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发展理念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意蕴

2020-01-07 08:11周晓光
关键词:新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

周晓光

[摘 要]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最新成果,新发展理念在理论上延续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思想内涵,在实践上提出了更具创新性和针对性的发展举措。它遵循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的一般逻辑,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围绕尊重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协调人民群众发展权益、促进人民群众全面发展三个核心发展目标,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个基本方面,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中国理论样式,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国家发展方案。

[关键词] 新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人本观

[中图分类号]A811.6    [文献标志码]A

一、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和时代背景

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中国经济社会下一阶段发展目标,就是“要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所急所盼,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1]515”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集中体现,新发展理念回应了新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总体诉求,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本观”思想。党的十九大之后,习近平同志要求全面推进“以人民为中心”的国家发展,围绕“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不断解决,系统推进“新发展理念”与“新发展战略”的实践衔接,实现“新发展理念”在理论内涵深化和战略布局延伸两个层面的与时俱进。

(一)新发展理念的理论渊源

新发展理念有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渊源,它根源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直接承袭了“科学发展观”思想,是胡锦涛同志“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思想的新时期理论形态。在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中,“新发展理念”深化为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方略,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十五个具体方面,系统落实“新发展理念”蕴含的经济社会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理论历来都不是封闭、抽象、停滞的思想教条。马克思主义的产生过程,既是马克思、恩格斯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深入进行科学研究的实践创新过程,又是勇于破除旧思想束缚,不断追求真理的理论创新过程。列宁指出,马克思主义理论最大的科学性,就在于它总是随着历史和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真理性,只有在不断发展的实践中才能得到确证。从列宁提出要科学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的经典理论开始,毛泽东、邓小平等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领导者,都曾结合中国社会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实际需要,对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进行过辩证理解和创造性运用。毛泽东同志首先提出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的议题,指出“共产党员是国际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必须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2]658邓小平同志也指出,“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应该准确地完整地理解它的体系。”[3]67“要对毛泽东思想有一个完整的准确的认识。”[3]42可以说,从过去到现在,所有成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形态,无一不与具体国家、具体时代、具体实践密切联系。通过一般性原理与具体实践条件的创造性结合,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展现强大生命力,并不断获得丰富发展。新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发展的一般逻辑,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有机结合,从内部动力、总体结构、资源支撑、外部环境和价值目标五个社会发展方面,全面阐述中国社会发展的未来基本走向。对中国当下社会发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新要求、新目标,也进行了有针对性的理论说明。

(二)新发展理念的时代背景

成功走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前半程”之后,怎样高质量地走完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后半程”,是中国下一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关注。在国家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上,不断认识和解决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构成了“新发展理念”得以提出的时代背景。依托这样一种实践场景,新发展理念提出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

首先,巩固过去几十年改革开放取得的经济社会发展成果,这是中国社会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物质基础和信心支撑。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国家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百姓民生福祉不断提升,社會主义制度日益健全。这些发展成就的取得,凝结着整个国家在人力、物力;精力上的巨大投入。尤其在生产力水平相对较低的历史阶段,为了完成后发国家现代化进程的“起步动作”,我们耗费了大量不可再生的宝贵自然资源。如果不能有效保护和巩固现有发展成果,一旦出现国家现代化进程中断,我们便很难依托剩余的自然资源,完成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二次起步”,从而失去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宝贵历史机遇。因此,协调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推动发展成果全民共享,保持国家发展整体态势的平稳持续,就成为实现民族复兴的当务之急。

其次,经济实力迅速提升的同时,中国发展也面临着解决各种发展危机和发展困局的迫切压力。经济发展不能等同于社会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不能等同于社会进步。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经济发展、生产力水平提高上取得长足进步,国家物质财富创造能力获得了极大提升。但是,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协调性、全面性却出现了问题。第一,社会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简单来说,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主要受两个方面因素的制约,一个是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否强劲,另一个是社会发展的生态基础是否雄厚。只有建立在强劲创新能力和雄厚生态基础上的国家发展,才有可能是健康和可持续的。当前时期,我国的国家创新能力明显不足,单纯依靠人力集中、资源投入的低效率发展模式大量存在,这是社会发展可持续性不强的现实表现。第二,社会发展的协调性不够。在发展中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实现全社会协调发展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在不同区域、不同部门、不同群体间仍然存在着发展成果分配不公的问题,这不仅影响到劳动者劳动积极性的提高和劳动创造性的增强,也给国家长治久安带来重大隐患。第三,社会发展的全面性有待提高。从单一发展到全面发展的转变,是一个国家实现从弱到强发展的必然规律。生产力提高和物质创造能力增强,只能算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起步阶段。只有实现社会全面发展、国家整体进步,中国的发展才算真正走上正轨。“四个全面”思想的提出充分表明,要实现中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国家整体进步,我们仍然有很多方面的具体工作要做。

