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为心声,读为心语

2020-01-21 09:39金莉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年段言语助力

金莉

随着教师对朗读教学研究的深入,朗读对小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重要性和不足也愈发受到关注。如何针对以往小学语文朗读教学的不足入手予以优化,从而突出朗读对小学低年段学生言语能力的积极作用,就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学环节迫在眉睫需要解决的问题。由此,针对这一问题,结合以往的小学语文教学经验,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升朗读对学生言语发展的助力,从而实现预期的教育目标。

一、设计合理,整合教育内容

通过对小学部编版语文教材内容的研究可以发现,这一版本的语文教材内容涉猎十分的广泛,不仅囊括了浅显易懂的儿歌、童谣,同时也涉及了能够夯实学生文学素养的诗歌和古文。所以,在针对低年段学生的朗读助力学生言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紧握这一阶段学生和教材内容的特性,为学生选择、设计多类型的朗读内容,激发学生参与朗读的兴趣,同时切实、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言语水平。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姓氏歌》《小青蛙》《猜字谜》等课程的开展环节,通过拍手打节奏、前后分读、师生对读等形式感受不同类型文本的特点,以读带学,训练语感。通过不同类型的内容开展提升学生参与朗讀的兴趣,进而实现预期培养学生言语能力的目标。与此同时,在原有教材课程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着眼于由学生自主收集其感兴趣的朗读内容,以此拓展同类型的课外朗读内容,同时丰富学生朗读的知识面,实现朗读助力学生言语发展的目标。

二、组织多样,改善教学模式

在以往的小学语文教育思维中,很多教师对朗读教学存在一定的认知误区,认为只要将文章读出来就算是朗读。笔者认为这一认知是十分片面的,尤其是在新时代语文教育的背景下,朗读不仅仅是一种机械性的阅读,朗读更是一种极富创造性和自主性的活动。所以,在未来朗读助力小学低年段学生言语发展的过程中,教师也应将多样化的朗读模式渗透到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去,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下,帮助学生了解朗读的真正内涵,同时实现对学生言语水平的培养。比如,在进行部编版小学语文《动物王国开大会》课程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根据这一课程内容的特征,组织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小游戏的方式参与这一课程的朗读过程,让学生通过对这一课程中不同动物的“角色扮演”的方式提升其自身的言语能力,实现朗读助力低年段学生言语发展的目标。在课堂开展朗读助力的同时,教师还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与到学生言语能力的提升中来,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进行“亲子朗读”,实现朗读对学生言语发展的助力目标。

三、夯实朗读,提升言语技巧

结合以往的研究,笔者认为在未来的朗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朗读的技巧传递给学生,以此提升预期朗读的效果。比如,在进行《要下雨了》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了解文章所阐述的主旨的基础上开展后续朗读,规避在以往学生朗读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乱读、瞎读问题,提升朗读对后续小学低段年级学生言语水平的积极影响。与此同时,除却日常的课程开展过程,还可以进行课外阅读的朗读训练,例如在《红马的故事》课程开展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举办“朗读小竞赛”的方式,锻炼学生对于课文的朗读理解,组织学生对同一篇文章进行不同的演绎、研究,同时为学生提供展现其对文章思考成果的平台,以此提升学生参与朗读学习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思考、讨论中积累朗读的技巧和方法,实现言语能力水平的发展。

综上所述,随着朗读教学在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所受重视程度的攀升,结合小学生的心理、能力水平开展针对性的朗读教学,已然成为现阶段小学语文教育过程中发展学生言语水平的核心所在。由此,在未来的小学语文教学环节,教师就可以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实现朗读教学对学生言语能力发展的助力效果,以此实现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提升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帮助学生更好地成长。

作者简介: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鹿苑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年段言语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言语思维在前,言语品质在后
吕魁:难以用言语表述的特定感受
对农村小学高年段读写结合教学的思考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农村低年段童话体写话教学探究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同课异构,探寻不同年段文言知识序列——“语文知识”内在序列探索之“年段知识的衔接”研讨专题
关于冬天
关于言语行为的现象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