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爱而起,有法可依

2020-01-21 09:39郭思雨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情习作教学模式

郭思雨

作为小学语文教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习作一直是教师教学的重点、学生学习的难点。本文从现阶段学生的基本学情出发,从教师如何激发小学生的习作兴趣、教授小学生习作知识两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处于小学阶段的孩子爱习作,会写作。

一、爱是基础:培养兴趣是习作教学的第一步

兴趣是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比教学习作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对习作产生浓厚的兴趣。

1.学生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处于小学不同阶段的学生更愿意写些什么,更喜欢上什么样的习作课?教师弄明白了学生对于这两个问题的想法,相信一定能让习作课堂变得积极有效,学生的习作表达也会自然而然地流露出真情实感。

2.先写后教的教学模式。传统习作教学模式下成长的孩子,有的下笔如飞,有的一字一顿。先写后教的教学模式可以让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情,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开展习作教学,也让学生有了自己动脑、自主创作的过程,也更能理解和掌握相应的习作技巧。

3.让学生不拘泥于形式,勇于尝试新鲜的文体。让学生从不同的形式上感受汉语的美,明白汉语的价值,提高对习作的兴趣,也是很好的尝试。

在课堂习题中遇到沙白的小诗《秋》,在讲解结束后,我便让学生以《春》为题自己作诗。他们诧异却觉得新奇,一边翻着书本找灵感一边讨论,七嘴八舌,好不热闹!这第一首属于他们自己的诗就成形了。

十三班全体学生

草地上

开着红花一朵,

如一张笑脸

上面扬起春天。

后来,笔者为他们举办了“四季诗会”,听他们读自己的第一首诗。其中,有两名学生的小诗成功发表。

魏圣承

小河上

擎着荷叶一片,

如一個小船

上面躺着夏天。

宋悦然

枝丫上

绽着梨花一朵,

如一片雪花

上面舞着冬天。

我们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天生的诗人,他们有着活泼的语言表达,更拥有不被世俗磨灭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感知力!

二、方法为支柱

“有话可说,有法可依”是我们习作课堂最期待的结果。可现实中,小学生在面对习作时,经常绞尽脑汁也憋不出规定的几百字。其原因并不仅是我们一直说的学生缺乏生活、缺少积累的缘故。“无话可说,无法可依”的背后,隐含着如下三个原因。

第一,学生确实没有什么内容可写,平时的积累不够。第二,学生平日有积累,但是在面对习作的时候不能唤醒自己所积累的知识。第三,学生有相关的积累,但是无法合理地组织自己的语言。

要想改善上述的问题,可以从三处着手,帮助学生积累习作知识。

1.教会学生开发写作素材。李海玲教授认为:写作教学最大的问题在于没有知识,且没有达到选择知识这一阶段。当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时候,只单纯地建议学生多读、多积累是不能获得及时的帮助的。学生看不到进步,也就失去了信心和兴趣。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在习作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

比如,在执教《国宝大熊猫》这篇习作时,我先让学生结合书中现有的表格自主查找、收集资料,并邀请同学分享。同学们在听和说的过程中了解了大熊猫的习性、历史故事、生长环境、珍贵性和政治性等书上没有的知识点。

2.教会学生运用图表和提纲理清思路。中低年级的孩子,他们很难用自己的语言,详细地、有逻辑地将看到的事情、想到的画面描述出来,常常会语言不畅,表达不清。教师可以让学生运用图表和提纲的方式来理清思路。

例如,在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时,可以引导学生运用思维导图,将实验的准备、步骤、结果展示出来,这样就能比较容易地将实验的过程写清楚了。

3.教会学生不断修改自己的文章。修改作文是习作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指导学生学习习作的方式。

为了让习作修改更加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习作至少要三改。第一改是自己改。可用扩句、联想等方式丰富自己的文章内容和语言表达。第二改是教师改。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情,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用来解决普遍遇到的问题,而对个人习作的修改,不需要面面俱到,只需要针对最急需改进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深度分析。最后,学生要在教师修改之后,再独立地完成对自己习作的修改。这样才能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不断改进。

总而言之,爱是习作的基础,法是习作的支柱。当学生面对习作是由爱而起,能有法可依时,便能感受到习作带来的快乐和价值。

作者简介: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实验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学情习作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例说依据学情开展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一精三多”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导航杯”实践教学模式的做法与成效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