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视角下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研究

2020-01-20 03:36张海燕
黑河学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立德研究生育人

姜 岩,张海燕

(山东工商学院,山东烟台264005)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高水平创新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迫切。作为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研究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作为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内容,思政教育为研究生的培养方向提供了最根本的保障。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质量,立德树人是根本,人才培养是关键,需要构建运行科学、保障有力、成效显著的协同工作体系。因此,准确把握思政教育的基本规律,找准思政教育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有效推动和加强高校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对全面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1],培养担当新时代民族复兴大任的创新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一、立德树人是思政教育工作规律的根本遵循

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有效提升思政教育工作质量,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可持续的人才保障,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供有效途径。遵循科学规律是思政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这个规律就是要求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框架下,准确把握研究生成长和发展的现实需求,以人为本。

(一)思政教育内容要体现研究生价值取向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经济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国际环境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思政教育内容需要紧跟时代脚步,与研究生更加多元、自由、开放的思想动态接轨,才能使研究生的思政教育产生吸引力和感召力,进而有效树立研究生的价值取向。

“思想”与“利益”是紧密结合的,否则就会出丑[2]。思政教育内容要关注研究生成长和发展的现实需要,就需与“十大”育人体系内容紧密结合[3],在课程、科研、实践、文化、网络、心理、管理、服务、资助和组织等方面同时发力,深入挖掘育人要素,找准立德树人切入点。在增强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内生动力的同时,与研究生的日常生活有效融入,使研究生对思想政治工作逐步信任与理解,感受正确价值取向带来的社会效益,让思政教育成为研究生能力培养和职业发展的内在需要。

(二)思政教育形式要贴合研究生教育要求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思政教育方式无论如何创新都不能偏离方向。我国研究生教育是近30 年才发展起来的,目前已经成为世界排名第二的研究生教育大国。实践证明,我们既不能忽略国际背景办研究生教育,也不能完全照搬国外的研究生教育模式,而是需要走出既与国际接轨,又适合我国国情的研究生教育之路[4],也就是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征的研究生教育模式。

目前,在我国思政教育工作实践和德育教育工作实践过程中,已基本形成理论灌输法、比较鉴别法、典型示范法、自我修养法、实践锻炼法等思政教育主要方式[5]。但基于研究生在思想、心理、生理等方面的现实情况,其思政教育方式还需要与时代发展紧密结合,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一方面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夯实立德树人的文化根基;另一方面要及时总结新形势下思政教育工作的实践经验,不断适应研究生思想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使思政教育方式更加容易被研究生所接受。

(三)思政教育体系要贯彻“三全”育人理念

思政教育是研究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是决定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6]。研究生思政教育体系不仅要重视政治理论教育,融合好教师思政、课程思政、网络思政三个方面内容,还要强化研究生导师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突出思政教育在研究生学术道德中的重要指导作用,系统化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体制、机制。

作为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需要全面统筹,协同联动,不能独立于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之外。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以问题为导向,注重教育方法科学性,形成以高校党委统一领导、职能部门分工负责,全员协同参与的思政教育工作体制,从体制机制、育人理念、教育方式、队伍建设和条件保障等方面进行系统化设计,不仅要遵循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也要符合新形势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创新与发展的需求,为助推“双一流”建设和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拔尖人才需求提供有效保障。

二、研究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呈现的问题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研究生思政教育的核心任务。区别于各学科的专业教学,思政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研究生思想上的价值观念教育,体现在立德树人的启发与引导功能方面。要有效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不断提升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质量,就要充分认识思政教育过程的构成要素,准确把握研究生思政教育过程中凸显的主要问题,才能更好的开展协同工作,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

