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媒体背景下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创新探究

2020-01-10 11:22尹岗寿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汉语课堂教学教师

尹岗寿

(延边大学朝汉文学院 吉林·延边 13300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加深,二十一世纪是人才的世纪,国家和社会对人才需求和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基于传统模式下的教学不能准确培养合格的社会人才,必须结合时代发展,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手段进行全面且有效的教学,才能保证学生在学习中获取足够的知识和技术。众所周知,对外汉语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其内容大多取材于实际生活和真实历史,专有名词较多,对汉语的实践应用能力要求也很高,因此需要教师和学者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名词解释等基础教学部分,对汉语句子结构和逻辑思维的教学时间势必被挤占,不利于课堂教学效果,而包含纸媒、网络、社交、移动等多种宣传途径的融媒体技术可以将图像、声音具现出来,全面传播掌握信息知识,在教学中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随着科技进步,这种融媒体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常见,参与度越来越高,实践证明合理利用融媒体技术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由此可见,融媒体背景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研究势在必行。

1 目前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现状和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主要是将汉语作为第二语言进行教学,所教学对象主要是指在国内对华留学生,这与在海外进行汉语教学有所不同,海外汉语教学准确来说是“汉语国际教育”,两者略有差异,这种差异体现在教学目的、教学方法以及教学内容上。

1.1 国内对外汉语教育发展现状

我国对外汉语最初在上世纪50年代便存在了,但是由于当时国家综合国力以及国际复杂形势,对外交流并不频繁,因此在对外汉语教育方面的规模不大,尤其是在六、七十年代,几乎中断。一直到改革开放后,我国对外交流开始频繁,国际留学生往来人数也逐年增加,中国正在积极拥抱世界,在这样的背景下,来华留学生事业也空前繁荣发展,对外汉语教育事业也开始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

1.2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以第二语言进行教学的汉语课堂,其教学目的与我国传统教学有所不同,因此不少专家学者教师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力求能够建立一种互动、交际、实用的教学模板,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发现由于没有母语环境,不少学生对基础性理论知识了解和掌握知之甚少,因此大多数教师为了能够保证教学顺利,不得不沿用传统地“讲解式”教学方法,内容多,但是互动少,学生被动地听讲,导致最终难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其次在练习方面,沿用了以往应试教育的题海战术,练习多,反馈少,盲目的练习反而浪费了学生时间。最后是阅读气氛不浓厚和情景教学不深入,导致学生使用融不到汉语语法语境中去,缺乏练习汉语口语的意识和习惯,无法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运用与日常交流。

2 融媒体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优势和可行性研究

融媒体是包含各类媒体长处,通过整体协调发展,强化对外宣传报道,具有较大的教育意义。

2.1 时效性

新媒体以即时性见长,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囊括了新媒体的融媒体系统可以依据社会热点进行广泛宣传报道,迅速成为热门话题,为大众呈现出中国当前正在发展的大事要事、国家政策、群众关注话题等。这些在汉语课堂教学上是极佳的练习素材和课本教案,能够让留学生迅速掌握各类语句和词汇,并且通过汉语了解新闻信息,学习中国文化。

2.2 直观性

融媒体系统是集新媒体、网站、报纸等媒体媒介于一体,可以针对某个话题进行全方面展现,在汉语课堂教学方面,可以对留学生进行感官上的直接刺激,将信息体所要表达的通过声音、画面直观地表现出来。例如一些留学生汉语听力较差,在学习听力方面比其他学生进步要慢,逐渐跟不上节奏,产生知识盲区,不利于汉语学习,但是通过媒体视频、声画,可以让听力不好的通过看字幕跟上课程,也可以让字形掌握不好的学生通过声音了解表达的含义,这样通过融媒体,可以将留学生知识弱项进行补充,并促进其开展下一阶段学习。

2.3 通俗性

融媒体不是少数人的特权,在社会经济发展到现在的今天,每一个人都是新媒体传播者,也是融媒体使用者和服务者,受众是社会公众,语言内容等方面都具有通俗性,在对外汉语课堂学习中,可以很容易传播这种平易近人、通俗易懂的内容。以当前热门的手机短视频为例,几十秒的视频可以让使用者即拍即发,广泛传播,一个短小精悍的视频成为了观看者讨论的热点,而换成知识要点,也同样可以让学生快速掌握知识点,来自全国各个地区的短视频,让观看者直接接触中国文化,了解中华民俗,促进口语化练习效果。

