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磨蚀视角下的大学英语教学策略研究

2020-01-07 00:45郭荣敏
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影响因素英语教学

郭荣敏

摘  要:语言磨蚀是语言习得的逆过程,已受到语言学界的广泛关注。文章旨在以语言磨蚀理论为基础,阐述语言磨蚀的影响因素,探讨有效防止或减少语言磨蚀的教学策略,以期更好地指导英语教学。

关键词:语言磨蚀;影响因素;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437(2020)04-0028-03

语言是一种自足的体系,可以习得、保持、迁移及干扰,也可以磨蚀、损耗、丢失[1]。高校英语教学就面临着语言磨蚀的问题。学生在上完英语课程并通过考试后,英语使用即减少或者停止,从而导致语言磨蚀现象的产生。如何保持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作为英语的从教者和研究者,应当重视这种现象,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语言磨蚀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1980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召开的首届语言磨蚀研讨会上,语言学家Lambert首次提出语言磨蚀概念,由此打开了语言磨蚀研究领域之门。语言磨蚀(language attrition),简称“语蚀”,指双语或多语使用者由于某种语言使用的减少或停止,该语言的运用能力和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退化或丢失的现象。作为语言学习的逆过程,语言磨蚀影响着每一个语言使用者和学习者[2]。语言磨蚀研究历经了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果。1982年Freed和Lambert出版的《语言技能的丧失》标志着语言磨蚀研究的真正开始[3]。之后,语言学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磨蚀进行纵深研究,为语言磨蚀指明了明确的研究方向,使其形成一个独立的学科,并提出了系统的语言磨蚀理论框架。

国内对于语言磨蚀的研究相对较少,直到进入21世纪,国内对语言磨蚀的研究才真正兴起。王湘云、钟书能、蔡寒松、周榕等梳理、归纳了国外的研究成果。倪传斌根据国外语言磨蚀理论研究成果和自身的实践以及国内语言学习、磨蚀的特点,在磨蚀前外语水平、磨蚀时间、外语接触量等语言磨蚀影响因素的相关研究领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改变了这一领域一直以来的空白局面,推动了国内语言磨蚀研究的发展[4]。然而,国内的研究大多是对国外研究的归纳总结,基于此,本文立足于语言磨蚀理论,重点阐述影响大学生英语语言磨蚀的因素,探讨降低语言磨蚀效应的策略,以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大学生英语语言磨蚀。

二、影响英语语言磨蚀的因素

对语言磨蚀现象产生具有影响作用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也较为复杂。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发现,在母语环境中,影响大学生英语语言磨蚀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磨蚀前外语水平和外语接触量

语言学习者受蚀前的外语水平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关键因素。磨蚀前外语水平与磨蚀的量和速度成反比关系,也就是说,学习者磨蚀前的英语水平越高,在停止学习或使用英语后磨蚀的程度和速度越低,反之亦然。语言学家把这种现象称之为“倒置现象”[5]。Olshtain 曾经结合语言学习者的英语水平与语言磨蚀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英语水平较高的语言学习者英语磨蚀程度较低,语言水平保持得较高,而英语水平较低的语言学习者深受语言磨蚀的影响,英语磨蚀程度较高。因此,英语学习者只有通过大量的英语接触和输入,才能不断提高英语水平。同时,外语接触量的增加使得语言学习者的学习时间增加,其语言学習态度和主观能动性会随之被调动起来,积极性、社会责任等情感因素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减少语言磨蚀。

(二)外语习得方式

研究证明,外语习得方式对学习者外语磨蚀的程度有一定的影响。通过正规课堂形式学习英语的学习者比在自然环境中习得英语的学习者更耐磨蚀。Hansen 认为明示式掌握的英语比浸泡式或直接式耐磨蚀[6]。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侧重不同的语言技能,外语的磨蚀程度也会不同。侧重输入型教学(听和读)比侧重输出型教学(说和写)更耐磨蚀。此外,外语教学的培训强度对外语磨蚀也有一定的影响。课堂训练的强度越大,学习者耐磨蚀的能力越强。

(三)教学内容、方法、时长及学校重视度的影响

课堂教学内容、方法、时长、教学方法也是影响语言磨蚀的基本因素。语言学习者大多都是经过课堂正规学习习得语言的,教师在课堂上起了一定的主导作用,通常教师为了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再加上缺乏多媒体等教学硬件设施,导致教师只能用传统单一的教学方法,侧重于语法、词汇的学习,而不能进行英语综合能力的培养。在停止学习和使用英语后,语言磨蚀就不可避免产生了。此外,很多高校把英语仅当做是一门公共课程或者是工具性课程,课时安排较少,而很多学生也把大部分时间用在专业课学习中,英语学习的时间很少,实践的机会又少之又少,这也是影响英语语言磨蚀的重要因素。

