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社会中的无功利性艺术接受者

2020-01-20 03:36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接受者功利性功利

叶 静

(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贵州贵阳550000)

艺术接受活动同人类审美一样是一种高级的复杂的精神活动,它有着深层的心理因素动因。最初人们总是将艺术接受和艺术审美放在一起思考,在谈论到艺术作品时总是容易将作品的艺术审美等同于作品的艺术欣赏,艺术接受。但艺术接受与艺术审美却是两个领域,审美是有功利或超功利的挑拣,接受是有功利或无功利的选择。因此,艺术作品的审美可以被赋予有功利或超功利的标签,但是只有艺术接受才可以标记上真正的无功利。

艺术接受即指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如今,媒介成为了艺术接受的动机发源地之一,开始影响艺术接受中的各个环节,有层次的将原有鉴赏者为主体的模式分解,将无功利性托付于智能时代的媒介之中。从始祖繁衍到如今,人类面临着生存和发展的多重竞争“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志者事竟成”等功利性被深深的融入人的骨血之中。但在媒介多元化的今日,艺术展示和艺术接受过程被加速,细细评味,反复推敲被碎片化、程式化的转瞬即逝一带而过,原有品味中的鉴赏被迫向无功利性“空白”接受转变。当然并不是媒介改变了所有的艺术文化接受模式,这里论述的是展示过程和接受过程加快后的接受模式改变,从而出现的接受作品是“仅停留于作品外部初始阶段的无功利性‘空白’接受,它因作品的展示过程加快可能存在于作品接受的初始阶段,也可能贯穿于整个接受过程之中。”接受中出现除接受者本人以外的外在客观条件被无限放大,从而将客观存在的物态化美和人主观影响相互调换。

一、审美与无功利性接受“空白”接受

对审美而言,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认为:是否对对象采取静观态度,是审美与非审美的根本分水岭。柏林的《美学中的美感与肉体》中也严厉批驳传统的审美功利理论遮蔽了审美感知中触觉、味觉、嗅觉等体验领域的价值。因而艺术接受中无功利性完全不等同于艺术审美。但是,在艺术接受中的无功利性“空白”,是否也是我们将一切外在感知加以屏蔽后的结果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审美是在接受中选择,但是接受却可以使得接受者一开始便处于“空白”无功利的状态。这种无功利只能出现于机械时代发达的电子媒介之后,因为只有在发达的科学技术与电子媒介的支持下,和现代艺术所需要的视觉化冲击加持中,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艺术作品中无功利性“空白”便可孕育而生。当然这样的无功利“空白”中也存在于诸多复杂心理因素影响和偶然现象。

(一)空白

京镗(1138—1200)的“雪岭倚空白,霜柏傲寒青”,其中的空白意为天空。伊瑟尔的“空白是读者方面的想象活动”,其中空白是接受中复杂精神情感推动下内驱力的需要。然而,在“空白”之中,心不在焉也是能够去适应的,甚至在某些媒介促使下空白、消遣、随机的偶然中去完成,因而,表面完成这些任务对受众来说已成为习惯。

那么,究竟什么是空白呢?这里的艺术接受无功利性“空白”是诱因下初始阶段的接受,不再是字面意义上未填满的部分。更加不是空虚的精神意识,而是缺少,缺少对同艺术创作者的精神共鸣与凝神,因而,止步于简单触碰艺术作品外部媒介。接受中出现除接受者本人以外的外在客观条件被无限放大。从而将客观存在的物态化美和人主观影响相互调换,“人—看—物”到“物—看—人”。

(二)无功利性接受

是否对对象采取静观态度,是审美与非审美的根本分水岭。接受者的积极和消极状态都来源于一定的审美思想影响,接受者使用自己固有的审美经验,直接或间接的欣赏、鉴赏、接受艺术作品。使得情感和理智被启迪;消极的艺术接受者,在艺术欣赏、鉴赏、接受中虽未能充分的与艺术作品产生共鸣,却也形成了像是“泾流合渭流,清浊各自持”这样的不融思绪。但在无功利性“空白”接受中,静观态度使接受中无功利和空白成为普遍特征。因此,“空白”接受者在艺术作品走向他时不积极接受,不消极拒绝,他们无法同艺术作品产生丝毫共鸣与净化,领悟一片空白。但我们不能简单的用某一艺术领域基础知识的不了解、敏锐感受力较弱、没有丰富的情感和想象力来阐释说明。因为这种无功利性来自于现代智能的“艺术向下”和艺术原真性(Echtheit)光韵的消散。接受者们从博物馆、艺术展、沙龙中走出,迷失进了数字媒体中感官强烈冲击下的艺术极速传播方式中,固有的文字符号形态受到了冷落,因而使得体验的价值逐渐高于艺术作品本身。