3 融媒体技术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3.1 有利于拓宽课堂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则是最好的老师,在传统教学下,教师讲解,学生听写,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不足,学生课堂参与度不高,学习变得十分枯燥,而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媒介,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充分释放出来,并经过科学编排,激发学生探索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动力。例如在学习中国传统文学《西游记》时,可以通过播放西游记影视作品来进行点评讲解,又可以利用网络平台来互动交流,可以说融媒体技术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将班级中的学生与网络终端的另一方进行联系,扩大了学生接触知识和掌握知识的规模和速度。而学生天生具有好奇心,在利用多种网络媒体途径进行教学,不仅让学生感到新颖,更能够提升学习效率。

3.2 有效保证了教学内容实用性

在本文上述分析当前对外汉语不足时,提到不少教材缺乏实用性,脱离生活实际,一些陈旧的话题和低频的词汇影响学习效果,而在融媒体背景下,教学内容具有了时效性和交互性等特点,可以保证教学内容素材的有效性,而活跃于网络媒体平台的词汇表达了当前群众关注和反映了中国社会生活各个方面,教师可以利用这些内容定制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选择学习,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向老师进行咨询和提问,既保障了学习效果,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需求。这种集多媒体教学、信息共享、互动交流的教学模式可以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

3.3 落实以学生为本的主体地位

融媒体依托科技发展,将信息和内容通过固定终端网络传输到每一名使用者手中。而每一名学生都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参与者和建设者,享受当前经济发展带来的技术和红利,因此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让每名学生充分享有科技成果,享用先进的教学模式和手段,是落实学生为本的重要方面。摆脱了以往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现有工具去掌握教学内容,并组队或独自完成相关任务,这样每一名学生就被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气氛便进一步浓厚,这种学习气氛对学习语言尤其重要,学生可以放轻松的、舒适的学习到所需要的知识。

4 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结合融媒体技术的教学方法探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众多媒体媒介只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先进工具,因此在教师组织学生活动、选择学习内容时必须科学选用媒体技术,不能为了使用媒体而使用,不能让学生和教师成为媒体教学的“机器人”。在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必须遵循目的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科学性原则,通过语音、词汇、语法、汉字等语言要素为基础编排教学内容,从而实现对学生的听、说、读、写等技能进行综合训练。

4.1 语音教学

语音是学习语言的基础,是开端。在汉语拼音中,包含了声母、韵母、声调等部分,首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耳熟能详的影视作品来让学生对拼音有整体感知,并通过声音图画结合的方式,展现韵母、声母、声调的读法和区别,并结合手机汉语学习软件,反复进行练习。在这个阶段学习上会有些枯燥,但是只有打好了语音基础,才能读准确,听准确,为学好汉语夯实基础。

4.2 字形教学

汉字从甲骨文、金文、篆书逐渐演变到现在的楷书,是象形文字,笔画多,结构复杂,同音字,形近字较多,这为留学生学习汉字造成了一定的困扰。传统教学中,对字形的教学往往通过复数书写进行练习,枯燥且效率低下,因此掌握汉字背后的含义,字形演变的经过,可以更好地让学生进行理解掌握,在融媒体背景下,这变得十分方便,教师可以通过动画展现汉字演变历史,还可以通过动画展示笔画书写过程,让静态的字变为动态,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接受。

4.3 体验式教学

体验式教学法最初源于著名的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该教学法把学生放在了中心地位,通过活动开展教学,以学生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来进行评价,在对外汉语教学方面使用体验式教学法,也是在近些年才广泛流传,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路径是“教什么——学什么”,通过行为主义建立分析模型,具有封闭性。而体验式教学法是“怎么学——怎么教”,是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自然主义为理论基础,具有开放性、包容性等特点,在融媒体背景下,该教学方法是最容易实现,且最能出教学效果的一种方法。这方面可以利用当前热门影视作品,进行角色扮演,在体验中掌握语言表达的含义。教师还可以通过布置任务,到某超市购买指定物品,学生通过手机等设备进行任务流程操作,在节点上可以询问或者查询资料,并在规定时间找到,并使用所学到的中文词汇进行交流,促使交易成功,这种沉浸式的游戏性通关模式,可以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完成任务的过程学生也将使用的中文牢记于心,灵活运用。

5 结语

融媒体背景下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不同于以往教学模式,是一种新颖的、高效的学习方法,我们不仅仅需要充分利用媒体信息工具力量来进行教学,更要从深层次理解教学互动、知识传播方式等教学理念思路,努力寻找更好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质量和效率。

猜你喜欢
汉语课堂教学教师
学汉语
最美教师
轻轻松松聊汉语 后海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追剧宅女教汉语
汉语不能成为“乱炖”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