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大椎、足三里穴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探讨*

2020-01-11 09:07李明秀赵淑芳盛国滨
针灸临床杂志 2020年8期
关键词:大椎疫毒大椎穴

刘 刚,李明秀,赵淑芳,盛国滨,李 翠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黑龙江 哈尔滨 150040; 2.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1]。与此同时,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声明,将新型冠状病毒命名为“SARS-CoV-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2]。根据第6版COVID-19诊疗方案[3],COVID-19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无肺炎表现。由于COVID-19无专用药,中医药在治疗COVID-19起到了较好的效果。尤其是改善COVID-19患者的鼻塞、流涕、低热、干咳、乏力和腹泻等症状方面疗效明显。笔者认为根据COVID-19的病因病机,该属“寒湿疫”,艾灸可作为预防和治疗COVID-19简便易行的方法,艾灸能散寒除湿、芳香避疫和祛除寒湿疫毒,可增强身体抵抗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故本研究对艾灸大椎穴、双侧足三里防治COVID-19进行探讨。

1 COVID-19的病因病机

三因制宜和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华所在。范逸品等[4]根据COVID-19的症状及武汉市的气候特点,认为COVID-19属“寒疫”范畴,其病位在肺、卫表和脾胃,病因为燥、湿、寒邪气与疫毒错杂而成,病机为疫毒与寒湿、燥邪相互搏结而伤人;郑榕等[5]从三因辨“毒”分析其主要病因为寒湿所犯,从寒湿疫毒辨治,初期寒湿郁肺,中期疫毒闭肺,重症期内闭外脱,恢复期肺脾气虚。仝小林院士[6]从患者症状、发病季节、武汉气候和地域特点等方面分析,认为该病当属“寒湿疫”,病位在肺和脾,损及心、肝和肾。早期为寒湿袭肺碍脾,中期为寒湿阻肺困脾,晚期为寒湿闭肺伤脾,恢复期为肺脾气虚。笔者赞同仝小林院士因时、因地、因人的辨证法,因时由冬转春,应温而反大寒,又阴雨连绵,故寒湿之邪昌盛,因湖北多湖泊河流,水湿聚集,伤人阳气,寒湿乃生,因人多食生冷、膏粱厚味,伤及脾阳,寒湿内生。故COVID-19属“寒湿疫”。瘟疫之邪侵袭人体,从口鼻而入首先犯肺。寒性收引、凝滞,寒邪袭表则出现恶寒、发热、鼻塞、流涕等症,寒邪伤肺则出现咳嗽、气喘等症。湿性重浊黏腻而缠绵难愈,寒湿之邪伤及脾胃,则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和腹泻等症。寒湿瘟疫伤人阳气、阻滞气血经脉,易化热、化燥、生瘀,逆传心包、易成重症。

2 艾灸防治COVID-19的探讨

2.1 艾灸防治瘟疫的以往经验

艾灸预防瘟疫历史悠久。唐代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记载:“凡人吴蜀地游宦,体上常须三两处灸之,勿令疮暂瘥,则瘴疠、温疟、毒气不能著人也。”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记载:“断瘟疫病令不相染,密以艾灸病人床四角,各一壮,佳也。”这都是古人用艾灸预防瘟疫的方法。赵宏等[7]研究艾灸大椎、足三里、膏肓俞治疗SARS恢复期的患者,艾灸可以明显改善患者低热、乏力、纳呆、便秘等症状。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可以治疗各种急慢性呼吸道炎症,促进肺部炎症的吸收。吴雨等[8]研究表明艾灸可以调节细胞、体液、固有免疫,具有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2.2 艾灸切中COVID-19属寒湿疫的病因病机

艾叶性温,味芳香,具有温阳散寒、芳香除湿和拔毒泄热的功效。如《本草纲目》中对艾的记载:“生温熟热,纯阳也。可以回绝垂阳,起沉疴之人为康泰。”清咸丰元年,吴亦鼎的《神灸经纶》记载“灸者温暖经络,宣通气血,使逆者得顺,滞者得行。”温则除寒湿,行则畅气血。如艾灸大椎穴可益卫固表、振奋全身阳气。增强身体抵抗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艾叶性味芳香,芳香之气可以除湿避疫。艾灸足三里穴更可以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水湿代谢,还可以起到“培土生金”的作用。明代李梴的《医学入门》记载:“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火郁发之,艾灸的温热作用可促使郁热外发,故可拔毒泄热。艾灸具有温阳散寒、芳香除湿和拔毒泄热的功效,切中COVID-19属“寒湿疫”的病机。

3 艾灸防治COVID-19的方法

3.1 选穴

大椎、足三里。定位:大椎位于后正中线上,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足三里在小腿外侧,犊鼻与解溪连线上,犊鼻下3寸。

3.2 操作方法

穴位选取大椎穴和双侧足三里穴,采用雀啄灸法,患者取坐位,将清艾条燃着端对准选取穴位,用忽近忽远的艾灸手法。每穴艾灸时间10 min,以腧穴局部皮肤出现红晕、湿润为度。老年患者和对温热不敏感的患者,为了避免烫伤,可以用左手拇指和食指置于腧穴两旁,感觉艾灸温热程度。每日1次,10次为一疗程。

