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背诵进行到底

2020-01-21 09:39姜玉花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背书竞赛师生

姜玉花

作家写文章,从用字遣词到造句成章,都经过斟酌。对这些好文章,若加强背诵,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背诵的要求,背诵有利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当前小学生背诵现状与分析

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对于背诵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主要表现为:一是重感悟,轻背诵。课文中的语言简单读几遍之后,在学生的心中如過眼烟云,怎么谈得上积累?二是流于形式。或者让学生课后练习背诵,或者在课堂上挤出两三分钟象征性地演练一下,长此以往,背诵课文就会成为学生的负担,结果导致学生对背诵失去兴趣。为此教师应在课堂上加强背诵指导,务必扎实背诵环节,将背诵进行到底!

二、激发背诵的兴趣

指导学生背诵,首先要激发兴趣。为减缓乃至消除持续背诵所带来的枯燥与单调,疲劳与乏味,教师可以适时开展各种背诵表演和比赛。可以采取学生对着背诵、领着背诵、开火车背诵等丰富多彩的背诵方式,让学生品尝背诵的乐趣以及切身体验背诵的成果。其次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只有建立在理解基础上的背诵,学生才能花时少,效果好。

三、加强背诵的指导

(一)师生协作式

1.提纲式。提纲式的板书提示是一种直观的简化的表达方式,在背诵中起着“支撑点”的作用。因为这些精练的蕴含丰富信息的词句,依靠它们可以将课文内容有机串联起来,借助简明的板书使背诵的内容自然而然地在大脑里复活。

2.示范式。小学生最喜欢模仿,老师就应该以身作则,带头第一个背诵,在潜移默化中增强学生背诵的积极性。晨读时,教师也可以和学生一起读、背课文。在师生一起读书、一起背书的氛围中,让学生品尝背诵的乐趣,感受背诵的意义。教师还要深入到学生之中进行背诵指导,还可以及时发现背诵课文的佼佼者,并让这些佼佼者在全班同学面前示范背诵,增加其他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背诵信心。

3.引读式。对于结构清楚的段落,如总分结构、并列结构等,用引读法进行背诵训练可谓得心应手,效果显而易见。师生交替引读,进而合上书本引背,如同音乐课上的领唱、轮唱,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兴趣盎然,不觉背书之苦,相反背得其乐融融。

4.背听式。对于篇幅较长的文章,可采用讲故事型的背听式,把“自己背”与“听人背”结合起来,交叉进行。可先让一学生试背,另一生凝神静听,回忆印证,及时提出背诵错误的地方,而后交替互换。这样对比背诵,互帮互助,既提高背诵的积极性,又获得良好的背诵效果,更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学生还可以利用休息、做家务的时候播放课文背诵的录音,这样既陶冶了情操,又强化了记忆,从而达到背诵的目的。

5.情境式。情境式的背诵可使学生“耳闻其声,目观其形,心通其义”。用多媒体播放与课文内容相吻合的录像,仿佛置身于其中。这种方法可以化静态的语言文字为动态的画面,变抽象的语言文字为直观的形象,逐步提高学生自能入境、自能成诵的能力。

6.竞赛式。小学生争强好胜,喜欢表现自己。课堂上应创设背诵竞赛氛围,建立背诵机制,评比“背书大王”“背诵先进小组”,激励学生参与背诵。学生在竞赛时群情激奋,满怀信心,他们会以最短的时间有效地完成背诵任务。在背诵竞赛中,既保持了学生背诵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背诵的竞争意识。

(二)学生独立式

1.朗读式。朗读是对语言材料强化记忆的重要手段,经常反复地朗读,有利于背诵。可引导学生使用形式多样的朗读,如指名读、分小组读、分角色读、男女生轮读、开火车读、齐读等。多种朗读形式的综合运用,能调节学生情绪,保持学生朗读的激情,最终自读成诵。

2.默练式。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在抄写的时候,更要全神贯注,这样印象深刻,能加强记忆效果。可让学生理清思路而后逐字逐句抄写,边抄边记忆,抄后再读,便易于背诵。

3.电影式。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也提醒我们要及时复习。可引导学生对背诵内容时常加以复习,如利用课余、睡前的点滴时间,静心地回忆,尤其是对当天背诵的内容像放电影似的一一回顾,寻找自己背诵的薄弱环节,及时“补差”。若每日坚持20分钟,便能融会贯通,久而不忘。

背诵方法因文而异,无论哪种方法的背诵,都要集中于背诵的内容上,这样才记得快,记得牢。持之以恒的背诵使学生关注遣词造句,揣摩并熟记,语言的积累落到实处。久而久之,写作水平也逐步提高。

作者简介: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吴塘实验学校小学部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背书竞赛师生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背书是写作的基本功
背书
我看竞赛
背书
麻辣师生
背书连续性若干问题探析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
成功的师生沟通须做到“三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