三、大学英语教学中降低英语语言磨蚀效应的策略

结合国内外语言磨蚀研究和对语言磨蚀几大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发现语言磨蚀的特点和规律,运用合理的方法保持和提高英语水平[7],就可以有效抵抗语言磨蚀。

(一)提高磨蚀前的英语水平,强化终身学习观念

根据Vechter的“倒置假设”理论,英语学习者的英语水平越高,对抗语言磨蚀的能力越强。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加大语言的输入量,提高学习强度,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生在语言学习和训练中找到语言学习规律。然而,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时间毕竟是有限的,这就需要在大学英语课程结束后,开展丰富的英语课外活动来补充和拓宽英语输入和输出的渠道[8],比如利用英语讲座、英语俱乐部、课外实践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抗磨蚀能力。同时,要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观念,学生进校之初,就要全面规划自己的英语学习之路,始终保持英语的学习量,从而从根本上切断语言磨蚀的影响。

(二)改变英语习得方式

英语习得方式影响语言磨蚀的程度。目前英语教学主要是明示式教学法和沉浸式教学法两种方式,Hansen 认为明示式教学法更有利于增强记忆、增强学习效果[6],有效对抗语言磨蚀。因此,高校英语教学要加强明示式教学,以明示式教学法为主。同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要多跟学生进行互动式的交流,改变传统的接受式(填鸭式)输入教学方式,更多使用互动交流式的输入方式,使学生的语言输入性能和输出性能得到平衡发展,最终达到提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目标。

(三)加强情感引导

强烈的学习动机、积极正面的学习态度是学习者学好语言的内因。研究发现,持高动机和正面语言态度的人比持低动机和负面语言态度的人的外语磨蚀程度要小[9]。同时,良好的学习动机和学习态度也是保持语言学习的源泉。但是在长期的英语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和英语学习的兴趣,学习动机不强烈,甚至有的学习者存在自暴自弃的心理。因此,教师应该帮助学生首先明确学习目的,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英语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并尽力帮助学生克服英语学习上的畏难情绪和心理障碍,以此引导学生强化学习动机,培养积极正面的语言态度,避免或减少语言磨蚀现象的产生。

(四)改进教学方法,把握教学侧重点

当前我国大学生语言磨蚀现象较为严重,大学英语教学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教师应该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适当调整教学方法和侧重点。首先,教师在课堂上尽量使用全英文教学,使学生置身于全面的英文环境中,形成英语语言思维。其次,教师应借助视频、音频、网络等现代化教学手段,让学生从多种感觉器官同时感知语言,使其形成深刻的印象[10]。最后,由于语言输入性技能(听和读)比输出性技能更耐磨蚀,因此,教师可以侧重输入性技能的训练,但同时也不可忽视输出性技能的训练,要做到二者平衡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语言磨蚀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高校英语教师,应充分了解语言磨蚀理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适当策略,有效防止或减少语言磨蚀,使之为教学工作服务。然而,语言磨蚀研究还是一个新的研究领域,在国内的研究时间较短,还需要广大英语教学研究者不断努力,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王湘云.语言磨蚀原因与应对策略[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121-124.

[2]倪传斌.外语磨蚀的本质属性[J].外国语,2007(1):42-51.

[3]吴瑞民.运用注意认知心理机制防止大学生外语磨蚀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3(3):121-123.

[4]熊珈仪,杨宏.大学英语教学中磨蚀七大影响因素的分析与思考[J].语文学刊,2012(11):127-128.

[5]Vecheter A, S Lapkin & V.Argue Second Language Retention: a summary of the issues[J]. The CanadianModern Language Review, 1990,46(2):189-203.

[6]Hansen L.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 Context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42-153

[7]吴瑞民.运用注意认知心理机制防止大学生外语磨蚀的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3(3):121-123.

[8]袁玲.语言磨蚀视域下的大学英语第二课堂建设[J].海外英语,2014(10):77-78.

[9]Nagasawa,Sumiko. Learning and Losing Japanese as a Second Language: A Multiple Case Study of American University Student[C]∥Hansen L.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 in Japanese Contexts.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169-200.

[10]楊珊珊.语言磨蚀视角下英语作为第二外语的教学策略研究[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3(2):168-169.

Abstract: Language attrition, as the inverse process of language acquisition, has attracted much attention from many linguists both at home and abroad. Based on the language attrition theor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which influences language attrition, and explores effective teaching strategies of avoiding and slowing the language attrition, which provides guide for English teaching.

Key words: Language attrition; influential factors; teaching strategies; English teaching

猜你喜欢
影响因素英语教学
英语教学中对任务的几点思考
将“课程思政”融于小学英语教学实践
Cultivation of independent learning ability in English teaching英语教学自主学习能力培养
英语教学设计——词汇教学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英语教学案例分析
突发事件下应急物资保障能力影响因素研究
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需求影响因素分析
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的运行效率研究
基于系统论的煤层瓦斯压力测定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