在我国,理论界一般认同思政教育过程的“四要素”理论,即构成思政教育过程的要素分为四个方面:教育者(主体)、受教育者(客体)、思政教育的内容和方法(介体)、社会环境及其所提供的教育支撑条件(环体)[7]。四个要素在思政教育工作中共同参与、互相作用,体现为以受教育者为客体的研究生各种思想矛盾的产生、发展和解决的过程。在思政教育工作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开展工作,需要深挖研究生思想矛盾产生的根源,通过教育者、受教育者、思政教育内容和形式、外部社会环境生态水平在思政教育工作中所承担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聚焦矛盾点。

(一)教育者主体对思政教育工作的态度

研究生思政教育者主要包括研究生导师、辅导员、思政课教师和思政相关工作人员。通常,教育者的理论水平能够达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要求,但教育者的思想认知和意识形态却是受自身人格、教育背景、生活环境、人际关系和工作性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在思政教育工作队伍中,有的教育者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思政教育的客观要求,主观上不能认同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只把思政教育作为普通工作对待,甚至脱离社会主义建设现实需要,误导研究生思想的健康成长。

研究生导师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是思政教育队伍的主要力量,更是进行立德树人教育的最直接教育者。但部分导师重科学研究、轻思政教育的观念一直存在,倾向于把科研能力培养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全部内容,从意识上忽视了“为谁培养人”这个导向性的问题。

(二)研究生客体对思政教育工作的理解

研究生都经历过系统的大学思政教育阶段,对思政教育目标、内容和方法也有更深入的思考,基本形成了一定程度的思想政治认知能力,但却又存在不同程度的认知能力差异。这种认知能力差异往往会导致研究生后期对思政教育工作的认识呈现两种相反的发展倾向,一种是顺应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导方向,另一种是偏离了思政教育工作的引导方向,甚至对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目的与意义产生质疑。

研究生具有较高的独立思考能力和是非辨别能力,对意识形态问题的理解有独到之处,思想更加活跃,视角更加广阔。但研究生的思想价值体系仍未最终形成,在接触复杂的周围环境和国际环境时,依然会对自己不稳定的正确思想价值观念形成冲击。厦门大学发生的“洁洁良”事件就是学术优秀研究生在思政教育认知方面发生负面极化的典型案例。

(三)思政教育的内容与方法(介体)

思政教育教学内容应是在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前提下,与时代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相统一,保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的发展相一致,既坚持社会主义不动摇,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当前研究生思政教育普遍存在实践内容刻板、理论课程内容设计空泛,与大学期间的思政教育内容重复率较高的问题。此外,部分高校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内容甚至在实践和理论教学上严重缩水,与研究生对关心时事政治的需求和提升自身辨识能力的需要相脱节。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思政教育媒介逐渐丰富,创新的教育方式迎合了新时代的发展和特征,更容易被研究生普遍接受。但方法创新带来的既是突破,也是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修正、不断规范。思政教育与新媒体的结合,不仅要克服新媒体自身存在的缺陷,还需有效解决二者融合中的水土不服现象。特别关注负面思想舆论的管控与引导,避免思政教育的效果偏离了预期的教育目标。

(四)社会环境对思政教育的影响(环体)

社会环境为研究生思政教育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精神因素和实践空间,对研究生思想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重要的影响作用。但社会环境对思政教育施加的影响具有随意性,既有正面的积极思想,也有负面的消极思想,缺乏有效引导会对思政教育的效果产生抵消影响,导致研究生在思想上和行动上产生一定困惑。

根据研究生的学习、生活轨迹,社会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的校园文化环境和外部的公共文化环境。校园文化环境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高校各相关部门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协同程度。高校各部门一旦在思政教育工作协同中出现“孤岛现象”,会割裂思政教育工作系统化,严重影响高校研究生的思政教育工作质量和效率。公共文化环境对研究生思想政治的影响主要取决于社会的公信力水平。当前,商业诚信、政务诚信、社会诚信等方面凸显的问题都会对研究生正确的思想和价值观形成产生直观的负面影响[8]。

