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解剖学》课程建设遗体不足问题研究

2020-01-10 11:22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遗体解剖学死者

王 霞

(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吉林·白城 137000)

0 引言

根据社会调查,“每年有2,000多名来自医院的学生进行学习和培训,但收到的捐赠遗体只有50个左右,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十多年前,有4名学生可以解剖和使用一个遗体,现在需要十二三个学生在一具遗体上进行练习。遗体(器官)捐赠是解剖学发展的基础。没有捐赠,可以说是没有解剖结构。为了成功实施《局部解剖学》课程的建设,提高医务人员的培训质量,现阶段应更加重视遗体(器官)捐赠工作。遗体(器官)捐赠工作应与《局部解剖学》课程的建设联系起来,为教育的发展和全社会医疗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1 《局部解剖学》课程

局部解剖学是从基础医学到临床医学的桥梁课程。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训练学生使用解剖学知识解决临床实践中的问题,重点在于加强医学生的基础教育。外科手术是连接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是一门非常实用的技术学科。药理学是基础医学与临床中医之间的过渡性课程,是中医各个专业基础课程的临床实践。教学是医学教育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医学生而言,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需要将理论融入实践并将基础医学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这是从医学生转向医师的唯一途径。局部解剖学是一门应用广泛的技术科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课程,它直接为医学实践服务,以局部解剖为主要内容,附加临床应用和断层摄影解剖内容。关注解剖学临床科学的实用性和特殊性,适应21世纪医学教育的全球化,将局部解剖学与临床应用相结合,着重于局部解剖学知识点,扩大临床联系和断层扫描解剖学在教育中的实际应用。按照临床医学教学的基本要求,本科生必须为4-6名学生解剖一具遗体。但是,遗体(器官)捐赠不足严重制约了该课程的建设和医学教育的发展。《局部解剖学》课程不仅帮助医学生掌握临床操作技能,而且在人文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本课程是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临床医学专业的唯一途径。(器官)遗体的遗体被誉为医学生的“活教材”,是最完美的教具。他们不仅指导医学生学习基础医学课程,而且指导他们学习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等。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当前我国遗体(器官)捐赠中存在的问题

2.1 器官遗体的短缺

没有解剖学和生理学就不会有医学,解剖学是医学的基础。目前,我国所有主要医学院校都面临着遗体短缺的问题。遗体的稀缺使医学教育陷入尴尬境地。没有遗体,一些学校仅依靠遗体图和模型进行教学。毕竟,挂图是二维平面,没有三维效果。尽管教学模型具有三维效果,但在质量上与遗体不同。遗体的复杂结构是教学模型所无法比拟的。随着医学院校的扩大,剩余遗体(器官)的原始供应量被大量消耗,遗体资源被严重浪费,遗体数量迅速减少。对于尿毒症、角膜疾病和白血病患者,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器官移植。每年,由于肾脏、角膜和骨髓供应不足,成千上万的患者无法得到有效治疗,他们只能等待死亡。目前,我国已在医学、卫生和教育领域加强改革,因此,对遗体(器官)遗体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他们无法通过正常的器官捐赠渠道获取物资,因此他们转向了非法领域,创建了“器官交易市场”。所有这些正是因为器官捐赠的数量无法满足实际需求导致。

2.2 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某些地方的器官捐赠者很少

时至今日,器官捐赠在我国仍是新生事物。很少有人自愿捐赠器官。随着社会变革的发展,公众对器官捐献的态度逐渐形成,并且在短期内不会改变。器官捐赠的发展将需要一些时间。总体而言,中国传统文化主张积极入世,强调生活的意义在于当今世界,重视现实世界的生活,传统的生死观念意义深远。大多数人以逃避的态度对待死亡,这加剧了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并在中国造成了死亡的忌讳,更不用说生命中器官捐赠了,严重阻碍了我国器官捐赠的发展。我们都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许多人反对捐献尸体和进行器官移植,因为他们认为这不尊重死者。即使死者在死前自愿捐款,也已完成了一系列程序:死者一旦死亡,一些家庭成员仍将阻止医务人员从事相关工作。此外,宗教信仰,封建风俗,家庭利益和个人心理素质也会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尤其是如果家中仍然有老伴和子女,那么捐赠的压力将很大。中国人崇拜鬼神,认为世界上有神,恶魔和鬼魂,或者相信某些生物具有超自然的“灵魂”。器官捐献给遗体的损失是不尊重死者的,并会给生活造成不良兆头。基于这个概念,我国人民愿意选择遗体捐赠的非常罕见。家庭成员拒绝捐赠死者的器官,保持亲人遗体完好无损是对亲人的尊重,是对死者生活情怀的体现。

2.3 对遗体捐赠者的不尊重

在遗体解剖过程中对死者没有足够的尊重。实际上,作为一个普通人,应该对死者有足够的尊重,并保持死者的尊严。我曾经问过正在学习医学的朋友,他们非常不愿捐赠器官。与普通人相比,他们了解器官捐赠对绝症患者的重要性。但是因为了解尸检和器官捐赠过程死者未得到应有的尊严,因此他们拒绝捐赠。一个比普通人更了解器官捐赠的团体,不仅不可以说服自己捐赠器官,还如何普及器官捐赠的知识并鼓励周围的人参加。

