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图书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提升路径探讨

2020-01-02 18:19严雨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36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图书图书馆

严雨

(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江苏泰州225300)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人们所关注重视的一项民生大计问题,教育成为所有家庭的头等大事。而相应的,获取知识的最佳以及最好渠道还是在图书馆,那是因为图书馆储备了大量的海内外知识书本,是学生们汲取知识的重要场所。然而随着新形势的到来,移动互联网,5G的到来使得纸质图书不再像原来一样受青睐,学生们比起去图书馆更会选择在互联网上查阅资料进行学习,这就也为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需求。那么为了去适应新形势,图书馆方面也应该调整自身模式,去适应新形势的发展,不断的迎合以及配套新经济形势下的信息模式,不断对图书馆内的藏书、结构等进行调整更新,为了让学生们去重新适应图书馆,投入到图书馆而调整更新。

1 新时代图书管理的内涵

首先要探讨图书管理的内涵,就要探究图书馆的重要性,图书馆作为一个建筑实体,是一个相对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而且人作为社会动物,比起个人来说更倾向于同他人一起看书、学习、查找资料、偶尔交流一下的氛围。并且作为学生来说也可以在这里认识新朋友,或者在这里与同学、舍友度过很多美好的时光。同时图书馆作为一种机构和制度,更加不可替代。简单来说,如高校图书馆,每年购买的数字文献、纸本文献,还包括它的存储方式、访问渠道,都需要图书馆统一协调,编入目录;高校的珍贵文献,如古籍、手稿等或是某高校所产生的文献,如学位论文、科研报告、该校师生出版的文献等,这些东西同样需要图书馆来收集保存;高校图书馆信息咨询人员所生产的科技查新报告、检索报告、收录引用证明以及学科发展评价报告等,也是其他部门无法替代的;高校图书馆利用其馆舍、文献资源所举行的一系列活动等,如信息检索课程、讲座、读书节等,对于大家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也有很重要的作用[1]。这样看来,图书馆的设立并运营是有且很有必要的,而对于新时代图书管理的也因此提出了新的要求。

2 现下图书馆管理人员普遍存在的问题

2.1 管理方面欠缺

目前在我国对于图书馆的管理大部分还沿用以往旧模式进行管理,管理人员没有适应新时代的数字化、信息化管理模式以及一些管理学中涉及的科学管理方式。虽然说传统的图书管理模式能够满足于日常的图书馆管理,但是新时代的变迁发展也随之为图书馆的管理模式方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2.2 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偏低

目前大部分在我国的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将本职工作单纯的看作是一个“铁饭碗”。对于工作方面秉持着得过且过的态度,跟不上新经济发展的趋势方向,对于整体工作来说也比较敷衍,对于创新、革新等不太关心,导致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普遍整体偏低的现象发生。

2.3 不重视资料保有量大

目前有很多的图书馆成为学生们进去复习学习的自习室,因此导致了有部分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图书的采购管理的工作态度也愈发淡化,对于借阅人、读者的诉求也越来越淡漠,有些甚至置之不理。同时在工作方面,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与图书馆管理人员的工作模式越来越不匹配,很多图书馆管理人员由于对电脑,计算机技能的生疏时长会导致出现数据丢失、混乱等情况时有发生[2]。

2.4 整体业务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图书馆的管理人员大多都没有受过专门的业务培训,大部分都是通过考试任职的,而业务培训的缺失也导致了管理人员整体业务水平的缺失。并且在图书馆内的管理人员也少有定时定期的学习培训,对于图书文献的内容也知道甚少,不了解藏书的种类与资料来源,导致了对于图书采购、购买的质量不高,重复购买等问题频发,对于借阅人、读者的使用体验造成一定消极影响。

