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培养高中学生的生物自学能力

2020-01-20 10:32王爱民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20年21期
关键词:自学能力高中生物

王爱民

【内容摘要】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学习能力才能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才能保持学习动力。但是由于长期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加之受到高考压力的影响,使得一些教师并没有认识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因此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就要从更新教育思想入手,做好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工作,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关键词】高中  生物  自学能力

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就要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出发,为学生适应未来竞争压力与新环境等奠定基础。只有采取适合的教育方法,才能让学生认识到自主学习的意义所在,才能让学生主动对知识进行探究,保持学习积极性。

一、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学习理念

在传统生物教学中,一些教师占据主体地位,大量向学生讲述生物知识,学生因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所以逐渐养成习惯依赖教师讲述的习惯,造成学生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并未掌握自学能力。因此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就要从锻炼学生自觉性出发,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为基础,找准教育方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所以教师需要及时更新自身教育理念,明确教育重点与未来目标,明确展现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在找准教育重点的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只有主动对传统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才能制定出适合的教育目标,才能让学生在选择目标,进行自我监督与管理的基础上严格要求自己,保持学习积极性。在教育改革背景下,教师就要从生物教学特色出发,在掌握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做好自主学习活动设计与安排工作,同时还要找准自身定位,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突出学生主体性,以学生引导者的身份帮助学生学习,让学生认识到主动学习生物知识的意义所在,从而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①。

二、培养学生自学阅读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自学阅读能力才能主动获取更多的知识,才能实现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与分析。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知识点主要集中在文本叙述中,而目前阅读文本主要以预习、课中、复习与课外阅读四种为主。阅读作为学生学习的基础所在,不论采取了哪一种阅读方法,都是学生自学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能力的提升。因此教师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适合的指导方法,提高学生自学效果。第一,在预习阅读中其实就是学生在正式学习新课以前的自我学习,如同运动前的热身一般。学生通过预习阅读能够为后续的新课学习奠定基础。所以为了提升预习阅读效果,教師要及时给学生提供提纲,在保证目标准确与针对性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全面思考,确保学生能够掌握问题答案,提出自己的问题。如在讲述“伴性遗传”这一内容时,就可以向学生提出问题:伴性遗传的概念是什么?写出正常人的色觉基因型、写出男女色盲的基因型?写出女性携带者的基因型?一些学生通过预习能够找出问题的答案,如果在预习中存在疑问,也可以在教师讲述时轻松解决问题。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制作阅读提纲,在保证提纲操作性的基础上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确保教学的合理性。第二,在课中阅读中就要从教学过程出发,在讲述知识时教师也要结合教学进度与具体内容,向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要求学生结合问题进行阅读,只有掌握重点内容才能确保阅读的深入性,才能借助对比、分析等方法来实现对内容的类比,从而掌握知识的实质与内涵,构建出完善的知识结构。第三,复习作为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就要从全部内容出发,做好系统的归纳与总结工作,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化的掌握知识,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第四,在课外阅读中就要从学习内容出发,做好阅读延伸工作。由于一些知识点内容完整性不足,加之主要以节选为主,所以为了延伸学生的知识层次,就要做好课下阅读培养工作。教师需要结合自身优势,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收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读物等,让学生在阅读与理解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使用课外书等能够及时对生物知识进行补充,学生也可以在阅读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在精读与细读中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②。

三、保证教学的灵活性

当学生对生物知识产生出学习兴趣后,也就可以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探究,保持学习积极性。因此在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时教师就要坚持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找准教育重点,确保教学的灵活性,录用实验等内容来吸引学生,让学生产生出探索欲望,实现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目标。所以在生物教学中教师就要找准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的联系点,并利用这些知识给学生布置灵活性较强的作业,为学生自主学习奠定基础。如在讲述遗传知识内容时,教师就可以从家庭病史调研活动出发,要求学生进行实践调查,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研究,得出遗传规律设想,并利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自主研究,最后借助实验等方式进行验证,完成书面作业。由于这一内容与学生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产生出探索欲望,逐渐养成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学习中掌握自主学习方法,将所掌握的生物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教师在布置完实践活动以后还要及时指导学生,确保学生探究方向的准确性,这样才能让学生在探索知识中逐渐理解与掌握知识,从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提高学习效果。

四、借助网络技术锻炼学生自学能力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大多数高中生已经掌握了使用网络技术的方法,并具备了使用网络收集信息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这一特点,借助网络技术为学生提供学习机会。加之网络中有着丰富的信息资源,能够充实生物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因此教师就要做好指导工作,避免学生出现注意力转移等问题,而是要从培养学生自控能力出发,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发挥网络技术优势。如在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网络自学模拟训练,针对自控能力不足的学生要做好重点训练工作,帮助学生摆脱在学习中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掌握自学方法,熟练使用学习网站,获取所需要的生物知识③。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在高中生物教学中不仅要做好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培养工作,同时也要做好教育创新,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由于日常生活与生物知识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想要解决问题就要从启发学生思维出发,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如在讲述生物链知识时,就可以在课下提出生物知识与水现象想通的问题,确保学生能够在不断思考与探究中解决问题,如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人、动物、植物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等,然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收集相关知识,对问题进行思考与分析。在下一节上课时就可以利用几分钟时间要求学生对问题进行解答,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收集到的信息与素材。通过采取有效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自主学习方法,保持学习积极性。此外,教师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自学习惯,在掌握自主学习方法的基础上主动对知识点进行探究。所以在教学中就要发挥指导作用,利用问题培养学生思考能力,让学生掌握自学技巧与方法,从而真正理解生物知识④。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就要清楚认识到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性,采取适合的教学方法,关注这一阶段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教育计划,让学生主动进行自主探究,主动对问题进行思考,养成自学习惯,保持学习动力。

【注释】

① 孙洪君.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 生物技术世界,2013(06):128-128.

② 刘志平.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 文存阅刊,2017(09):12-13.

③ 何姣. 高中生物课堂教学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探讨[J]. 读写算:教师版,2017(45):41-41.

④ 吴娟娟. 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J]. 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6(33):4-4.

(作者单位:江苏省新沂市瓦窑中学)

猜你喜欢
自学能力高中生物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第12话 完美生物
浅析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探究初中语文活动课
初中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