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四个自信” 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2020-01-20 03:36初金哲王少敏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大学生文化

初金哲,王少敏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建设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理念、新论断。凭借匿名化、自由化、碎片化等优势,互联网受到了广大网民的青睐。据《第4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公布的数据,截至2019 年6 月,我国互联网普及率达61.2%,网民规模达8.54 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8.47 亿,占中国网民的99.2%,其中青年学生占主导地位。庞大的网民体系对网络意识形态产生了冲击,同时,也为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新机遇。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背景下,网络虚拟空间成为了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应紧跟党的步伐,用“四个自信”武装头脑,全面提升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时效性,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与引导力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

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价值探究

(一)培养大学生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的前提条件

在信息技术与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下,网络意识形态成为了各国抢占的战略重地。2018 年4 月,在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地阐述了网络强国思想,吹响了建设网络强国的时代号角,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特殊阶段,容易被经过学术化包装的西方主流意识形态所迷惑,致使“享乐主义”“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盛行,同时,不良的网络舆情促使大学生价值观念培养和行为模式塑造产生偏差。因此,高校应将线上“微思政”与线下“大思政”有机结合,在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共同作用下,引导大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增强大学生辨别网络信息的思维能力,真正做到“懂中国理、知中国情。”

(二)巩固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基本需求

高校大学生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历史使命,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践行程度关乎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大计,推动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发展进程。从人类思想理论的发展逻辑来看,马克思主义由原创形态向现代形式转变是历史的必然[1]。当今马克思主义建设受到西方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淡化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信仰,导致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边缘化,阻碍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高校唯有坚定“四个自信”,通过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才能让大学生深切体会到马克思主义的先进性、科学性和优越性,同时,有助于培养具有坚定意志品质、深植爱国主义情怀、理论知识过硬的综合型人才,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我国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的主导地位。

(三)适应新时代网络科技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

大学生已经成为新时代网络科技的高频使用者、忠实爱好者,利用网络获取海量信息,享受着网络科技带来的诸多便利。新时代网络科技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众多网络传播平台。高校应承担起理论引导的角色,通过微信、微博、贴吧、论坛等传播渠道,打破空间限制,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进而增进大学生与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空间范围,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号召力、凝聚力。同时,高校师生具有针对性的获取所需信息的特征,进而达到缩短时间,但网络空间具有很强的包容性,高校师生很容易获取虚假、伪善的信息。因此,高校在建设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同时,增强大学生区分真伪、虚假信息的能力,运用先进的网络科技力量,通过新时代网络科技营造深厚的意识形态讨论氛围,构建合理的监控、防控体系,降低不良思潮进入校园网络环境。

二、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困境

(一)西方多元文化渗透,弱化话语权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推进,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已超越国界。当前,高校网络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着多元文化并存的现象,思想文化领域变得愈加错综复杂。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力度的加大,西方多元文化不断涌入,同时西方闲适、开放、自由化的生活方式逐渐融入我国社会生活,大学生开始对这种生活节奏产生向往,追求富有浪漫、娱乐的生活气息,再加上媒体、商业炒作,西方节日逐渐植根于中国,圣诞节、复活节等盛行的背后有经济的繁荣盛况,也有西方文化的渗透。近年来西方影视、音乐作品在中国盛行,西方价值观念在潜移默化中通过影视作品传播给大学生,进而使大学生对西方影视作品疯狂迷恋,致使大学生对影视人物及其行为举止进行效仿,与我国国产影视作品的现实作用形成强烈反差,这表现出大学生对我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逐渐降低,阻碍我国文化软实力、硬实力的提升,淡化了高校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的信仰,弱化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认同。

