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1-08 14:17彭春雷
科学咨询 2020年34期
关键词:中学生实验教学物理

彭春雷

(江苏兴化市板桥初级中学 江苏泰州 225700)

目前,为了让中学生的物理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老师就要注重改革的大背景,运用新的方法与理念代入教学过程中。物理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课本中的内容,还要掌握物理实验的相关内容。在初中阶段,实验的内容相对简单,老师要利用新的模式进行引导,提高中学生对物理的自主探究能力,使实验教学更加高效。本文分析了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相应转变,旨在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1]。

一、初中阶段物理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实验教学认知不够

在当今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能力,就需要老师明确改革的意义,进行相应的教育完善。但在实际的实验课堂中,老师对物理实验教学的认知还不足,只是要求学生做题,运用题海战术进行物理教学。学生的学习只局限于考试,养成了惯性思维,不利于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一些学校运用的实验设备比较老旧,会导致实验数据不准确,这就无法体现科学的严谨,也难以提高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

(二)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物理学科的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一定的逻辑性思维能力。物理课程不仅需要学生掌握课本中的知识,还要养成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但在传统的物理课堂中,教学内容比较单一,在课上的学习也只是按照一贯的模式进行,教师往往不重视实验学习。部分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只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未能有效开展实验教学,在实验课堂中忽略了动手的重要性,这也就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对物理实验的学习。

二、初中物理实验的教学策略

(一)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在当今初中阶段的物理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的实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老师就要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进行教学理念的转变。在物理实验课堂中,为了让学生明确实验对物理的意义,老师就要针对中学生的特点,使实验学习变得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物理实验的兴趣。实验要求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这样的过程有利于让学生发现物理形象生动的特点,提高中学生的学习热情。实验本身就能让学生将注意力集中于课堂,明确物理学习的意义。老师要明确本班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培养他们的兴趣为基础,通过实验过程展示课本中描述的现象,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的物理实验水平在有趣的模式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例如,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这一实验的教学中,为了完善课堂体验,增强学生的兴趣,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实验课中,老师就要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作为引入。先将学生分组,让他们亲自感受每个实验器材。为了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老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在示范之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操作。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也要注意观察每位学生的操作,指出其中有错误的部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成像的相关操作,从而增强他们对凸透镜成像的理解。

(二)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对于初中物理教学而言,为了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老师就要根据课改的要求,将之与物理实验教学相结合,丰富学生对物理的认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物理实验开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鼓励他们在实验过程中进行自主探究。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探究能力,老师就要充分明确实验教学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进行渗透,逐步提升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老师要充当引导者的角色,为学生引出实验的重点,让他们尝试自己动手操作,老师在一旁辅助,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帮助他们自主探究,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2]。

例如,在“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理解”这部分实验内容的教学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实验的参与度,老师就要注重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在实验课上,老师可以在示范之后,让学生进行分组实验,让小车从同一高度静止释放,最终得出若小车没有阻力将会一直运动下去这样的结论。这样的方式能够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使其形成更好的课堂体验。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阶段的物理学习中,物理实验是不可或缺的环节,需要老师重视起来,转变以往的教学不足,针对中学生的能力进行分析,并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找到符合学生的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的兴趣,完善物理实验教学,提高学生的物理能力,促进初中阶段的物理实验教学得到充分的发展与完善。

猜你喜欢
中学生实验教学物理
只因是物理
高考物理模拟试题(六)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留言板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