体验经历,构建过程。无论是艺术家还是接受者,在艺术构建过程中都被赋予一定的角色,因而,艺术创作并不是总是积极主动的,艺术接受亦非完全接受的,创作主体与接受主体是整个艺术构建的特定角色,他们因艺术作品而维系着共存的亲密关系,因而艺术接受其角色作用是活跃的,但有时也是难以捉摸的。

二、媒介与无功利性“空白”接受

20 世纪审美思想初入中国,人们积极地将“审美培养”纳入艺术传播的重点之一,而后,现代机械化科技的出现又将“审美培养,共同体认可”纳入新时代艺术审美之中。但是艺术审美和艺术接受是既相融又相离的存在,英国美学家鲍桑蔡曾感叹道:“艺术家靠媒介来思索,来感受。而媒介是他发挥审美想象的特殊载物。”艺术与媒介共生,历史中每一次“材料”“传播”的历史变革带来的艺术形式、艺术接受、艺术审美也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巨变。近些年来,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与信息化技术的日渐成熟,互联网已逐渐在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中占据不可或缺的地位。互联网普及的同时,也在慢慢改变人们对媒介的认知[1]。据统计,中国的网络普及率高达百分之五十四点三,这意味着中国目前有超过七点五亿的网络用户使用互联网。互联网媒介已然成为了艺术接受的动机发源地,媒介多元化不仅仅激发了接受者进行艺术接受的兴趣和行为,而且决定了艺术作品主题和内容的接受方式。这一点在没有养成定期去参观图书馆、艺术展、画廊等艺术场所习惯的接受者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对于没有特定艺术接受习惯,没有明确接受指向的接受者而言,读哪本书,要不要去展览馆或艺术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媒介报道和广告。

智能化时代的今日,博人眼球的高速记忆点式传播成为大众喜闻乐道的新形式。快一点,再快一点的接受方式加速,使得艺术接受者被迫开始无功利性“空白”的碎片化、格式化接受。与以往不同,媒介的改变使得接受的契机不再仅存于积极主动和消极被动之中,而还存在于另一种接受模式:无功利性接受。智能化时代为艺术形式构建了迅速来到的瞬间性,接受者不再对作品“故事”进行全过程检验,此前,艺术真原性光韵中却需要在这一过程的反复推敲;现在,接受者不再致力于这消耗时间的构建中。这是将传统艺术中“膜拜价值”,“艺术向上”面对仅是高雅贵族,小众沙龙中的作品;向机械化“展示价值”“艺术向下”的现代智能传媒带来的新接受模式过渡。其中,在无功利性“空白”接受使得艺术作品“自觉”的走向接受者,接受者被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与多重经验影响,从而接受这个“自觉”出现的艺术作品,接受者没有直接的功利心理、没有积极、没有消极,只是无态度的无功利“空白”接受。这看似短暂的瞬间,却是接受者本人以外的外在客观条件的无限放大。

(一)“碎片化”接受

21 世纪的博客记录到新浪微博的每条言论不超过140 字符再到后来短视频社交软件风靡兴起,以10~15 秒的短文化为骨架,以求在最短的时间极速抓住和激发接受者的兴趣,释放信息。“碎片化”接受的快速侵入使得让艺术文化不请自来,让接受者陷入了短暂,碎片化的记忆中,不再能静心阅读一本书,或是一页书,让受众在阅读之初便开始迫不及待的解剖全部的故事,看似聪明的分离血肉和筋骨,将血肉模糊的艺术碎片,零零碎碎的装入“自以为”这个新瓶。

(二)“程式化”接受

接受者选择符合自己固有心理预期的叙事模式,再由大数据将其选择禁锢,统觉发生深刻变化,最后程式化接受,其中,视觉方面的接受不再以聚精会神的方式进行,而是存在于顺带性观赏中。紧张、凝神、专注被迫分解。在智能时代数字媒体身后强大的大数据系统推算下,个人程式化接受模式被摸的一清二楚,大数据将阅读软件停留的时间长短,同类作品注度加以运算。从而推算出符合指定受众心理预期接受的文化作品,使得艺术不请自来,不需选择。然而,在心不在焉的接受之中,某些任务却因只能在程式化接受中完成,才能表明接受已成为习惯。通过艺术所提供的顺带性接受,人们才可以轻易检验出新媒介下的任务在怎样的范围内能被接受,并加以实践积累。