二、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思想

内涵

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全面而深刻,这一思想批判了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对于人的本质的“抽象性”“机械性”理解,指出“實践性”才是人的真正本质,把实践基础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当做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提出和实现,我们可以大致梳理出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思想的基本内涵。

(一)对于“人本”概念的理解

马克思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时指出,“德国哲学从天国降到人间;和它完全相反,这里我们是从人间升到天国。这就是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设想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口头说的、思考出来的、设想出来的、想象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4]73马克思认为,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家把人性、人的本质归结为自由、平等、爱、追求幸福、理想等,这些思想对于反抗封建专制和神学对人的束缚来说,无疑是一种进步和革命。但是,他们所说的人只能是一般的人、抽象的人,他们所倡导的自由、平等、爱,也只能是一种抽象理论。马克思把人的本质规定为“现实的个人”,专指那些在现实生活中具有类属性、社会属性和个人独特性的现实的人。“现实的人”是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思想的理论起点。这一概念的确定,为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思想提供了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逻辑内核,也为我们理解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思想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马克思主义“人本观”里的“人”指的是在社会历史活动中参与生产生活实践的人类个体。“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也就是说,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着的。”[4]72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坚持马克思对“人”的概念的基本理解,把“人本”思想中“人”的本质内涵,理解为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具有相同或类似历史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共同生存发展需要,共同从事特定社会实践活动的人类个体。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思想中的“人”,不再是黑格尔哲学体系中一个空泛虚无的思辨符号,也不是费尔巴哈哲学思想中一个“类本质”的哲学概念,而是一个有着时间、空间意义,进行着具体实践活动的人类个体。在马克思看来,一方面“人”的定义是一个复合概念,是个人、群体、种类三者的统一。另一方面,“人”的定义在一定程度等同于我们对“人民”这个概念的理解。即在社会历史发展各个阶段上,以根本利益一致为基础,形成的人类群体。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思想中的“本”,就是对“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体地位的肯定。要求我们在思考自身同外部环境之间关系时,以及理解人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时,始终把“人”作为优先考虑的发展因素,把“人”生存发展需要的不断满足,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目标。从理论内涵上看,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就是要在发展的“人”与丰富的“物”之间确立一个辩证关系框架。从而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既要见“物”,又要见“人”。明确“物 ”是发展的必要基础;而“人”才是发展的最终目的。从实践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人本观”强调社会发展对“人”的现实需要的满足。要求把经济社会发展对广大人民群众现实需要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一国经济社会发展质量的主要标准。不断推动社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需要,实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目标的国家发展。

(二)对于“人本”内涵的理解

马克思主义的“人本”内涵,可以从哲学层面、社会层面、实践层面进行辩证理解。相较于对“人本”概念的理解,马克思主义对“人本”内涵的理解要更加丰富,也更加立体。

从哲学层面看,马克思对“人本”内涵理解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劳动“异化”现象的哲学批判有着密切关系。“人本”内涵是作为人类劳动“异化”现象的对立面出现的,指人对“异化”现象的克服,以及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德国古典哲学赋予异化概念深刻的哲学寓意,认为异化就是主体自身制造的产物反过来成为制约、压迫主体的一种力量。黑格尔指出“绝对观念”外化、对象化的过程就是异化。“绝对观念”外化为对象,这一对立物与主体即“绝对观念”构成矛盾,反过来成为“压迫性的”“吞食它(指主体)的力量。”费尔巴哈也说,人是通过自己本质的异化而创造了神,神是人的本质的异化。不是神创造了人,而是人创造的神。人把自己的本质抽象出来,外化为对象,然后又对它顶礼膜拜,绝对服从,受它控制。在批判德国古典哲学关于异化现象观点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作为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劳动,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但是,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这种作为人的本质的劳动却发生了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者生产的劳动产品、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本身、劳动者作为人的类本质以及其他的劳动者日益分离。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物,因此,它“是历史的产物。它属于个人发展的一定阶段。”[5]108随着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消失,劳动异化也会被克服,人们能够控制异己的力量,实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而这一飞跃过程的实现,需要无产阶级担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从社会层面看,马克思认为,尽管人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但人的本质并不是他的自然属性,而只能是他的社会属性,即“人的真正的社会联系”。[6]24要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就必须关注现实的人所处的社会条件。现实的人从根本上说不是自然的人,而是社会的人。人的本质不是由自然条件决定的,而是由社会条件决定的。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把克服“异化”,实现人对自己本质的全面占有,视为终极奋斗目标。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我们重视社会环境、社会关系对人的生存发展方式的影响。通过变革调整社会关系,改变人的社会交往方式,逐步实现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从实践层面看,实现人对自身本质的全面占有,只有从人的实践活动,即人的劳动入手才能实现。马克思说,“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对人说来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6]96“一个种的全部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人的类特性恰恰就是自由的自觉的活动。”[6]96没有劳动就没有人类本身,劳动创造了人本身。关注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实践,是实现人的“自由的自觉的活动”的必然要求。

