辅导的视角分析亲和力的生成机理,积极情绪与积极需要是其动力机制,积极人格形成的积极自我意识是其强化机制,积极心理情境与共情的教学情境是其保障机制。职业院校作为培育专业性、技能型人才的重要阵地,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自然也不容忽视,在提升学生专业水平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学生培养成专业技能与思想道德同步提升的、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的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1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含义

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亲和”是指作为学生的群体希望同他人建立距离上的接近或接触,并通过一系列活动建立友好或写作的良性关系的一种心理倾向,在该文中,我们使用“亲和力”一词,用于描述学生对教师的亲近、喜爱的心理,从而促进彼此的交流,并以此增强人际关系的和谐,减少师生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在教育教学领域,具有“亲和力”的教师更容易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喜爱。职业院校思想政治亲和力主要是指,在坚持“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之下,根据“以人为本”的原则,本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遵循教书育人的宗旨、顺应学生的成长成才规律,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交流,形成良好的课堂良性互动,从而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感和亲切感,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政治品质、优良的思想道德,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

2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性

2.1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粘合剂

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活动作用于学生的思想与行为的全过程,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在学习思想政治理论实践中产生由内而外的感染、凝聚、吸引和感召的力量,学生在主动或被动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都会被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同化,由此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产生和谐感、亲近感和趋同感。这时,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便是一种强有力的粘合剂,它连接思想政治理论与学生心理情感的重要桥梁,当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积极配合与响应时,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便开始发挥作用,它拉近学生与课程教育之间的心理距离与情感差距,是实现思想政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亲近、吸引与凝聚的重要感知力量。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亲和力是教育活动中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双向调节的重要力量,使得思想政治教育更容易被学生认同、理解与接受。

2.2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与原则的体现

在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学活动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充分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目标,在充分遵循教书育人规律与学生全面发展规律的前提下,在教育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首创作用,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明确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一种亲近和谐的关系,达到思想情感上的共鸣。因此,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是遵循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与原则的体现,它让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更容易顺利实施与开展。

3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现状分析

3.1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理念相对传统

教学理念作为教学工作的指导,对相关学科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具有重要影响,尤其是思想政治类课程,具有一定的哲学性和科学性,兼具人文性和时代性,在教学工作中更需要教学观念的不断与时俱进,从而更好地指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相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然存在着照本宣科的现象,对相关政治理论缺乏深入的挖掘和理解,教师们普遍认为只要将相关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记住就好了,这种教学理念太过保守,教条主义严重,容易导致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充分明白相关理论知识的来源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时代的进步带来的还有教育理念的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已经严重落后和过时,本应该被时代所淘汰的教学理念再应用于教学之中,只会是“有百害而无一利”。

3.2 思想政治课程授课方式过于呆板桎梏

在当今的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部分教师的课堂授课方式过于呆板,授课模式依然局限在书本知识之中,然而,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不断更新,纸质印刷的书本不可避免地存在一定的时间上的滞后性,教师若是完全按照书本理论进行授课,容易误导学生将思想禁锢在“过去”的政治理论之中,无法跳出书本的框架,直面现实社会的思想,理论知识与时代发展的脱节必然也不利于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全面性人才。除此之外,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大多数教师依然将考试作为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程度的重要方式,殊不知,这种考核方法容易让学生陷入死记硬背地恶性循环之中,无法对理论知识进行深入的理解与运用,更容易造成学生对考试的突击式复习与短暂性记忆,不仅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且容易助长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不利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3.3 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忽视了对实践的结合与应用

受到传统教学体制的影响,在当前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中,部分教师依然将教学的重点、甚至是教学的全部内容放在了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对实践的结合与运用,殊不知,脱离了实践的理论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在这种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容易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论不够深入,不能灵活地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实际,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对思想政治这一课程的理解与认同,甚至造成“学而无用”的偏见,不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顺利开展。此外,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开展目的之一,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感,绕过学生在政治生活中产生认可、支持和归属的情感,并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也是衡量当前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重要指标,不仅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而且对于社会的稳固乃至国家和民族的团结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4 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策略探究