(三)艺术向下

20 世纪中叶是手工劳动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快速转变,使得先前手工业劳动社会相对应的叙事艺术为主的古典艺术走入终结,信息化智能社会改变原有媒介传播形式。因而,在艺术接受中两股力量开始角力:一方面是侧重于艺术作品的膜拜价值形式,另一方面是侧重于艺术作品的展示价值形式。艺术与媒介共生,媒介的改变使得接受模式改变,十七世纪后半叶,意大利北部古城博洛尼亚地区演奏于教堂中的抽象、严肃音乐,与宫廷仪式中、私人聚会中演奏的教堂奏鸣曲和室内奏鸣曲,是“膜拜”“艺术向上”仅面对高雅贵族的作品;受媒介改变带来的“展示价值”影响,巴洛克时期的音乐作品仅需要打开软件即可搜索到所有被网络媒介记录的音频、视频、曲谱等。

三、其他因素与无功利性“空白”接受

这里的无功利性“空白”接受也是正常情况下的心理状态,不是特殊的精神认知失调等。它不仅不同于普通的压抑、抑制、忘却,更不同于开始就很弱,不能给人一种有意识印象的经验。它仅存于智能社会之后的一种接受模式,与原有心理因素有一定关联。

(一)格式塔效应影响无功利性

格式塔心理学从心理学的角度出发,解释主体情感与客观对应物之间的同构对应关系。格式塔心理学家认为,外在实践(客观事物)的力与内在世界(主体心理)的力虽然是不同的力,却存在结构上的“同形同构”,即“异质同构”关系[2]。

例如经典的格式塔实验:一张白纸上的黑点,便可以透过连接的黑点看出是一个什么样子的图形,就如同体检时的色盲测试图卡一样。将视觉感官艺术的刺激运用到网络媒介之中,投放成为可持续的联想性接受,在个人基础艺术接受数据构成以后,程式化的接受不请自来的数据艺术,因格式塔效应而持续可见。在艺术接受中的无功利性“空白”中或许有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影响,但它在们格式塔效应中相互杂糅归一,从而,影响接受过程中的“空白”效应。使人们以以往已有感知形式去接受极速出现在眼前的艺术文化,极速的解读,或许还存在其他诸多复杂的心理因素,但格式塔效应对艺术接受无功利性有重要影响。

(二)偶然性影响无功利性

艺术接受无功利性存在于艺术接受的偶然性之中,但是这里的偶然性是必然性表现形式的必要补充,是以偶在无知情况下对必然的描述依托。因为,这种无功利只能出现于机械时代发达的电子媒介之后,因为只有在发达的科学技术与电子媒介的支持下,和现代艺术所需要的视觉化冲击加持中,艺术接受者在接受艺术作品中无功利“空白”的偶然性便能孕育而生。当然这样的无功利性“空白”中也存在诸多复杂心理因素影响和偶然现象。在艺术接受的功利性和无功利性中,无功利性既然不存在必然的支配地位,当然就可能存在接受无功利性是否偶然的问题了。

但这里的偶然显然是必然中的偶然,不可忽视。功利性的接受普遍存在于作品的鉴赏中,因而,功利性的反面无功利性便是必然性的补充存在于偶然性之中,智能媒介的传播中,偶然的无功利性的出现,是对已有接受模式的丰富和扩充,是使人们更为多元的解读艺术接受模式的多样性,无功利性的偶然也是现代传播媒介改变带来的衍生,是接受功利性下必然的偶然。因而,艺术接受一定是存在某一特殊的审美态度中。如今“艺术向下”接受者需要视觉感官及时刺激的要求越来越高,广告牌、短视频、推文及时地向受众展现着视听的盛宴,艺术的“唯一性”被削弱,艺术作品不请自来。

综上所述,艺术接受的无功利性“空白”使智能时代媒介改变后的接受形式丰富,在科技发达的今日无功利性接受越加显示出其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这种特殊的接受,既有主体对客体的同化过程,也有客体对主体的排斥和否定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获得新媒介文化反思、调整和建构的过程。艺术客体意识觉醒,因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审美及其他因素的影响,无功利被迫出现。无功利性接受的出现不仅是对功利性形式补充,更是对艺术发展过程的丰富。因此,在艺术构建的全过程中需要结合时代背景和科研技术,做出符合艺术本质和时代需求的选择才是艺术发展应有的意义。艺术接受的丰富是艺术接受者的呼声和回馈,是推动艺术发展的力量。

猜你喜欢
接受者功利性功利
警惕功利性支教
最有价值的阅读,恰恰是非功利性阅读
功在自己,利及他人
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性倾向调查
新高考改革选科制下功利取向分析
如何认识一件艺术作品
游戏、电影和接受者:跨媒介时代融合的新方式
历史文化资源利用方式的新视角
“特长班”该少些功利性
功利社会话功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