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体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分析及对策

2020-01-02 18:19马孝志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质

马孝志

(河南理工大学,河南焦作454000)

新时代背景之下,社会在人才发展方面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大学生要励志成才,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知识水平、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建立良好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还要提高个人身体健康素质。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不但与自身的学业、理想、前途等存在直接关联,同时还会影响国家发展、民族振兴。近些年,中国素质教育全面普及,此种状况下,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不再单纯地以大学生专业素养、专业能力作为唯一标准,学生的体质情况也发展成为学生综合能力评价过程中的重要指标。与此同时,体育教学模式也进行了重大变革,体育教学理念逐步深化,体育锻炼方式也变得更加丰富,开始注重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训练的热情,帮助大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形成正确认知,进而实现进一步强化个人身体素质的目的。

1 阳光体育视角下高校大学生体育运动的基本概述

1.1 高校大学生阳光体育运动的目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进一步强化高校大学生体育工作逐渐发展成为大学生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国内诸多高校均结合学校实际发展状况,制定了以“健康第一”为重要指导思想的发展战略,将进一步强化学生综合体质作为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目标。同时,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健康体质,国内各大高校采取了多种体育教学模式[1],高度关注大学生健康意识的培养工作,与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体育锻炼状况进行深入结合,运用逻辑分析法、文献资料法等多种方式对高校大学生健康状况进行剖析,充分调查学生在体育锻炼方面的主动性以及积极性,鼓励学生加入体育锻炼活动之中,努力实现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确保大学生健康方案稳步推进。

1.2 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现状及重要性

1.2.1 大学生健康状况分析

其一身体形态方面。对于大学生身体形态的评价,主要是从3个维度进行分析,即质量、长度、维度。目前,由于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大学生的身体形态表现出极端化的发展状况,肥胖、瘦弱等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过度肥胖问题,更是对大学生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相关调查数据表明,其一大学生在求学过程之中,超重状况十分普遍,并且呈现出连年增加的态势,此问题对大学生的生活状况、工作状态均会造成不利影响;其二是肺活量指数方面。肺是人体中的一个重要器官,肺活量的大小也直接决定人体是否健康,基于此,肺活量的大小与人体的运动能力之间存在密切关联。通过对最近几年大学生肺活量数据进行深入对比与观察可以发现,大学生的肺活量水平表现为连年下降的态势,一些学生甚至无法达到合格水平线。究其本质原因,学生的耐力在下降,严重缺乏体育锻炼;其三身体素质方面,身体素质所涵盖的内容十分广泛,如爆发力、耐力等,通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可以发现,导致大学生身体素质连年下降的原因包括多种,其中爆发力、速度与年龄有关,而耐力则可以通过体育锻炼进行提高,但是由于大学生严重缺乏体育锻炼,所以耐力也持续降低[2]。根据大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大学生的健康状况、身体素质均表现为连年下降,体重分布呈现出不均匀的特点,肺活量在全国均值之下,严重缺乏体育锻炼是导致产生该种问题的主因。

1.2.2 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性

高校推动大学生体育健康发展与实现体育运动、健康状况进行深度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利用体育锻炼的形式,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体育健康水平,强化其疾病预防能力,国内各大高校将进一步推动大学生体育健康作为重要核心,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同时,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将推动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核心,通过各种形式开展高校“阳光体育运动”,逐步更新与完善体育教育模式,为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良好的活动环境,强化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2 阳光体育视角下促进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向前发展的现实困境

2.1 学校场地器材、后勤保障对大学生体育课效果的制约

最近几年,中国高校的招生规模日益扩大,大学生数量连年增加,大学生人数的增加也造成体育教师严重匮乏,体育设施、后勤保障等各方面工作均无法切实满足体育教育方面的实际需求。高校体育教师离职率连年升高以及对新进教师门槛的提升造成高校体育教师严重缺乏,高校体育教师的工作量相对较大,并且具有一定的教学压力以及科研压力。同时,高校体育设施的缺乏也造成大学生体育课程效果较差,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活动的积极主动性。相关调查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各大高校的室内体育场面积仅为0.62平方米,室内体育场地严重不足导致体育活动的开展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制约[3]。另外,许多高校在后勤保障工作方面的职责仍然以保洁、保安等内容为主,并未开展更具深度的运营管理工作,也未围绕运动场馆运用、体育设施管理方面开展相关的管理工作。

