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2020-01-04 07:06邹兴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7期
关键词:演示实验初中物理信息技术

邹兴文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其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将信息技术和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结合起来,推动其教学的改革和发展,不仅可以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还能推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效率的提升。实验不仅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开展物理教学的一个有效方式。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并最终提升实验教学效率。在本文中,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分析了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并以此为基础对其实际应用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初中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信息技术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4-0136

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立足学生这一主体,积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善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为学生呈现直观的物理现象,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帮助学生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并通过物理实验的学习和探究,达到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本文就以此为出发点对文章主题进行具体说明。

一、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实验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1.丰富演示实验课堂

抽象性是物理学科的特点,很多物理公式和概念对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初中生来讲晦涩难懂,而且教师单一化的教学方式,没有任何的改变,让物理课堂变得枯燥、乏味,根本无法调动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际教学中,物理教师要立足教学内容,融入一些生活的元素,让学生深刻体会物理教学的价值,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教学目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抽象难懂的物理知识以直观化的方式展现在学生面前,以让学生在具体的观察和分析中理解物理知识。

2.优化实验程序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物理课堂,更能优化实验教学。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高高的站在讲台上,为学生演示实验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之后引导学生观察自己在实验过程中的方法,这样学生很难抓住实验的原理和本质。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学生可以仔细地观察实验的过程,并在观察中进行思考,进而得到深层次的理解。除此以外,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演示实验教学,不仅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还能将学生置身于具体的物理情景中,以发散学生的思维。由此可见,信息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可以优化实验程序,还能大大提升演示实验的教学效率。

二、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物理是义务教育的基础学科,一般从八年就开始开设这门课程,教学时间为两年。一般也是中考的必考科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理科思维,对身边的物理常识有定性的认识,同时也运用于实际生活。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根本目的在于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各项现象,并能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其具体的原因,以找出实际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学习物理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通过学习物理知识能够灵活地将其运用到创新领域,这使科技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领域。

1.明确教学主体

例如在开展凸透镜成像的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仅仅是一个辅助工具,物理实验的主体依然是学生,而在具体演示中要让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让学生去动手操作,具体感知蜡烛、光屏、凸透镜之间的距离和像的大小,以从整体上提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质量。

2.利用信息技术,深化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

比如自行车、吊车的原理和应用方法等。如若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教师拿着教学模型为学生逐个介绍,即便是教师费尽口舌,学生还是不能深入理解。现如今,信息技术的应用,将教师单纯的语言转变为生动的演示,教师可以将自行车和吊车的部分进行放大,让学生再联系具体的模型进行分析和探究,如此一来教师轻松了,学生高兴了,其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升。

3.利用信息技术,增强演示实验可见度

例如在学习《液体压强》这节内容的时候,通过观察橡皮膜的形变让学生观察液压强以及比较压强大小的方法,很难被全班学生观察清楚,而用课件呈现这一实验,其效果就非常好。通过多媒体的展示,可以起到放大的作用,并通过教师进行操作,以短视频的方式录制下来,在课堂为学生进行播放,如此既直观,又可以让全班学生观察到具体的细节。

4.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展示无法完成的实验

例如在讲授“分子热运动”这节内容的时候,由于分子、原子的尺度非常小,无法通过肉眼和普通的显微镜观察到,因此对于物质是由分子和原子构成的这一知识就比较抽象。利用信息技术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不仅可以将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立体,而且可以使学生记忆得更加牢固,对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着很大的帮助。对于学生无法观察到的分子,笔者将其设计成了形象的动画,只要出示多媒体课件,学生便能清晰地观察微观世界,原本抽象的知识就这样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习效率因此大大提升。

三、结束语

在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如若单纯依靠教师的讲解,很难发挥学生的能动性,也不能让学生深层次地了解这部分知识。而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为学生呈现更加直观、具体的物理现象。但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其次要基于实验内容和学生的基本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资源,最后教师要能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加强和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在教师的引导下,帮助学生完成物理知识体系的建构,并进行深层次的构建,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的掌握,进而能够准确的抓住问题,积极探索物理规律,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初中物理演示实验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正平,张华.郑彬.黄鑫.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新课程,2018(35):22-22.

[2]黄月美.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初中版,2016(5):59-60.

[3]施小葉.初中物理演示实验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探究[J].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2016(3X):71.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南康区麻双中学341400)

猜你喜欢
演示实验初中物理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探究“蓝瓶子”实验最佳的课堂演示反应条件
化学实验课堂生成性资源的利用
如何提高初中物理演示实验的有效性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切入生活,构建魅力初中物理课堂
微课对提升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效性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