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课外阅读,培养核心素养

2020-01-21 09:39曹士娟
语文世界(教师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游记课外阅读核心

曹士娟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的焦点,也是当前各学科教学的重要内容。语文核心素养不仅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还包括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阅读可以在语文核心素养培养中做到“面面俱到”,所以在课堂阅读时间有限的情况下,许多教师都主张借助课外阅读来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那么,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根据学生情况,为学生推荐合适的读物

小学生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在思想、性格、人格方面有着较强的可塑性。课外阅读,在宽度和灵活性方面,比课堂阅读更有优势。许多小学生虽然对课堂阅读教学不感兴趣,但是对课外阅读都不排斥。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接受能力、语文基础和兴趣爱好,为他们推荐合适的课外读物,确保小学生能通过课外阅读有所收获。

低年级小学生的语言知识积累相对不足,阅读能力也较弱,所以针对低年级小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推荐一些绘本、童话、故事书,以减少学生阅读理解的难度,确保学生不会因为课外阅读而增加心理负担。中年级的小学生情绪变化较大,许多人还容易冲动,他们渴望独立但还无法摆脱对师长的依赖。为了培养中年级小学生的自控力,塑造他们的性格,教师可以给他们推荐《昆虫记》《无尽的追问》《顽皮捣蛋鬼》《木偶奇遇记》等读物,让学生认识到自律、专注和坚持的重要。高年级的小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和评价能力,他们对理想人生也有了一定的追求,许多学生也希望自己能通过阅读变得更加理性、智慧。因此,针对高年级小学生,教师可以为他们推荐一些科学、哲学书籍和名著,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上下五千年》《小王子》《十万个为什么》等等。这样学生可以通过阅读开阔视野,增长智慧和见识。如此这般,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他们推荐合适的读物,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

二、制定阅读计划,引导学生增加阅读积累

真正的阅读是一项集思考、阅读和创新于一体的活动。许多学生都喜爱阅读,但是,许多人在课外阅读、整本书阅读过程中,都会半途而废,浅尝辄止。导致他们无法深度阅读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周密、科学的阅读计划。所以,教师要引导和帮助学生制定科学的阅读计划,使学生按照计划去开展课外阅读,积累更多的知识和经验。

在制定课外阅读计划时,教师要关注以下几点。首先,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思考和讨论自己最近一段时间或者今年打算读什么书,读多少书,每天计划读的页数,想要取得的阅读成果。其次,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课外阅读计划,在阅读计划中将阅读书目、阅读周期、阅读要求(阅读量、笔记)、阅读方法等考虑进去,结合语文教学内容和教师教学计划,对自己的阅读计划做出调整,确定切实可行的阅读步骤和措施,为有目的的阅读做好铺垫。然后,以读报为切入口,让学生利用饭前饭后等一切可用的时间去读书看报,通过读报获取大量的知识和信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开启心智,提高信息识别、筛选和阅读能力,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学生有了阅读的欲望和想法后,教师可以再让学生进行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只要学生养成了阅读、积累的习惯,他们的语言建构与运用素养自然而然会有所提高。

三、指导阅读方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小学阶段是学生思想启蒙、思维起步的阶段。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是新时期小学教育大纲的要求。思维品质是逻辑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的集中体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指引,着重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关于课外阅读,教师要立足于课堂阅读教学,做好阅读指导,向学生传授课外阅读的方法,让学生掌握阅读技巧,并将阅读技巧运用到课外阅读实践中去,直至学生在教师引导下通过自己的努力打开阅讀的大门,体会到阅读的乐趣。

如在学习《记金华的双龙洞》这篇游记时,教师可以结合课文讲述游记的阅读技巧。先根据题目辨识文体,略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如从“记”可知,这是一篇游记类散文。游记与抒情散文有着明显的不同,抒情散文有了触媒就会抒发情感,但是游记描写的景观都会有与此关联的人文景观与之相对应。然后,从作者的视角理清游览顺序和文章的条理。这一点,我们可以将之简称为“理游踪,明确结构”。如这篇文章是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沿着纵式结构展开的。再次,抓住景物特点探讨文本的表达方式,看作者在写景时,采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比拟、详略得当、情景交融)。如作者描写的景致经常会随着步伐、目光移动而转变,但是景与景之间的衔接自然和谐,全篇也因此而具有了浑然一体的层次感。在此基础上,结合有关资料深化认识。如作者写游记,不单单是旅游记录,而是在其中融入了审美理想和情趣,教师要让学生结合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揣摩作者的情感,用心体会其中蕴含的一切。

四、开展阅读活动,培养审美与创造力

在语文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去探究、实践,促使学生将掌握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使知识转化为能力。因此,在课外阅读中,教师要带领或者引导学生广泛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

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爱玩爱闹,他们对阅读的感悟,很大程度建立在直接体验上。因此,教师可以经常将低年级的小学生组织起来,让他们以小组为单位,选择自己喜爱的绘本,将之改编成短剧、情景剧或者话剧,进行戏剧表演。借助戏剧表演的机会让学生去撰写台词,准备道具,布置场景,筛选音乐,进行沟通,使学生有展示自己、思想碰撞的机会,让学生感受阅读的乐趣。高年级的小学生好胜心较强,教师可以定时让学生开展“我爱读书”汇报活动,或者开展读书笔记展示活动、读书交流活动、阅读比赛,让学生在活动中展示阅读成果,展现个性和才华,并给予学生以肯定和鼓励,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又如,在故事阅读中,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分级指导,并开展综合性的读写训练。让基础一般的学生在故事阅读中发现、积累更多的字词句知识,品味故事的情感,简写故事。让能力较好的学生去改编故事,续写故事,或者为故事安排一个美满的结局。这样将阅读与写作结合起来,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培养学生的鉴赏、理解和创新能力,还可以强化阅读的成效,让学生扬长避短,共同进步。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管理中,教师要重视课外阅读,根据语文课程纲要要求,积极探索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的方法,并通过课外阅读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以滋养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学生健康全面发展打好基础。

作者简介: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吴林街道坝子小学语文教师。

猜你喜欢
游记课外阅读核心
我是如何拍摄天和核心舱的
近观天和核心舱
你好!我是“天和”核心舱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让阅读像呼吸一样自然——课外阅读探究心得
核心价值观 要害在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