(二)碎片化信息冲击,抢占教育主阵地

不同时期意识形态教育的方式不连贯以及学科比重不一致,本科、硕士、博士各阶段学生的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动学习、认知与认同情况不同,固定化的思政课教育模式影响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有序推进[2]。另外,西方国家利用大学生虚荣心强、好奇心重的特点,将西方文化渗透入大学生生活中,通过满足大学生的虚荣心,增强大学生的贪婪欲,进而对大学生进行“洗脑”,诱导大学生通过网络散播谣言,破坏民族关系,触碰民族红线,威胁民族安全。受碎片化、海量化的网络信息冲击,大学生开始追求新鲜感,与形形色色的网络热搜话题形影不离,而面对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枯燥的话题,容易产生抵触心理,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互联网教育平台不断转化教育模式、教学方法,将网络文字、网络图片、热搜话题引入课堂,图文并茂,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大学生开始追求个性化、自由化,冲破外界束缚,将内心的压抑情感通过网络释放出来,而作为平等交流的主体,高校思想教育者在思想教育活动效果的主导权被削弱,缺乏与大学生的双向沟通,亟需实时更新教育方式,冲破时间、空间、地域限制,以适应动态的网络教育环境,从而严守教育主阵地。

(三)网络舆论集群化,“黑色地带”扩张

网络舆论是时代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产物,在这个虚拟的、开放的空间中,人人拥有“麦克风”,手握“摄像头”,人们可以将自己的观点、想法无限放大,但居心叵测的网络推手、幕后人故意炒作热点话题,以其伸张正义、维护公平的隐蔽手法占据道德制高点,进而造成传播不良信息和负面舆论的发酵。此外,高校相关部门将大学生看成被动接受网络舆情的客体,而不是平等沟通的主体,经常采取“堵”“删”的处理方式。据舆情监测系统鹰眼速读网显示,认为“大学应该建围墙”的网民占比57.9%;持反方态度占比22.5%;中立立场占19.6%。近几年,高校网络舆情频繁发生,人身攻击、人肉搜索等伤害导致大学生采取极端解决措施,并造成行为失范。追溯高校网络舆情事件发生悲剧的根源,主要由于高校网络监管体系缺乏系统管理、舆论处理措施存在滞后性,大学生面对舆论的心理素质承受能力较为薄弱,缺乏对事件的理性认知。同时,大学生对国家政策等热点问题的关注度低于其他热点话题,缺乏对国家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黑色地带”与高校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是水与火的较量,其成败决定着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广度与深度,左右着网络舆论的发展方向。

(四)马克思主义边缘化,削弱主流意识领导力

大学生是网络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在人生成长的“拔麦穗”期,在网络语言多重复杂、多向发展的背景下,主流意识需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根据杭州青少年研究课题组对全国16 个大中城市青年“马克思主义”信仰的问卷调查显示,“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平均比例为21.3%,其中沈阳为37.8%,比例最高,深圳最低,仅为13.8%[3]。探其根源,主要表现为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要求较高,但部分高校教师教课未能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对于网络平台使用较为缺少与生疏,课堂效果未能有学生兴趣相结合,缺少新奇点,致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缺少吸引力、新鲜感,让大学生产生“视觉疲劳”,容易出现意识形态分化的现象,影响大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了解与探究,造成马克思主义边缘化,进而影响大学生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评判标准、理解程度,削弱主流意识领导力,滋长淡化、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思潮,威胁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

三、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路径探究

“四个自信”是构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理论指导,也是高校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行动基础和前提。它关系到党的教育方针能否在高校得到有效的实施和全面的贯彻,也关系到高校能否培养出继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4]。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遵循全方位、全动员的基本原则,以意识形态建设为核心环节,将国家网络安全理念贯穿于高校人才培养的始终,突出“四个自信”指导下的成效,多措并举营造浓郁的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氛围。

(一)文化自信:巩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根基”