4.1 创新思想政治课程教育教学的新模式,引进新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政治性较强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将其过于娱乐化,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保持亲切与敬畏的情感,要在理论教育和实践育人两方面做到“守正创新”,一改以往的传统守旧的教学模式,充分借鉴优秀的思想政治教学课堂,积极引进新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一方面,在理论教育过程中,要坚持教师主讲为重心,采用过度娱乐的教学方式只能导致教学内容偏离教学目标,只有坚持教师的主讲地位才能正确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从而避免其他娱乐形式的授课方法对政治立场的冲击。另一方面,在实践育人过程中,高校辅导员、党务工作者和相关部门工作人员组织活动要紧紧围绕政治认同这一目标取向来理性开展。坚决杜绝内容庸俗的活动,积极开展学习类、教育类的实践活动,并通过创新活动形式来提升教育方法的共情力,可以通过组织模拟政协、模拟人大或缅怀英烈、重走革命路等活动进行实践教学。在实践活动中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和动力,才能实现守住政治底线和提升教育方法共情力的统一。

4.2 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化程度,渗入学生的日常生活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水平的日益提高,在职业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也应该提高教学的信息化程度,将思想政治教学与新媒体进行有效融合,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性和吸引力,实现在继承的过程中持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实现与新媒体的融合,达到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强化。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建设数字化网络平台,实现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现代化。如课程建设的翻转课堂、慕课、微课,交流互动的微博、微信、钉钉,思想交流的学习强国、易班、中国大学生在线、青年大学习平台等,以此来承载思想政治教育信息,形成动态互动,促进思想交流,在顺应融媒体发展时代的同时,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共鸣。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对大众传播载体的喜闻乐见,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把握结合的程度与把控的力度,切不可以强制性的方式促进学生的学习,避免学生的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厌恶和方案的情绪,从而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学习的兴趣。

4.3 理论结合实际,立足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在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立足实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行动的重要作用,要在做中学,要在学中悟,要在悟中行,通过精心设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并在参与中使大学生形成思考和感悟,进而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例如,在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劳动教育法将思想政治理论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劳动来实现教育,让大学生从事一定程度的劳动,促使大学生通过对劳动的参与,实现良好劳动习惯的形成,同时实现正确劳动观念的树立。再者,教师还可以通过志愿服务活动,让学生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体会思想政治理论的真谛,以学生的志愿服务精神作为核心,组织学生开展志愿服务,引导学生提高树立服务意识、奉献精神,参与精神,组建学生专业化的志愿服务队伍,使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教育在志愿服务的基础上实现衔接,提升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4.4 充分发挥职业院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引导作用

辅导员作为与学生密切接触的一线人员,在职业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紧密联系作为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助力,这也是辅导员责无旁贷的工作之一。因此,职业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必须以身作则,首先坚定自己的政治信仰和政治立场,必须站在党的立场、人民的立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在事关政治立场的问题上,必须和党中央保持一致,才能正确引导学生坚定政治理念、树立理想信念。同时,辅导员要提高自己参与政治生活的能力,积极配合相关部门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与工作,在讲政治的时候有底气,在讲马列主义的时候有话语权,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有威信力。“育人者先受教”,辅导员要想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减小阻力,就必须认真研读相关的政治理论经典,深刻领悟其中的内涵和原理,将相关原理的来源、产生背景、实际应用过程等方面了解透彻,然后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

5 结语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肩负着人才培养中“育徳”的重要职能,只有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带来的便捷性平台,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教育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改进教学方法,综合运用载体形式融合、话语方式亲和、思政内容契合的多种方法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利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将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使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贴近学生、融入学生、引领学生,赢得学生的思想认同、情感认同、行为趋同、政治认同,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猜你喜欢
亲和力职业院校政治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Just for today
周毅:做个有亲和力的气质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