3.3 适用范围

①居家保健预防者;②一线医护人员;③密切接触者;④疑似患者;⑤轻症患者。

3.4 禁忌

①大醉、大怒、惊恐、过劳、过饱情况下禁灸;②皮肤过敏者不宜灸;③重症患者不宜灸;④密闭空间禁用;⑤喷洒酒精后禁用。

3.5 注意事项

施灸时认真操作,防止灼伤皮肤,注意防火。

4 选穴分析

4.1 大椎穴

艾灸大椎穴可益卫固表、振奋全身阳气。大椎穴是三阳督脉之会。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汇入大椎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大椎可以治疗感冒、畏寒和热病,如《素问·骨空论》记载:“灸寒热之法,先灸项大椎。”艾灸大椎还可以治疗咳嗽、气喘,如《景岳全书》记载:“第七椎下穴灸三壮,喘气立足”。艾灸大椎穴具有益卫固表、振奋全身阳气和止咳平喘等作用,主治感冒、畏寒、头项强痛、咳嗽、热病和气喘等病症。适合应用于COVID-19病症的治疗。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大椎穴具有增强免疫和抗炎之功。朱文莲等[9]研究艾灸大椎穴可以增强免疫低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从而激发免疫功能低下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崔华良等[10]研究艾灸大椎穴、关元穴对中老年患者血浆SOD(超氧化物歧化酶)、MDA(丙二醛)及FIB(血浆纤维蛋白原)的影响,筛选临床患者142例分为两组对比其新鲜血浆内SOD、MDA及FIB的含量,试验表明艾灸组血浆内SOD含量显著提高,同时降低MDA、FIB的含量,证明艾灸大椎穴、关元穴可以提高人体防御功能。陈丽芳等[11]研究艾灸大椎、足三里穴可以防治乳腺癌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艾灸大椎、足三里穴不但调整肺功能和免疫功能,还可增加血液中白细胞含量。

4.2 足三里

艾灸足三里具有强身保健、健脾除湿和温阳散寒的作用。《外台秘要》记载:“灸三里可使元气不衰,故称为长寿之灸”,艾灸足三里有强壮身体、养生延年的作用。《灵枢五邪》记载:“阴阳俱有余,若俱不足,则有寒有热,皆调于三里。”故艾灸足三里可以调节阴阳,以期扶正培元补脏腑之虚损,达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脾胃受寒湿疫毒侵袭,则母病及子,艾灸足三里可以起到“培土生金”的作用,既可以治疗脾胃虚弱所致的食欲不振、乏力和腹泻等症,又可以治疗咳嗽、鼻塞、流涕和气喘等肺系疾病。

现代研究表明艾灸足三里可以调节免疫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李洁毅等[12]研究机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时,艾灸足三里联合六味地黄汤加味可以缓解患者的疲劳状态。配合艾灸足三里相对于单纯应用中药汤剂对疲劳患者有着显著的调节作用。周婷等[13]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提高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生活质量。临床试验表明艾灸双侧足三里可以显著调节患者新鲜血液中的T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血红蛋白,使紊乱的免疫机制得以恢复平衡。艾灸发挥免疫调节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不同的信号通路与相关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发挥作用。同时艾灸双侧足三里可以整体调节免疫功能。李丽芬[14]探讨足三里穴位治疗临床功能性腹浅患者对人体的双向调节作用,其治疗机制为脑-肠轴的调节,同时穴位-经络-脏腑整体调节,提示足三里临床应用于胃肠功能疾病引起的腹泻、便秘等有效。赵百孝等[15]研究艾灸足三里可以有效预防中老年人感冒的发病率,改善感冒发热、咳嗽等症状,提示艾灸足三里对治疗外感疾病临床有效。

5 艾烟对呼吸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

关于艾烟对人呼吸系统的影响大小是历来学者专家以及遴选患者关注的热点话题,段文秀等[16]研究不同浓度艾烟对大鼠肺功能及血浆、肺组织的影响。研究表明低浓度艾烟持续熏灸肺组织和支气管组织病理改变不明显;中、高浓度艾烟持续熏灸可能引起肺和支气管的炎性改变,但对呼吸功能无明显影响,艾灸时做好室内通风降低艾烟浓度即可。余常等[17]基于733例调查数据显示,艾烟刺激敏感针灸师人群中指出长期暴露于一定浓度的艾烟中针对不同的人会对呼吸系统产生不同的影响。李瑞红[18]研究表明一定浓度的艾烟对室内空气具有消毒的作用,且自古以来就有用艾熏蒸室内以达预防疾病的作用。笔者给出的治疗方法每日1次,每穴艾灸10 min,产生艾烟浓度以及熏灸时长对肺和支气管无明显影响。

6 结语

艾灸具有温阳散寒、芳香除湿和拔毒泄热的功效,切中COVID-19属“寒湿疫”的病机。艾灸大椎、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素问·刺法论》记载:“不相染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避其毒气。”所以提高身体免疫力是抵抗疫毒的最好方法。艾灸足三里、大椎穴还可以有效改善鼻塞、流涕、发热、咳嗽、气喘、乏力和腹泻等症状,本法操作简便,适于健康人和一线的医护人员保健预防,也适用于疑似、轻症的COVID-19患者进行治疗。本研究只是从理论上探讨防治COVID-19的艾灸方法,未应用于临床,实际操作可能比理论中困难,但本法选穴精炼、操作简单、适宜推广。希望艾灸能广泛应用于健康人和亚健康人的强身保健中,提高身体免疫力,起到未病先防的作用。也希望医护人员能将艾灸用于COVID-19患者的治疗,观察其临床疗效,总结出更好的、更有效的艾灸治疗COVID-19的方案。

猜你喜欢
大椎疫毒大椎穴
艾灸大椎、百劳、涌泉穴缩短静脉输液反应病程的疗效观察
大椎穴贴敷配合盐酸西替利嗪片治疗过敏性鼻炎60例临床疗效观察
刮大椎穴可辅助退烧
惊闻疫毒(新韵)
从“寒湿疫毒”辨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
两手
地震云
大椎穴适宜的人群和使用宜忌
大椎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