中华5000 年文明史,创造了深厚的文化底蕴、辉煌的中华文化,高校有底气去树立高度的文化自信,坚定文化自信在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地位。因此,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要具有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强烈的文化使命担当意识,具体有三点:第一,提高网络阵地质量建设,打造校园网络育人文化。以主流文化意识形态为导向,通过组织主题沙龙、专题讲座、座谈会等方式将“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有机融合,科学制定教学内容,不断整合文化资源。同时以班级、寝室为单位,积极利用网络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以点带面,结合地域特色开展特色文化作品诵读活动,陶冶大学生的文化情操,增强大学生文化素养,提升大学生自身文化魅力,营造浓厚的书香校园氛围。组织学生观看经典红色影视作品,在经典元素与流行元素碰撞瞬间,展示中国力量,激发大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大学生对中国优秀文化的自信心,促使其充分汲取中国文化的精髓,加强文化素养建设,进而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筑牢思想文化钢铁防线。第二,营造浓厚的红色文化氛围。高校应将红色文化传播给全体师生,加强爱国主义教育,鼓励大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在实践中学习和弘扬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热血铸造的优良作风与光荣传统,产生无声而有力的文化滋养。在五四、清明、国庆等重大节假日,通过微博、微信、BBS 等网络传播媒介,对师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深植爱国主义情怀,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巩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加强自身文化素养,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为高校打赢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争夺战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第三,打造精品网络文化课程。针对大学生关注度高的网络时政热点、热搜话题,充分考虑大学生的理解能力、喜好程度,创作出接地气、吸引力强的内容,融入更多的短视频、微动画、动漫图像等元素,开设精品网络文化选修课、礼仪文化修养选修课,利用文化的气息吸引大学生选修学习,加深大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更加深切的体会“仁义礼智信”的思想道德修养,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境界,展现出中华文化的无限魅力,进一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心,让大学生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

(二)理论自信:夯实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压舱石”

我国正处在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过不断地理论创新与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先后形成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提出了一些新思想、新理念、新战略,向国际社会递交了中国名片,展示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这些理论成果来源于人民群众,又反哺于人民群众,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爱戴。大学生作为理论成果的受益者者、见证者,应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加强对优秀理论成果的学习,提高理论素质与思想政治水平。第一,充分有效的利用网络“碎片化”的优势。加强“官微”平台日常管理,在编辑文案时要短小精悍,既要切中要点、简单扼要,又要符合“大众化”、“系统化”,在推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报道和其他文章时添加与主题符合的动漫图,激发大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加“官微”平台的点击率、阅读率,提升官微的影响力、引导力,让大学生有“理”可依,有“理”可用。第二,落实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全党动手[5]。高校各级党委要切实承担起政治责任,要“不忘初心”,坚持正确政治观点和政治立场。制定详尽的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责任细则,定期考核检验,健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教务组织协调、各院统筹合作的网上工作模式,明确“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设立网络监查小组,严格监督高校党委对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建设的落实成效,拧紧“责任螺丝”,树立起校园“大V”形象,引导大学生从实践与理论层面分析和研判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理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第三,创新课程思政模式,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要运用通俗化、大众化的授课技巧,不断创新网络思政课新模式,借助专业课、通识选修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成“课程思政”的教育体系,推动“课程思政”理念与网络育人的进一步深入,同时,利用“双线”模式,即线上、线下教学方式,通过师生实时交流与辩论,将抽象问题具体化,让大学生真正听得懂、学得会、记得住,调动大学生的激情和想象,促使大学生自觉传播理论成果,推动理论发展,创下马克思主义“网络新版本”,更加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正确性、科学性、真理性,为高校打赢网络意识形态争夺战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三)制度自信:指引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航向标”

