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整合的研究

2020-01-10 11:22高迪迪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0年27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职

高迪迪

(海拉尔现代产业技术职业学校 内蒙古·呼伦贝尔 021000)

1 教育信息化的背景和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以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科技发展的产物,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和学习工作方式都有深刻影响。有关教育部门也对信息技术与教学实践的进一步融合提出新要求和新期待。教育信息化作为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成为当前教育发展的主要前进方向,教育部门建议各学校加快推进校内的信息化进程,全面提升教学实践的信息化水平。在国家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验收项目中,信息化建设也被列入验收名单之中,足以见其重要地位。

教育信息化实际上就是教学手段采用信息化方式,教育信息采集使用信息化通道,教育方式和理念逐步现代化的过程。教育信息化的主要要求就是在教学实践中尽可能地全面运用多媒体、计算机以及其他的网络通信基础设施,来实行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实践调整要求,力求为社会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

2 传统中职语文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2.1 学生学习兴趣难提升

随着近年来普通高中的招生政策的调整,各大院校的扩招政策都进一步推进,使得在中职学校学习的入学门槛逐渐走低,这种连环效应会造成中职学生生源素质受影响而逐渐下滑,生源质量会影响整个学生群体的学习积极性和整体学习成绩。许多学生的语文基础薄弱,学习惰性难以克服,学习主动性低,课上听讲也无法专注,课下作业的完成情况也不十分理想,长期下来,日常的语文学习得不到应有的积累,教师的教学进度受到严重影响,整体的教学效果也不理想。

2.2 教学成效不突出

从教师层面来看,许多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忽视了教学反思环节,不敢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授课内容局限在教材和教学大纲,这样的传统式教学早就无法满足现代语文发展的要求。学生对语文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的缺乏也影响教师的讲课效率和教学积极性,因此中职院校的语文课堂会产生一种现象,教师讲课很卖力,但是学生的反应很平淡,这也不符合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要求,也影响教学成效。

2.3 教师对信息技术的运用不熟练

信息技术在教学实践中要体现在各个环节,前期的备课要利用计算机多搜集教学材料,选择优质的授课内容进行编排,教师还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运用,将筛选出的优质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排版,力求尽可能多的将优质内容展现在课堂上。但是许多教师对计算机和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能力十分不熟练,他们缺乏专业的引擎搜索知识,信息化备课的效率和质量都不理想,这会对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产生一连串的消极影响。

2.4 信息技术与与语文课堂缺乏深度融合

大多数中职教师对信息技术的理论和实践知识掌握不全面,很多教师只是为了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省略书写板书的麻烦,多媒体课件制作、投影仪应用和网络信息知识的检索能力都不成熟,这就影响教学信息化程度。实际上这种“表面功夫”对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没有很大作用,信息形式主义的改变也不会带给学生更多新的收获,反而会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带来教学经济负担。

3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有效性整合的策略研究

3.1 变革传统教学模式,开创语文教学信息化时代

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实践中的切实应用对转变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传统的“板书式”和“灌输式”教学以及无法适应学生个体发展的要求。教师在信息化教学时代应该认清自己的主要职责和角色扮演,对自己的教学地位有清晰的认识,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正确使用媒体教学,将媒体工具的演示作用延伸到认知层面,认真变革教学过程,将传统的逻辑分析教学过程转变成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并探究问题的过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个人学习能力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3.2 开发新的信息化课程资源

语文是一门需要日积月累进行学习的学科,整体的实践性很强,中职语文教学的具体教学内容与未来的专业发展需求关系紧密,首先,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要及时关注社会发展对学生专业的具体要求,利用信息手段搜索整理与学生专业知识相关的语文教学内容,不断更新一线的教学信息,充分利用起网络资源。此外,教师还要保持与其他学科教师的畅通沟通,力求将语文教学内容与其他教学内容巧妙融合,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内容的好奇心和自信心,力求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也可以感受到融会贯通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3.3 走进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一堂精彩纷呈的语文课一定离不开多样的情景创设,在以往的语文课堂教学时,由于信息技术条件的限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有限,但是如今教学情境的创设都因为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变得简单起来。

首先,教师要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它能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将教师需要的教学内容融入到语文课堂中去,教师可以借鉴以往的教学中的优秀课堂范例,将优秀的部分应用到当下的教学实践中。此外,学校应该鼓励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应用多样的情景教学模式,将多媒体的图片、文字、视频、音频等等切实应用在课堂中,给学生营造丰富且良好的课堂体验,在每一次多媒体传送信息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深厚底蕴,同时将语文课堂外延到实际生活,激发学习的语文学习热情。

3.4 增强课堂互动度,打造良好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灌输式”教学法,师生间的课堂互动率低,学生感受不到学习语文的乐趣,自然难以提升教学有效性。但是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这一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解决,许多语文教师在备课时对优质教学内容的筛选不到位,造成课件内容多而繁琐,课堂讲授过程中也只是借助多媒体机器,与学生的互动程度仍然不高。

首先,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化教学实质性意义,不要一味的将学习知识以灌输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还要学会如何与学生进行互动。其次,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采用小组结对的模式,让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在小组成员间讨论的时候,教师也要充分关注学生的动态,对他们遇到的问题给予中肯的建议和有效指导,培养学生自我探究和互动学习的能力。这样不仅可以打造良好的语文课堂氛围,也能培养良好的师生情谊,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幸福感。

3.5 协作教学与同步学习并重,实现学生的自我认知

协作学习可以有效提升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互动频率,对于不同的学习内容,学生可以自由地在课堂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每个学习个体都可以在交流中变得更加自信,逐渐培养清楚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教师在学生主动发言的过程中要扮演好倾听者的角色,自觉引导和指导学生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式。教师在进行语文新课讲授时,要提前设定针对性的话题,为学生布置小组任务,督促学生自觉主动学习和探索新知识。此外,教师之间也要互相交流,互相沟通教学经验,对学生的问题积极做出回应,对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及时组自我反思,对学生的建议要认真思考并选择性采纳。教师对学生表现定期做点评总结,帮助学生不断进步,实现科学的自我定位和认知。

4 结束语

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深入融合对现代教育的前进发展有里程碑式的积极意义,教师的信息素养和教能力直接关系与学生的学习效果直接挂钩,信息化的教学模式和高效的教学方法符合中职语文的教育教学特点,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交流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总体上来看,信息技术与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整合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的提升有深远的积极影响,这对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满足职场对人才的专业化需求颇有益处。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职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让语文课堂之树根深叶茂花嫣然
让快乐走进语文课堂
构建开放的语文课堂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
构建中职生成才通道的思考
关于中职与高职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