2.2 大学生缺乏自律能力,未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质量逐步提升,人类所摄入的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连年增加,导致肥胖率逐年升高。还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减肥,而采取节食的方式,造成学生产生营养不良的问题,身体始终处在亚健康的状况。同时,在互联网技术高度发达的冲击之下,大学生长期熬夜、饮食不规律等也导致其身体素质下降,参与体育活动的频率逐步降低。对于大学生体制健康来讲,体育习惯与之存在密切关联,但是该种意识、习惯并非是在短时间内养成,学生必须要深化对体质健康的认知,摆正思想状态,形成优良的体育习惯。尽管大学生活十分轻松,空闲时间相对较多,但是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意识,缺乏自律能力,未对个人空闲时间进行合理分配,不愿意进行体育活动。

2.3 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不够完善,缺乏合理性

在中国教育体制传统思潮的影响之下,高校大学生体测工作一直存在测试时高度重视,测试后直接忽略的问题,并未对大学生测试评价工作进行分析,体测结果也未得到良好应用。国内诸多高校在开展体测的过程之中,均报有应付教育部任务的态度,简单的对所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提出一些相对比较浅显的意见,造成体测工作产生“虎头蛇尾”的状况。还有一些高校并未严格把控体测过程,一些体测不合格的同学也未得到严格监管,未对其提供体质健康指导服务,而该种形式也造成校园中形成不爱体育运动的不良风气。例如,一些经济条件相对较差的地区,根本不重视体测工作,测试仪器不达标或者损坏之后没有及时进行维修,一些高校甚至直接运用人工记录的方式,导致体测数据的真实性无法得到保证。另外,在进行测试的过程之中,外部环境、测试路程等一系列因素也会对体测结果造成影响,致使学生无法发挥出正常水平,一些学校为了满足学校所设定的合格率,而放宽体测标准,体测活动流于形式,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严重缺乏合理性[4]。

3 阳光体育视角下提高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基本对策

3.1 提高思想认识,进一步强化体育实施建设

国内各大高校应当高度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提高思想认知,逐步完善体育课程实施方案,加大在体育实施方面的投资力度,制定合理、完善的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实施方案,切实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并深入贯彻坚持。在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方面,高校体育教师是引路人、领导者,同时也是确保各项方案稳步实施的关键。同时,高校要进一步完善体育设施,或者引入一些社会资金,共同开展一些体育活动,构建完善、合理的激励措施,并给予一定的激励或者奖励。如此一来,不但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强化其竞技能力。另外,高校可以根据学校实际发展状况,进一步扩大体育场地,增设一些体育运动项目,购置一批先进体育器材,切实满足师生的体育锻炼需求,为学生营建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从而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

3.2 丰富校园体育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

高校应当定期举办一些体育竞赛,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主动性,防止枯燥、乏味、单一的体育活动对学生发展所造成的不良影响,从根本上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具体工作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丰富课余体育活动,通过课余时间开展一些相对比较简单、易于操作的活动,例如大学生体育社团,体育社团活动通常均具有一定的规划性以及目的性,可以使学生在活动过程之中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而调动其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5]。其二是多样化的体育竞赛,体育竞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体育运动方面的积极性,并且还可以实现宣传体育赛事的目的,为进一步提高学生体质打下坚实的基础。在竞赛活动形式方面可以不用过于繁锁,在班级与班级之间或者年级与年级之间进行,也可以以宿舍为单位开展小团体比赛,如足球、篮球等集体性体育活动,一方面可以强化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还可以强化集体凝聚力。

3.3 多措并举,完善高校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模式

为了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有一个更加直观、深入的了解,高校应对当下的体质测试制度进行改革,真正制定出一套适合于学生体质测试的流程、周期、手段和方法,并结合具体的时间节点将所得数据进行上报[6]。高校应引进先进的体质测试设备,并将网络技术应用于学生身体素质的测试过程中,从而更好地将学生身体的现实状况和问题反映出来,对最终的测试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得到政府的资金支持,为大学生群体体质健康活动状况的调查与分析提供数据来源。为进一步加强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视程度,还需建立大学生体质健康预警机制,通过完整有效的管理模式手段,深入挖掘体质测试数据的珍贵资源,为国家制定相关法规和政策提供参考依据,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

4 结语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过程中的核心力量,因此必须要高度重视大学生体质健康发展。高校应当以“健康第一”的基本理念为重要指导,通过各种方式让学生积极加入体育锻炼活动之中,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感受到乐趣,培养其坚定的道德品质、磨炼其意志力。随着外部环境的不断变化,高校应当丰富校园体育活动形式,对体育教学的社会价值进行深度挖掘,找出大学生体质健康连年下降的本质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为进一步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提供强有力支撑。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体育锻炼体质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如何培养中小学生体育锻炼的好习惯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体育锻炼也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