三、“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坚持与发展

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资本主义最大的问题,就是牺牲人的发展,换取财富的增加。一味延续这种“物质至上”社会發展方式,只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发展困境。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作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优势,把制度创新作为继续推进改革发展的关键环节。会议提出坚持和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两项发展举措,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政治权益保障和普遍民生权益提升两个方面,展现了“新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实践创新。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思想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人本观”思想的理论视域中,一国无论采取什么样的社会发展方式,都应以不断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为最终发展目标。这一目标能否实现,用何种方式实现,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问题。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发展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习近平同志指出:“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根本动力。”[7]1新发展理念坚持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思想内涵,把“消除劳动异化”、突显人在实践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实现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作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作为新发展理念的主要内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都是围绕现阶段“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而设置的。

首先,人民群众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实践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创新能力的提升,能够直接带来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增强。“创新”理念的提出,就是要解决国家发展的动力来源问题。这一理念肯定“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要求为“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具体来说,就是要以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力为目标,改变制约人民群众创新能力提升的机制体制环境,形成有利于全民创新的整体社会氛围。

其次,“协调”发展理念关注发展过程中的良性社会结构构建问题,回应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发展长治久安的现实需求。“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8]501“人”都是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生活的,“人”的本质属性是他的“社会性”。人的发展状态和社会结构状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特定社会的基本结构和它的运转方式直接决定着特定社会中人的生存状态和发展方式,以及“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程度。一方面,组织严密、运作良好的社会结构可以保证发展动力的有效利用,保障社会发展的持续性和稳定性。另一方面,人是社会发展的主体,是社会进步的主导力量。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直接决定着社会发展的质量。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用科学的制度设计和政策规划,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社会发展创造力。

再次,“绿色”发展理念突出“人”的自然属性,强调人是自然界的组成部分,倡导建立一种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社会发展模式。人类社会发展在不断寻求生产力发展、物质创造力增强的同时,必须科学平衡生产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关系。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自然资源储备相对薄弱的发展中大国,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决定着每个社会个体的生存质量,影响着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活幸福感的实际体验。尽快建立一个生态友好的经济社会运行模式,将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需要,为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奠定良好的生态基础。“开放”发展理念拓展了发展主体的内涵。它把作为实践主体的“人”的范围,从个体的“人”拓展到群体的“人”;把一国发展的作用和意义,上升到全人类进步的高度。从理论上看,“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目标的实现,本身就涵盖了全体人类,是要在世界范围内克服“异化”现象对人类个体发展的制约和禁锢,实现每个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开放”理念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般逻辑,以全球格局考察中国一国发展的世界意义,提出在世界各国、各民族之间建立起一个利益、命运、责任共同体。

最后,“共享”理念倡导发展成果在个体之间的公平分配、合理分配。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广大人民群众对物质生产实践的参与程度的高低,贡献的大小,都会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发展过程中,我们必须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所有实践主体公平合理地分享国家发展成果。这既是对发展主体社会发展贡献的物质褒奖,也是对发展主体参与发展活动积极性的精神鼓励。

(二)发展马克思主义“人本观”的实践方案

从内容上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都有不同程度的内容涉及。但是,新发展理念对“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思想认识更为深刻,提出的实践举措也更具时代内涵和问题针对性。在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上,习近平同志代表中央政治局,作出坚持和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和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的决定。这也是新发展理念关于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首次以国家制度体系建设的方式出现在实践举措上。