3 新时代图书管理人员素质的提升路径

上文中提到了图书馆的重要性,是培养学生,让学生汲取知识、获取学识的重要场所,因此对于图书管理水平的提升也上至日程,只有提升图书管理水平,才能让学生更加的在当前新形势环境下重新接受、拥抱图书馆。而同时相应的图书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任务除了整理、归纳书籍以外还有服务借阅人、学习人的宗旨目标。并且随着新形势的发展,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应用,图书馆也不甘落后,对自身内部借阅系统、座位系统等都应用到了互联网之中去,将图书馆管理整体服务模式更新,再多补充购买更多书籍,进一步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水平,以便更好地服务借阅人、学生,以下就将展开阐述重要性带来的好处。

3.1 提高读者、借阅人对于图书馆的需求感

对于借阅人、读者的服务是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灵魂,而服务好读者、借阅人也是提高图书馆管理人员素质甚至图书馆整体变革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这一切的核心都围绕着让读者、借阅人满意。而读者、借阅人满意了就代表图书管理人员在整体的改进工作上迈出了一大步,图书管理人员以自身的诚心、精心、细心、热心、耐心地服务,得到了读者、借阅人的放心、称心、动心、舒心、欢心[3]。为了达到这一切图书馆必须提高自身员工对于服务的培养以及新时代新技能、新意识的塑造,这样才能让借阅人、读者更加满意。其次团队的用心服务决定服务的力度;团队精神的强大是成功变革改进的重要法宝,古时候愚公移走太行王屋二山,不单是他个人自身坚持,还有团队整体的力量才使他们完成了移山。因此不单单是要对单个的工作人员提出学习整改的要求,而是要对整个图书馆内部管理工作人员都设以相同的前进目标,形成团队,并且要合理设立团队目标,培养成员的互爱,互相尊重,还要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多元文化团队的沟通。更重要的就是培养团员的创新能力,这样就能更好地了解需求满足读者、借阅人,从而能够从根本方向出发去提高图书管理人员的基本素养。

3.2 适应新形势,提升借阅效率

在以往传统的图书馆,读者或借阅人想要借书都会首先去咨询图书管理人员,但是因图书馆藏书、分布一般来说都较杂较乱,因此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借阅效率,因此对于图书管理人员来说,适应新形势,提升借阅效率是重中之重。那么相应的,可以利用好新形势之下的大数据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在各种恶劣环境下工作,读取方便快捷,识别速度快,使用寿命长,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实现简化借还书流程,大幅降低图书盘点和查找工作量,为读者提供24小时服务,提供工作人员满意度,读者满意度。还可以通过读者入馆(客流、人脸)、停留位置、借阅能行为确定喜好画像,做到图书与人精准匹配,增加体验。通过馆藏图书数量、种类与借阅对比,为在馆图书、已借、借阅周期、借阅年龄进行人书对比,确定读者喜好[4]。通过系统实现同一图书不同分馆、不同图书同一图书馆等行为和借阅对比,实现图书精准匹配,增加图书借阅转化率等,可以极大地提升借阅效率,因此也要培养、培训图书馆管理人员对于大数据模式的适应以及使用,从而达到适应新形势,提升借阅效率的目的。