三、推进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

研究生思政教育目前仍是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相对薄弱的环节[1]。特别是随着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思政教育模式和培养方式要面对不断变化的新情况、新要求。当前,高校重视程度不够,工作体制不健全,专职思政工作队伍不充足,条件保障不到位等问题一直制约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针对思政教育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高校必须要紧紧抓住立德树人这个核心,以“四要素”作为矛盾突破口,整合教育资源、梳理工作体制,推进高校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协同发展,才能从根本上有效提升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

(一)党政协同,全方位育人

高校党委要高度重视立德树人工作,将研究生思政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上,构建上下协同、形成全校合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始终坚定把握好“为谁培养人”的这个方向问题。首先,党委要领导和推动各行政部门统一思想、齐抓共管,把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同教学、科研、“双一流”建设等工作同部署、同推进、同落实、同监管,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制定长期规划。其次,坚持党委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统筹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政策制度保障建设和相关部门协同机制建设,推动全校资源参与到思政教育工作中。再次,切实承担好党办教育的主体责任,将拔尖人才培养与思政教育工作紧密结合,对教育质量层层把关、逐级监督落实,严肃追究思想政治工作开展不力的部门的政治责任。最后,将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纳入高校党建工作范畴,有效发挥导师的“双带头人”作用,尝试建立党建导师制,通过树立思政教育工作楷模,宣传思政教育先进事迹,塑造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的良好校园文化。

(二)教育主体协同,全员育人

从教育者角度看,研究生教育属于个性化教育,其中突出了研究生导师的重要角色,是与本专科等其它阶段的教育有显著区别的。教育主体协同就是思政教育工作人员与研究生导师、思想政治课教师等形成教育主体合力,达到全员育人的效果。首先,根据工作性质明晰职责分工。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第一责任人,担负着立德树人的首要职责,是决定研究生思政教育质量和水平的关键因素。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直接面对研究生的日常思想动态,具有监控和研判研究生思想动态变化的责任,是立德树人的中坚力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传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思想政治理论的主体,是研究生建立理想信念和思想认知的引导者,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其次,构建思政教育工作考核评价机制,把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指标纳入到研究生导师培养能力、思政教育工作人员绩效考核、思想政治课教师教学能力的考核评估体系中,运用激励和追责相结合的方式,让思政教育者在各自岗位上发挥最大合力。然后,高校要进一步发挥教育的主体功能,不断扩大主体范围,吸纳更多的专业教师和教职员工投身到思政教育队伍中来,逐步扩大全员育人的效果。

(三)师生协同,全程育人

研究生与导师是更加紧密的师生关系,他们不仅是学业方面的师生关系,也在思想和生活上保持着沟通和交流。因此,导师的思想观念、治学态度和处事原则在培养中会对研究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使研究生对导师的认同感比任何教师更加强烈。所以,研究生导师须有效把握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掌握研究生思想特点和发展需求,围绕学习、学术和学风等要素,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建立亲近、自然、健康的师生关系。

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导师要将智育与德育相结合,不断加强与研究生的沟通和指导,围绕立德、树人等内容把思政教育渗透到学术研究和科学实践中,培养研究生爱国敬业、求真务实、坚守学术、追求真理的优秀道德品质。任课教师要与导师一起深入研究生生活中,真心帮助学生、关怀学生,认真履行教书育人使命,激活研究生内生动力,用研究生容易认同和接受的方式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四)教育与教学协同,德育培养优先