首先,新发展理念对“创新”理念在国家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践行策略都有新的理解。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要求我们在发展过程中“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尊重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充分激发蕴藏在人民群众中的创造伟力。”[9]514在下一阶段国家发展过程中,把“创新”放在关系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上,用全民创新为国家发展提供动力来源,这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历史上还是首次。同时,为了落实“创新”发展理念,我们提出一整套具体的创新发展举措。例如:优化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管理等生产力要素,培育发展新动力;改善社会机制体制,依靠制度供给、体制供给、环境供给、空间供给、战略供给,激发社会创造力;采取相机调控、精准调控、预调微调,完善宏观调控机制。上述这些发展举措的系统推进,为新发展理念的实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其次,“協调”发展理念关注国家发展的整体性、系统性、平衡性,解决未来中国发展的后续动力和平稳发展问题。但是,与之前历史时期我们对国家发展协调性的追求有所不同,新发展理念在实现“协调”发展的具体举措上,产生了一些新的变化。这种变化集中表现在“供给侧改革”的持续深入、培育区域协调发展的增长极、健全军民融合统筹发展三个方面。第一,深化“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供给侧改革,在工业产能与市场需求、金融信贷与实体经济、企业经营与行政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统筹协调,用更加清晰的政策落实,有针对性地解决国家发展过程的系统平衡问题。第二,实施北京非首都功能区建设、长江经济带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不断优化区域城市空间和产业结构,扩大环境容量和生态空间,引导产业优化布局协调发展。其中,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和建设,极大地提升了不同区域间发展的整体性、协调性,使中国在区域发展战略整合和国家级湾区建设方面首次走在世界前列。第三,深化国防科技工业体制改革,创新国防工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协同机制,完善军事单位和地方机构共同发展的组织机制,科学推进军民融合。

再次,新发展理念对“绿色”发展的内涵理解也有新的深化。“绿色”理念要求我们认清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把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持续改善当做一项重要的人类福祉。为此,我们要创造性地看待“绿色”发展问题,在社会发展中努力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并重,不可偏废。坚持绿色发展,需要从观念、制度、体制、文化等多个层面进行生态革命。在实现生产力发展的前提下,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做到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第二,用科技创新推动绿色发展。实现中国“绿色”发展,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继续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有倾向性地支持生态科技领域创新,鼓励环境生态产业快速发展,用绿色科学技术革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第三,强化“绿色”发展的系统性、整体性、有机性。运用整体性思维重新梳理人、自然、社会之间的“绿色”发展逻辑,围绕生态文明建设,科学调整生产关系、社会关系、生活方式、生态秩序。

最后,新发展理念把我们对于“开放”发展与“共享”发展的认识,提升到一个新的思想高度和地域广度。在马克思主义创立之初,马克思就从实现全人类解放的思想高度定义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重要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全体人类对社会发展成果的“开放”“共享”,从一开始就是马克思主义“人的自由的全面发展”终极目标的内在规定。中国的发展实践证明,国家越发展,我们对共产主义的理解就越丰富,对“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认识也越深刻。进入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以后,新发展理念把中国发展的意义提升到全人类发展的高度,主张建立起世界各国互利共赢的人类发展新格局。习近平同志开创性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世界发展构想,倡导国家发展过程的全球开放、发展成果的全球共享,寻求在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和欠发展国家之间构建一种新型国家间关系。为实现上述发展目标,我们提出了两项具有开创性的“开放”“共享”发展举措:一是国内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攻坚工程;二是“一带一路”经济带建设。努力实现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过程全民共享,发展成果人类共享。

[参考文献]

[1]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2]中共中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11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7]习近平.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9.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 人民出版社,2009.

[9]习近平.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8.

[10]谭月明,龚志军,李兆峰.论新发展理念的三重逻辑[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6):36-43.

[11]龙群,成国转.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唯物史观意蕴[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1):32-39.

[12]陈加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发展的四维解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6):17-23.

[责任编辑]王立国

Abstract:As the latest achievement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heory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continues the ideological implication of Marxist "humanistic view" in theory,and puts forward more innovative and targeted measures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in practice.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follows the general logic of the development of Marxist theory in China,based on the historical orienta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to the "new era ",and it focuses on three core objectives,including respecting the dominant position of the people,coordinating the developmental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the people,and promot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From the five perspectives of "innovative,coordinated,green,open and shared development",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 forms a new Marxist "humanistic view" in Chinese style and puts forward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 with pioneering significance.

Keywords:the new development concept;marxism;humanistic view

猜你喜欢
新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塑造
试论新发展理念下的创新型政府建设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
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民族地区城镇化发展
深刻理解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新发展理念下发展经济与收入分配的辩证思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