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思维过程的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建构

2020-01-16 23:18孙仁杰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
环球首映 2020年3期
关键词:认知结构冲突学习者

孙仁杰 河南城建学院外国语学院

贾晓丽 平顶山市第一中学

在我国现行英语教学中英语文学阅读教学处于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究其教学方法又处于传统阅读的地位,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已经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尴尬的教学处境。近年来在教育专家不断地实践中英语文学阅读将由土鸡变凤凰之态势,但也仅仅是列为选修拓展类课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必须融合思维品质与文学阅读等要素。

一、构建英语文学思维型课堂教学的意义

教学中最难解决的问题是语言教学与学生思维培养结合的问题。英语文学阅读融合工具性和人文性,既是交际工具又是人文思想的集中表达,而且具有丰富的英语风土人情历史地理等文化内涵。英语、中文等语言学科在学习者文化思维培育方面具有工具性的交际属性,同时也具有历史发展人文精神的社会属性,毫无质疑具有超越管理类、法律类、理工类学科优势。在小学、初中、高中基础教育阶段重视英语文学阅读,并进行文化思维深度培养,对英语学习者的掌握语言工具,表达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助推作用。

二、思维过程与英语文学文本解读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

思维型课堂具备错题教学法的突出特征,该重要阶段由学习者认知神经不平衡或者认知水平冲突而引发。《论语》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刻画了认知冲突产生时学习者的情形。构建新思维课堂需要“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态度,更需要“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的思考精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实践经验及“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新的认知调整建构全新认知结构,最终“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解决新旧知识之间的认知冲突达到认知平衡,实现自我突破与进步。

三、思维型课堂教学框架建构的步骤与要素

思维活动的教学组织有序化要求英语文学阅读思维过程与思维型教学实现学习者认知结构的同化、顺应与平衡过程的有机结合,目的在于为学习者的认知发展搭建连通的桥梁和纽带,最终形成新阅读认知结构。

(一)输入英语文学文本

英语文学类文本分为小说诗歌等类型。学习者阅读是英语文学文本的输入方式及主要渠道。时间上教师具有强大的自由度,根据学习者和教学时间灵活机动安排,诸如各个学校开设的读书角、图书馆、英语读书沙龙活动等,可以作为课前热身内容要求学习者自行阅读,碎片阅读方式对于具有较多自由时间的大学生、小学生更具有优势,教师作为活动的指导者可以安排利用碎片时间进行阅读。

(二)激活学生已有认知结构:发现问题

英语文学文本阅读搭建认知发展的基础,原有的基础认知结构在认知冲突的作用之下被有效认知结构提取,阅读文本信息得以进一步加工,其中关联的文学文本知识被新的认知结构有效激活。教师通过设计互动互答教学及思维环节深度启发学习者存在的思维问题,进行有关思维多角度训练。举例来说,教师拟设计如下问题,围绕作者、人物、情节、故事背景、人物情绪情感、写作风格等主题,开展学习者互问互答活动。问题有:对作者个性特征、写作背景有哪些了解?故事发生的基本要素,时间地点等,读者阅读故事的个体感觉如何?

(三)产生认知冲突:提出问题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引导阅读所获得的知识,可使用以下三种教学策略:归谬、徉误、反意。基于思维训练作文本解读时,与原有认知结构中固化思维及知识产生碰撞,认知冲突的萌芽阶段随之即形成。该阶段的教学目标必须根据思维过程拟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话题围绕作者、人物、情节、故事背景、情绪情感、写作风格等主题,通过文本分析引导学习者提出问题,启发思维。示例如下:阅读文本材料中作者的写作目的、写作意义、时代背景、主人翁内心世界及其与外部世界的系列冲突等。

(四)操作思维活动:做出假设和推断假设

阅读过程实则享受语言本身的思想之美、文学之美、艺术之美,归根结底学习者具有共振共鸣的阅读觉悟,优秀的文学值得阅读体验遨游其中。学习者个体思维过程外化为思维操作活动。思维型教学活动具备思维型文学阅读与体验,学习者形成新认知结构必然要求相关的思维训练及其必不可少的思维活动。外语阅读与母语阅读本质上都赋予了学习者感悟与体验,借助于思维活动培养文学思维能力的教学目标在英语学科和汉语学习上没有区别。

(五)表征文本意义:获得结论

教师通过设计多维度课堂思维训练教学活动,在消除自我新旧认知冲突过程中,学习者实现了阅读思维的发展和进步。通过思维碰撞不断检验假设、最终获得正确结论这属于思维过程的真实形态。教学活动的组织者管理者围绕教学目标设置多元化思维训练课堂教学活动,教学相长师生互动在启发和思考中找出文本信息和关键信息,教育从来不是无意识的活动,教育的灵魂就是在启发和思考中唤醒新的意识,唤醒沉睡的灵魂。问题启发如下,读者想观察目标和体验效果怎么样?文本故事中的人物与其他文本作品人物是否具有相似的人物特点?你是否能够走进作者的写作世界?

(六)构建认知新结构、新框架、新内容

认知冲突并不可怕。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思维组成根深蒂固,难以自我更新,无法实现自我蜕变,构建认知新结构、新框架、新内容的终极任务在阅读文本的解读过程中产生并得以解决。只有通过新的内容实现新的冲突,最终形成新的思维框架。思维型课堂就是帮助广大英语学习者化解上述认知冲突,通过上述针对性的思维操作活动最终形成英语文学文本意义表征。学习者通过循环往复的文学文本阅读实现思维飞跃,文本原意得到有效解读。创造性文本阅读和超越性文本阅读新型认知结构得以建构与形成。

四、结束语

思维培养离不开英语文学阅读过程。学习者接收了所输入的原文本信息,教育者围绕课堂教学目标,设计相关的思维训练活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认知冲突,从而可以有效匹配所获得的新信息与冲突之前的原认知结构,完成信息同化融合过程,当然或许激发出新的认知冲突进入顺应程序。思维培养贯穿始终,英语文学阅读思维型课堂教学架构提供了可操作性的理论框架与基础性的实践经验。这些理论与实践在解决教学与思维的问题上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期许基于学生认知规律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进步与中国英语教学的全新发展与突破。

猜你喜欢
认知结构冲突学习者
耶路撒冷爆发大规模冲突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青年干部要当好新思想的学习者、宣讲者、践行者
负迁移与语文认知结构的“千丝万缕”
构建认知结构培养解题能力
一题多解,认清思维树之“根、枝、叶”
高校学习者对慕课认知情况的实证研究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邻避冲突”的破解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