3.3 革新图书采购模式,丰富图书种类

每一个借阅人、读者所想要借的书的种类、品目等都不尽相同,因此图书管理人员在采购书类时要做到综合考虑,对于书类的选择不应单一化。而现下很多图书馆的管理人员都没有尽到相应的义务责权,在书类的采购选购过程中还延续老方法,因此对于书类的完整程度上还远远达不到目标。再者目前图书管理人员并没有达到人手充足的地步,有很多地方的工作人员还很匮乏,再加上上述所说的条件,导致图书馆藏书种类匮乏[5]。而书种类的丰富,多读书不管是图书馆本身来说还是对读书、借阅人来说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可见,古人对读书的情有独钟。其实,对于任何人而言,读书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让求知的人从中获知,让无知的人变得有知。读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果壳中的宇宙》,畅游在粒子、生命和星体的处境中,感受智慧的光泽,犹如攀登高山一样,瞬间眼前呈现出仿佛九叠画屏般的开阔视野。于是,便像李白在诗中所写到的“庐山秀出南斗旁,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对于坎坷曲折的人生道路而言,读书便是最佳的润滑剂。面对苦难,我们苦闷、彷徨、悲伤、绝望,甚至我们低下了曾经高贵骄傲的头。然而我们可否想到过书籍可以给予我们希望和勇气,将慰藉缓缓注入我们干枯的心田,使黑暗的天空再现光芒?读罗曼·罗兰创作、傅雷先生翻译的《名人传》,让我们从伟人的生涯中汲取生存的力量和战斗的勇气,更让我们明白:唯有真实的苦难,才能驱除罗曼谛克式幻想的苦难;唯有克服苦难的悲剧,才能帮助我们担当起命运的磨难。读海伦·凯勒一个个真实而感人肺腑的故事,感受遭受不济命运的人所具备的自强不息和从容豁达,从而让我们在并非一帆风顺的人生道路上越走越勇,做命运真正的主宰者。在书籍的带领下,我们不断磨炼自己的意志,而我们的心灵也将渐渐充实成熟。因此图书馆管理人员在对于书籍采购等方面的相关培训也迫在眉睫,十分重要。这就要求图书馆管理人员注重着眼于平日里最常、最频繁借阅的书目,并将其记录,而后在采购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补充拓展,并及时采购一些冷门书目,以做到最大化丰富图书馆藏。

3.4 转变图书管理模式与方式

图书馆管理的系统化是对于以往老模式的一个重要转变思路,系统化管理是图书馆管理的最新阶段,它具有以下3个显著的特点,一是整体性,把图书馆看成是一个系统,图书馆的一切活动被看成是一个整体。二是关联性,图书馆系统中的各个环节、各个层次都是相互关联、互为因果的。三是均衡性,图书馆系统是一个运动系统。而同时研究图书馆管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它是管理科学应用于图书馆而形成的,是现代图书馆学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各个图书馆的管理活动以及对众多图书馆乃至整个图书馆事业的管理。图书馆管理学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图书馆工作和服务质量,充分发挥图书馆的功能,促进图书馆事业的发展面是在图书馆界流行的一些观点,第一种说法认为,“图书馆工作的自动化管理就是图书馆科学管理”[6]。第二种说法认为,“图书馆内各个工作环节之间的高度协调一致就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第三种说法认为,“低耗、高效、优质的管理就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第四种说法认为,“符合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管理就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第五种说法认为,“图书馆组织管理的系统化就是图书馆科学管理”。因此要顺着新模式方式,去转变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以新换旧,从而去提升图书馆的管理模式。

3.5 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运营方式

数字化图书馆是近几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等的发展诞生出来的产物,而数字化图书馆也具备着种种优势。例如,用户之间互动性增强,由于数字图书馆以网络和高性能计算机为环境,向读者和用户提供比传统图书馆更为广泛、更为方便。具有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功能和特征,在馆藏建设、读者服务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比如,在阅读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分享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还可以结交一系列跟自己有共同爱好的书友,分享彼此的阅读体验。知识的展现形式更丰富,从文献存储上看,传统图书馆的馆藏载体主要是纸质文献,与之相比数字图书馆不仅只包含文字图书,还包含音频图书,动画视频类的图书,让孩子的学习方式更加的丰富生动,学习的效果也更灵活高效,知识的展现形式也显得更加丰富等,也正因为有这些好处优点,图书馆数字化也必然会成为未来的一个发展趋势,因此图书馆的管理人员也应去努力学习,适应图书馆的数字化运营[7]。

综上所述,新时代图书馆管理人员都普遍存在着管理方面欠缺、人员素质偏低、不重视资料保有量大等问题,并应从提高读者、借阅人对于图书馆的需求感,适应新形势,提升借阅效率,革新图书采购模式,丰富图书种类,转变图书管理模式与方式,适应图书馆数字化运营方式,不断提升图书管理水平。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图书图书馆
以“5×3”立体模式打造外派管理人员队伍
医院行政管理人员职业倦怠与对策探讨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图书馆
班里有个图书角
去图书馆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
摘一束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