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阵地,应当在思想上、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面对紧急公共卫生事件,我国国家领导集体准确把握时机,精准布控,加强公开网络媒体透明力度,当好人民群众的主心骨,保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而国外的行为举措与我国大庭相径,通过国内外处理方式的鲜明对比,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最大限度的整合整个国家的物力、人力、财力,集中优势力量办大事、提高效率办好事的优势。因此,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氛围,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牢牢掌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减少“短板效应”。第一,加强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开展网络安全宣传周、法制安全月等活动,引导大学生去理性对待网络热点话题,让大学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造谣,增强大学生的辨别能力、判断能力,树立起校园“大V”形象。同时,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设立相关的专属机构,通过党委宣传部、学生处、秘书处等部门统筹合作,“多管齐下”,与班主任、辅导员等形成网络安全联动机制,优先抢占网络意识主阵地,牢牢守住思想舆论的“红色地带”。第二,加强舆情管理监督体系。习近平指出:“黑色地带,主要是网上和社会上一些负面言论构成的,还包括各种敌对势力制造的舆论,这不是主流,但其影响不可低估[6]”。网络舆情是“黑色地带”的主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呈现出“孕育、扩散、消减”三个发展阶段。实时了解高校网络舆情的最新动态,根据网络舆情的性质、发展范围及影响程度,启用相应的网络舆情应对级别,采取相应的解决方案,控制网络舆情事件的动态走向,将网络舆情化解在萌芽期。加强网络意识形态预警,制定紧急预警方案,通过设置高校网络防火墙、安全网,将其组合成“网络过滤器”,根据相关指标筛选有关网络意识形态传播有害的话语,及时处理,防范于未然。第三,加大高校网络资源投资力度。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方面,加大人才与技术投入。整合高校人才资源,选拔出一支专业、稳定、积极的网络科技人才团队,加强网络安全培训、演练,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开展网络论坛座谈会,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依托官方网站、微博、微信等网络媒介,形成完备的人工与技术监控体系。另一方面,加大网络意识形态监管项目的资金投入。建立一个“敢作为”的网络意识形态监控体系,加强大学生意识形态建设网络课程的培训力度,增强其应对不良网络意识形态的应对能力。同时,加强与中央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等官方媒体和腾讯、新浪、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介合作,缩小负面网络意识形态范围,提高网络意识形态管理水平建设,营造良好的校园意识形态建设氛围。

(四)道路自信:引领高校网络意识形态的“旗帜”

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得益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其根本目标是满足我国人民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因此,高校应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的引领下,推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之路。第一,加强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利用网络媒介开展重走“垦荒路”、“三下乡”、井冈山、长征路等实践活动,通过网页链接进入红色展区,借助智能语音讲解、VR 体验等网络产物,将大学生进行身份转化,实现情景再现,切身体会那时、那事、那景,更能让大学生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什么、如何形成的、成果是什么,进一步去了解社情、民情,培养勤俭、奋斗、创新的劳动精神,深入理解“理论源于实践”的深层次涵义,感受我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帮助大学生深刻领悟和体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理的优势。第二,加强网络科技建设,实现“线下”到“线上”阵地转移。由于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上学习、工作、交流已成为常态,又加以新冠疫情的助推,网络远程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教育事业实现了“线下”到“线上”阵地的华丽转身。利用网络平台开展形式各异、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同时利用网络交流平台积极开展社团科技竞赛、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安全讲座等,网络的互动性与普遍性更是能够在兴趣上调动大学生的参与度,提升大学生的关注度,尤其是近些年来各大高校争相入驻了短视频和直播平台,通过平台发布视频和开展直播均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和吸引了大学生的关注。第三,加强思想政治引领。各大高校党委书记应以身作则,高校应充分利用学习强国、青年大学习等网络资源与平台,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自觉性,让“每日必读”成为大学生的生活习惯,增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了解我国的发展规划、政策新规、治国理念等,不断拓展网络意识形态创新路径,增强对国家发展与民族未来命运的自信。同时,大学生应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自觉形成良好的政治素质和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以实际行动体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中国道路的发展提供思想理论支撑和实际准备。坚定道路自信,加强大学生网络意识形态建设能力和防御能力,巩固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的主导地位。坚信在“四个自信”的引领下,网络意识形态建设愈加完善、愈发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打造出“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率”的人才队伍,全面推动高校网络意识形态话语权构建。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大学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谁远谁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2013年第三届大学生演讲比赛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