研究生培养重点不仅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科研能力的提升,还应把立德树人摆在教育教学的首要位置上。知识可以通过外部“灌输”的方式获得,这是高校教学所产生的最直接效果,但价值观的建立需要在受教育者与教育者间形成思想共鸣和价值认同,不同于知识积累,是“灌输”和“启发”的结合。研究生的培养方案中课堂教学内容相对减少,更加注重理论创新的培养,启发性的教育和教学方式就显得格外重要。因此,将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和知识传授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把德育摆在研究生培养的首要位置上,是符合服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培养要求的。第一,定位德育为先的研究生培养目标。高校要扭转教师对课程教学仅是完成专业理论知识传授和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意识,使教师充分意识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到课程教学中的必要性。高校在进行研究生培养目标、教学大纲、教学计划等修订工作时,要明确课程教学中的德育培养目标,将课堂教学与德育工作深度融合,让德育渗透到课堂教学的所有环节中。第二,坚持以人为本的研究生教育教学形式。注重思政教育与课堂教学的高度融合,使内容和形式要符合当前形势下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和实际需求。用教师高水平的教学能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染研究生,使研究生对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且产生热烈的情感,润物细无声地完成研究生立德树人任务。

(五)思政课与专业课协同,统一育人目标

习近平强调,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其作用不可替代。办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9]。现代课程与教学论研究表明,虽然不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不同,但高校的任何课程都蕴含着思政教育的资源和价值[10]。因此,在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高校要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导,协同各类课程充分发挥育人功能,统一思想育人目标,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首先,有效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教学效果。要以党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厚植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文化土壤,弘扬社会主旋律,传递社会正能量,直面错误观点和思潮,夯实研究生的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其次,要深入挖掘各门课程中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通过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将立德树人价值理念融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体系中,有效发挥课堂教学在思政教育工作中的重要阵地作用。最后,丰富课程中的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让课程中的思政教育内容生动有趣、深入具体,寓价值观引导于研究生的教学与科研中,用透彻的理论分析回应研究生,用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研究生,把道理讲明白、讲清楚。

(六)传统与创新模式协同,贯通育人渠道

伴随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与研究生的生活、学习、科研联系更加紧密,在较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研究生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走向,是开展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必须重视的新阵地。要加大对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论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的研究力度,将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传统优势与新媒体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在不断巩固传统思政教育阵地优势的基础上,牢牢把握住网络思政教育阵地的主动权和话语权。第一,思想政治工作者要树立互联网思维,主动创新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方法,在既能准确掌握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又能有效把握网络教育规律的前提下开拓研究生的网络思政教育工作新模式。第二,不断壮大专业化网络思政教育工作队伍,有效发挥“互联网+”模式下的新媒体优势,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提升思政教育话语能力,以研究生乐于接受的形式提升思政教育的渗透力和感染力。第三,加强网络舆论管控能力,用系统化的传统思政教育体系完善网络思政教育碎片化、点阵式的缺陷。借助大数据平台对研究生思想动态进行实时分析和动态把控,努力开辟适合不同学科、方向研究生的多元化、多形式的思政教育栏目,形成正面引导、侧面启发、全程渐进培养的网络思政教育体系。

(七)校园与社会协同,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优势

把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大课堂结合起来,将红色教育基地、革命历史博物馆等红色基因传承和社会主义“四个自信”融入到研究生思政教育工作中。在理论学习和科研工作之外,有效发挥团建和第二课堂作用,结合社会教育资源促进德育文化和服务实践相结合,让研究生的思政教育效果在文化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得到历练和体现。第一,加强研究生群体建设仍是共青团队伍建设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认真落实习近平“重视和加强第二课堂建设”要求,不断丰富第二课堂中的德育内容,让团中央、教育部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研究生的综合考核中得以充分体现。第二,加强研究生社团工作的思想指导,配备专业的指导教师,将立德树人要求有效融入到社团工作理念中,切实保障各级学生组织规范、有序、健康发展,有效发挥社团组织潜在的思政教育隐性导向作用。第三,通过研究生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写作,鼓励研究生积极深入社会基层调研实践,引导研究生在扎根实践研究的同时增强社会责任感,立鸿鹄志,做奋斗者,不断提升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猜你喜欢
立德研究生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教育“内卷”如何破解?——教育工作者谈立德树人
围绕六个“下功夫”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蔡智及其研究生作品选登
他们用“五招”育人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