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原动力 为儿童写作赋能

2020-01-21 09:39祝青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鸡蛋习作文本

祝青

四年级的孩子虽已初步掌握习作的基本方法,但是内容相似度较高,表达平铺直叙。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为学生打开生活那扇门,激发学生表达的兴趣,帮助他们寻获习作的方法,极为重要。

一、立足教材单元的语文要素,让儿童体悟文本语言内涵的同时,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增强自主表达的信心

部编教材体系明确,每个单元都有语文要素的归总,给教与学指引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在习作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指导学生理解单元主题内涵的同时,自主掌握谋篇布局的方法,积极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语文要素要求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边读边想象画面,感受自然之美。教学时教师就要紧扣“想象”的阅读方法展开,让学生在阅读的时候能够做到将文字转化成画面。学生掌握了“想象”进行阅读,必然反哺于写作。

特级教师何捷老师曾说:“写作教学中,学情成了先于教学设计、高于教学策略、优于教学技法的核心研究内容。”习作一是要求推荐一个好地方,学生作前交流时,竟误以为是写游记。我了解学生习作的思维误区后,出示以下两个要求。

1.推荐就是自己是导游,带着一帮游客或者为这个地方做做广告,激发更多的人游览的兴趣。

2.在写之前,要思考清楚,这个地方景色的最大特点是什么,能不能找到可以概括的关键词,随后围绕关键词展开想象,进行具体描述。

学生结合这两点要求进行构思,表达更顺畅,更注重突出特点。作后交流时,同伴、老师的肯定与夸赞,大大增强了他们习作表达的自信心。

二、通过单篇文本的教学,指导学生在主动观察的基础之上,感悟、体会自主表达的乐趣

有一次,课堂习作练笔的主题是:“觀察家人炒菜、擦玻璃或者做其他家务的过程,用一段话把这个过程写下来,注意用上表示动作的词语。”

学生们都不约而同地频繁运用表示先后顺序的连接词,让文章的节奏变得十分缓慢,同时生硬的描述,让这段原本可以呈现画面感的文字,成了一篇表述详细,但索然无味的说明书。

如:“开始炒菜了,爸爸先在锅里倒上油,再用筷子试温,等油热了以后,把鸡蛋倒入锅里翻炒,接着把韭菜放在锅里,和鸡蛋一起炒,等鸡蛋和韭菜炒熟了,撒上盐再来点儿味精。”《麻雀》一课,有许多连续性动作描写的语句,体现出人物心理与情绪的变化,给学生写作提供了很好的范本。我尝试让学生在回顾文本内容的基础上,用一连串连贯的动词去呈现人物在此过程中的动态。

学生进行了修改:“开始炒菜了,爸爸熟练地往锅里倒上油,片刻,拿筷适温,待油烧热后,倒入鸡蛋翻炒。此时,鸡蛋在油火的滋润下,已经呈现金黄色。‘刚刚好!爸爸边说边倒入韭菜,继续上下翻炒……”

两段文字对比,后者的节奏感更强些。于是,学生的习作修改,方向更明确。

三、通过相同文本的对比阅读,找到同一类型文本创作的方法,体会不同表达角度表述的精彩

法布尔在《蟋蟀的住宅》中用感性的语言生动描述了蟋蟀的住宅特点。文末习题中出示了一段麦加文描写蟋蟀的片段,这是一组纯说明性的文字,表述方法及特点与法布尔的文章有明显不同。我引导学生进行比较性阅读,找出不同并说说这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分别存在的优势,从而为接下来《习作3》的学习与思考奠定了理解的基础。

四、通过整本书教学,指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分析文本的方法,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妙,体会自主表达的魅力

在读《中国神话故事》这本书时,学生们自主提炼出写故事的要点:中心明确,详写内容凸显主题。四上习作4的题目是《我和( )过一天》。在前期阅读的基础上,学生对神话人物有一定的了解,编写的故事大都能凸显主要人物,主题鲜明。如:“只见他趁我不注意,取出如意金箍棒,腾云驾雾飞到半空中,使出了翻天倒海的功夫,对着河面一阵乱搅。顿时,水花四溅,鱼儿惊慌得四处奔逃,魂飞魄散。”童言童语,但写出了学生心中的故事,极具观赏性。

五、通过多元化、多样化的展示方式,激发学生自主表达的兴趣,增强习作的成就感

生活中趣味横生,在群体互动中,学生鲜活的语言更是源源不断,教师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展示、表演活动,如:诗文创作、故事创编、演讲稿撰写、绘本画创作……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演中展现自我,在群体内自主体会表达交流的乐趣,感受文字创作的丰富多彩。

作者简介:江苏省扬州市梅岭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鸡蛋习作文本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认识鸡和鸡蛋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