3 遗体(器官)捐赠不足对《局部解剖学》课程建设的影响

目前,中国每年约有150万患者急需器官移植,其中约4/5在等待期间死亡。从长远来看,这不仅是生命的损失,而且还会导致社会不稳定。遗体(器官)捐赠不足反映了在《局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缺乏人文教育。没有进行遗体(器官)捐赠的宣传,也无法更好地鼓励医学生自愿捐赠遗体(器官)。此外,医学生毕业后必须直接与患者打交道,他们缺乏人文教育和医学道德将导致医生与患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冲突。一般而言,遗体(器官)捐赠不足对我们的社会和教育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应尽快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和方法。

4 采取可行措施改善遗体(器官)捐赠不足

4.1 简化遗体(器官)捐赠程序

器官收购组织(OPO)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和财务资源进行器官捐赠,必须确保其财务管理的正常健康运行。实行领导小组负责制,严格执行账户管理和使用,相关资金只能用于与获取器官有关的工作,禁止挪作他用。该帐户由专人管理,收入和费用由国家和相关医院财务管理系统严格遵守,并定期进行审核。作为接待机构,应加强志愿者的咨询和关怀,积极弘扬无私奉献的精神,简化有关机构的捐赠程序,并与当地红十字会联系以减少志愿者的担忧。不应将遗体器官作为商品出售“有利可图”,在器官捐赠工作中坚持“无害、有益、尊重、互助和公平”的医学伦理原则的同时,还必须注意人文关怀。在捐献器官之前、之中和之后,必须做好器官捐献者及其家人的工作,以确保有效的沟通和舒适工作,同时,为了确保剩下的捐赠者可以为家人留下哀悼之地,选择一个优雅的位置为捐赠者建造纪念碑或纪念林,以便全社会都可以记住这些献身的精神。以无私的人为英雄,弘扬遗体器官捐赠。

4.2 完善有关遗体(器官)捐赠的有关政策法规

器官捐赠更多地来自遗体的捐赠。遗体的捐赠需要各方的同意,但是同意的形式和规则是不同的:捐赠的意愿和捐赠的权利。更具体地说,共有三种形式的同意:知情同意,推定同意和法律同意。目前,知情同意原则主要适用于我国,即必须以死者死前的明确意图为基础摘除器官。然而,在实践中,经常发现死者没有捐赠,而是亲戚同意捐赠,即只要公民在死前没有表示反对器官捐赠,其亲属就可以将死者的遗体捐赠给司法机构。但是,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问题和担忧,例如,亲戚捐赠遗体是否构成对死者人格权的侵犯。从法律角度来看,死者去世后,他的权利将被取消,死者的亲属有权处置遗体。遗体是被埋葬还是被捐赠可以使死者的社会价值得以生存,个性评估可以得到升华。因此,无论从社会道德或法律角度来看,捐赠遗体均不构成对死者人格权的侵犯。提高遗体(器官)捐赠过程的透明度并加强宣传。遗体的捐赠是临床医学重点建设的基础教育保证。面对遗体(器官)捐赠不足的问题,从人本主义的角度出发需要更多地支持。在遗体捐赠工作中应体现“平等、尊重、互助”的原则,应加强人文关怀。首先,应普及相关医学知识,并开设适当的课程,建立OPO网站和其他信息平台,以报告器官捐赠工作;其次,应扩大广告范围,例如在社区中建立公告栏,创建和分发小册子以及与企业和机构进行沟通。此外,应发挥媒体的宣传作用,OPO联络官应及时与媒体积极沟通,以防止错误信息出现在媒体中。通过客观公正的全球宣传,我们将为中国的器官移植行业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4.3 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全体人口素质

只有经济均衡发展,社会整体水平提高,遗体器官捐赠机构的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捐赠机构的志愿者人数才会更多,促进临床医学的应用推广。

4.4 注重人文关怀

珍惜剩余的遗体(器官)。“大体老师”是遗体捐赠者的荣誉称号。此称谓源自一位台湾佛教大师的说法,他认为遗体器官捐赠是化无用为大用,认为他们捐出自己的遗体来学习解剖学,这是一种非常受人尊敬的行为,因此他们尊敬地称他们为大体老师。面对“大体老师”,他们誓言默哀,承诺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不做任何与学习知识无关的事情,不为娱乐目的而拍照,每个人都显得庄严肃穆。因此,医学生要珍惜每一次与遗体接触的机会。

5 结束语

遗体(器官)的捐赠与《局部解剖学》课程的建设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遗体(器官)捐赠不足将导致本课程教学中的资源阻塞,学生将不再能够参加实践环节,这将导致教育效果不佳并影响医学培训整体发展。有必要加强器官捐献的标准化管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通过严格的法律、政策来规范器官捐献,用严谨的学术态度完成解剖学学习,增强器官获取行为的信誉和执行力,并使中国成为器官移植事业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猜你喜欢
遗体解剖学死者
ORGANIZED GIVING
CBL结合微课在神经解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许集美同志遗体告别仪式在榕举行
提倡捐献遗体器官 免丧葬费甚好
各界群众参加陈忠实遗体告别仪式
车载式遗体火化设备设计与应用
李昌钰:替死者讲话
HCN4、Cx43在电击死者窦房结组织中的表达变化
解剖学教师培养模式的探索
正常人体解剖学知识竞赛的规划设计与组织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