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术前焦虑水平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2020-01-10 10:47张秀峰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0年7期
关键词:康复疼痛差异

张秀峰

甲状腺手术临床应用中主要针对甲状腺肿瘤,此肿瘤属于常见肿瘤疾病,可良性可恶性,女性发病率较男性更高,近年来发病率有所上升[1]。甲状腺肿瘤作为所有类型的肿瘤疾病中危害性相对较小的一种,即便肿瘤为恶性,其中70%的患者也为乳头状瘤,此类肿瘤经手术切除治疗,患者多可痊愈,对寿命基本不产生影响[2]。虽然甲状腺手术属于小型手术,但术后依然存在并发症发生风险,对于患者康复有直接不利影响[3]。临床治疗中明确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相关因素,做好相应针对性预防措施,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为促进患者康复的关键[4]。临床甲状腺手术的开展过程中,由于患者对相关疾病知识缺乏了解,并对手术操作过程认知程度较低,易产生焦虑情绪,可表现为心跳加速、焦躁不安、头晕、失眠等症状,对其术后康复有不利影响。本文为进一步研究分析术前焦虑水平对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对总计108 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7 月~2018 年11 月在本院接受甲状腺手术的108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SAS 评分结果不同分为焦虑组(53 例)与不焦虑组(55 例)。焦虑组男23 例,女30 例;平均年龄(49.68±4.25)岁;其中一侧切除38 例,双侧切除15 例。不焦虑组男25 例,女30 例;平均年龄(49.81±4.31)岁;其中一侧切除39 例,双侧切除16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经术后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头状癌或甲状腺腺瘤;②接受本次手术前未接受其他甲状腺手术;③未合并其他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可对本次观察指标产生影响的疾病;④知情此次研究内容,愿将其临床资料用于本次研究中;⑤无严重精神性疾病,如抑郁症、精神分裂症。

1.2.2 排除标准 ①一般资料不齐全;②手术后未坚持治疗至医生准许离院;③不满足纳入标准。

1.3 方法 患者入院后均接受相应检查,确定需行甲状腺手术治疗后利用SAS 量表评估患者术前焦虑情况,完成评分记录后根据医师确定的手术日期实施手术,相应护理措施如下。

1.3.1 术后病房环境护理 患者完成手术后移送回病房,恢复期1~3 d 减少病房人员流量,防止人流量大带来的细菌扩散或粉尘飘散,增加术后感染风险。

1.3.2 术后饮食护理 结合患者身体状况给予饮食指导,恢复期间需避免摄入油腻、辛辣食物,多使用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含量食物,养成良好进食规律。

1.3.3 出院指导 患者出院前1 d 告知其日常生活中注意事项,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叮嘱患者术后定期回院复查,防止病情复发。

1.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②通过VAS 对患者术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估,取10 cm 线段,将线段左侧标记0,右侧标记10,中间描好相应刻度,告知患者标记0 的一端为无痛,10 的一端为剧痛,让其在线段之间自由划线,确定其疼痛情况,对应刻度即为分值,分值越高则疼痛越强。③利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分问卷(GQOLI-74)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进行评分,此问卷内含有物质、社会、心理、躯体四个维度的评估,评估分值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高。④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对比 不焦虑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分别为(4.53±1.21)d、(19.05±4.31)h,均短于焦虑组的(5.97±1.36)d、(25.63±4.63)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818、7.648,P=0.000、0.000<0.05)。

2.2 两组VAS 评分对比 不焦虑组术后VAS 评分(2.14±0.41)分低于焦虑组的(3.22±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870,P=0.000<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不焦虑组患者社会、躯体、心理、物质评分分别为(89.41±4.26)、(86.39±5.31)、(90.63±3.58)、(88.71±4.78)分,均高于焦虑组的(79.84±5.69)、(78.57±6.52)、(78.54±5.22)、(79.41±5.2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9.918、6.820、14.082、9.623,P=0.000、0.000、0.000、0.000<0.05)。

2.4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不焦虑组切口感染1 例、声音嘶哑1 例;焦虑组切口感染3 例、声音嘶哑3 例、出血2 例。不焦虑组并发症发生率3.6%低于焦虑组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17,P=0.040<0.05)。

3 讨论

甲状腺肿瘤为临床常见疾病,无论良性病变或恶性病变均以手术治疗为佳,临床报道提示,大部分甲状腺肿瘤患者经甲状腺手术治疗后可痊愈,注重日常自我护理可将本病的影响降至最低,基本不对患者寿命产生影响[4]。不过,甲状腺手术毕竟具有一定创伤性,临床治疗中受多种因素影响,术后若发生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对患者术后康复及生活质量有较大不利影响。鉴于此,明确甲状腺手术的相关影响因素对于巩固手术效果至关重要[5]。

在关于甲状腺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研究中,部分学者指出除手术方式、施术医师水平、术后抗感染治疗等为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因素外,情绪状态也为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此类研究中指出患者术前存在不良情绪者手术配合能力较无不良情绪者更差,即便同一医师施术情况下,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也会出现一定差异[6]。

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次研究考察了术前焦虑对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通过术前量化焦虑情绪评分将患者分为焦虑组与不焦虑组,在同医师、同手术方案的条件下对比不同焦虑水平患者间的各项观察指标。本次观察结果显示,不焦虑组术后VAS 评分(2.14±0.41)分低于焦虑组的(3.22±0.5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术前焦虑对于术后疼痛有影响。在其他临床研究中指出,疼痛与精神状态可相互影响,疼痛与焦虑在大脑中不同区域具有互相激活的效果,其中影响了精神状态的神经递质及去甲肾上腺素也参与了机体疼痛发生机制中,此外,疼痛作为一种主观感受,不同精神状态,同一机体的疼痛阈值不同,当患者焦虑情绪较重时,疼痛敏感度随之上升,疼痛阈值随之降低,疼痛感更强,反之则疼痛感减轻。

在关于术后疼痛的研究中指出,疼痛可刺激患者伤口释放炎性因子,导致手术切口发炎红肿,延缓切口愈合,继而加重感染风险,对于术后切口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控制较为不利[7-10]。焦虑情绪作为疼痛的影响因素之一,间接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产生影响,此次观察中不焦虑组并发症发生率3.6%低于焦虑组的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表明焦虑情绪对并发症有影响。而在术后住院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的观察中,不焦虑组术后住院时间及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合前述两点分析可知术前焦虑水平对患者术后康复有影响,且为焦虑水平越高,对于术后康复越不利。鉴于此,临床甲状腺手术开展过程中给予患者心理干预为保证患者术后康复不可忽视的一环,当前甲状腺手术患者术前焦虑成因复杂多样,可能为不了解手术相关内容引起,不了解自身所患甲状腺疾病引起,也可能为经济压力所造成,临床护理工作中需在术前进行系统知识宣教,并利用相应心理干预方法降低患者术前焦虑水平以巩固手术治疗效果,促进其康复。本次研究还观察了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术前焦虑对术后康复产生影响,继而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结果显示,不焦虑组患者社会、躯体、心理、物质评分均高于焦虑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甲状腺手术实施前患者的焦虑水平对术后康复有影响,表现为焦虑水平越高对其术后康复越不利。

猜你喜欢
康复疼痛差异
难以忍受的疼痛——三叉神经痛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JT/T 782的2020版与2010版的差异分析
相似与差异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疼痛不简单
关于中西方绘画差异及对未来发展的思考
找句子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