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的策略探究

2020-01-28 13:57祝赟
教学研究与管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祝赟

摘 要: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是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是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的有机结合。目前数学教学实践中已经做到教学计划生活化、课堂内容生活化、教学语言生活化,但还存在理念理解偏差、过分重视应试、缺乏思考提升等问题。未来要以注重有机融合为基础,确立教学思想;以注重以人为本为核心,充分了解学生;以注重双向互动为手段,更新教学方法;以注重生活体验为延伸,促进家校合作,使得知识的获取变得更为牢固。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

当前,数学教学回归生活成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小学生年龄较小,经验较为缺乏,其数学知识的获取多从其对日常生活中具体事物的感触、体会抽象而来,从而形成概念。本文拟从内涵与外延、实践与反思、策略与展望几个维度分析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一、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内涵与外延

(一)内涵: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数学来自于生活,在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中,搭好数学与生活之间的“桥梁”,让学生在學会知识的同时将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既是数学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又是让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落脚点。因此,教学要从学生现有的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论联系实践并应用于实践,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不仅实现生活与数学相互作用的闭环效应,更实现生活经验——数学知识——生活实践的螺旋式上升。

(二)外延:数学生活化和生活数学化的有机结合

1. 教:数学生活化

数学教学是教师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基础上,应用各种策略帮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形成数学思维、获得数学素养的过程。教学过程应贯穿“数学生活化”的思维理念,努力挖掘出课程中与生活联系紧密的元素,侧重引导学生将具象的生活实践上升为抽象的数学知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水平,结合学生生活环境、文化背景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和整理,将教材内容还原成学生熟悉的生活问题,从中提出有待学习的数学问题,让学生通过常识、经验等实例来理解数学,使学生学会从日常实践中提炼出数学知识,并将所学的数学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2. 学:生活数学化

学生获得数学知识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实践和现有的认知发展水平构建和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的过程。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积累和主动学习的能力相对比较欠缺,从学生熟悉的场景出发,可以降低学习和理解的难度,激发学习的动力,帮助学生更快、更好地接受和掌握新知识。只有让学生在生活具象中挖掘、理解、思考、探索、欣赏隐藏于其中的数学,用所学的数学内容应用于实际生活,学生学习起来才有内在动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与反思

(一)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三化”实践

1. 教学计划生活化

教师从小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心理特征出发,把现实生活作为范本,制定详细的、符合学生实际的、可操作性强的教学计划,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开始学习,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原动力,使数学变得更有活力和张力。同时,加强“私人订制”,全面掌握学生的知识点吸引情况、家庭情况、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一人一策,制定个别化教学计划,对症下药进行教学。

2. 课堂内容生活化

当前的数学教学一般采用统一的版本,如全国大部分地区使用人教版教材。而我国地大物博,地域风情、民俗生活等差异较大,教材在制定过程中难免因为种种因素,无法契合当地实际并实现因地制宜,亟须教师利用教材又跳出固有模式和框架,创造性地利用和开发教材资源,使之更生活化。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根据当地风土人情、地理特点、学生的生活经验等,灵活处理运用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优化组合。

3. 教学语言生活化

相同的课堂内容采用同课异构的模式,不同教师根据自身不同的特点进行教学,学生理解的程度也会有所差异。将抽象化的数学让学生形象地去理解,需要教师将教学语言生活化,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接受和掌握。教师充分分析小学生的特点,在不随意歪曲知识点的前提下,对教学语言进行再创造,使其简洁明了、容易理解,打通数学与生活的无形屏障。

(二)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反思

虽然数学教学生活化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经验,但还是存在不少不足,亟须教师多加思索。

1. 理念理解偏差,生活与数学机械结合

理念是教学的纲领,指导着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部分教师对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理解出现了偏差,有的教师只能做到运用教材中的素材进行讲授,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看似应用了具体情境,实则忽略了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况。有的教师把所有数学问题生活化,没有将抽象的知识提炼出来,让数学知识回归本质而流于形式,甚至杜撰不切实际的生活情境。还有的教师一味追求趣味性,追求激发学生在课堂上的活跃度,为了生活化而生活化,弱化了教学重点,浪费了大量的教学时间。

2. 过分重视应试,数学没有应用于生活

教师囿于教学考核和成绩压力,一味追求显性的成效,没有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往往采取题海战术,变学习为机械式操作,忽视了藏在显性题目之后的思想、方法,忽视了数学真正的价值,造成学习过程枯燥乏味、抽象难懂,学生只知道“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怎么办”,难以举一反三,造成数学上的“高分低能”。学生通过死记硬背考出好成绩,却没有发挥知识对自身成长的重要作用,一旦疏于学习,就会导致成绩断崖式下降。将数学知识点应用于生活场景,才能活学活用,真正巩固知识。

3. 缺乏思考提升,忽略了知识体系的构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起点的教学,缺乏对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的认识,没有将数学知识作为一个体系来进行教学,将知识点割裂,没有利用生活来构建数学知识树。生活是数学知识体系的基础,部分教师在构建知识体系时,过于注重顶上教学,没有基于生活对基础知识进行夯实,导致学生的知识点像是空中楼阁,知识体系不稳固,没有落脚点。

三、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的策略与展望

教师要把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更深层次地融合,以人为本、双向互动,调动小学生身边的一切资源进行综合施策,实现数学与生活相辅相成。

(一)以注重有机融合为基础,确立教学思想

教师不仅要树立数学与生活融合的教学思想,更要进一步建立数学与生活有机融合的教学思想,开展建立在小学生真正生活经验基础上的课堂教学,以数学的严谨性、逻辑性、简洁性有机融合生活的常识性、趣味性、实用性。同时,不仅要让有形的生活知识走进数学、走进数学课堂,也要让无形的数学思想方法走进生活、走进小学生必经的成长之路,让学生形成不可或缺的数学素养,提高学生的逻辑能力、推理能力、思维能力。

(二)以注重以人为本为核心,充分了解学生

教师要在小学生性格特点、表达方式和理解能力的基础上,善于将捕捉到的日常生活瞬间、点点滴滴带入课堂。目前教材以及许多教师的实践中,新课引入环节——情境创设多以小学生不常接触到的知识如田地、高山等为背景,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去甚远。因此,教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交流,善于观察、善于走进学生的生活,掌握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认知水平,并了解小学生想通过数学知识、数学方法解决哪些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困惑,这样才能结合学生所熟悉的生活和知识,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人制宜地使用教材。

(三)以注重双向互动为手段,更新教学方法

学习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学生自己想要学,才能真正将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深入生活实际,主动在身边人、身边事、身边物中探索发现生活与数学的衔接点,或者组织一些小学生可以独立完成的社会调查、数学实践活动等,让小学生大胆思考生活中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再由教师总结归纳。

(四)以注重生活体验为延伸,促进家校合作

家庭教育是小学生人生当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只有把家庭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才能给小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要将有限的课堂教学向日常生活进行广泛延伸,需要教师引导家长积极配合,形成数学意识,使其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加以语言引导,并以实践操作促进学生對抽象知识的具体化理解,为学生营造“课内+课外”“有形+无形”学习数学的良好氛围。

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不仅赋予了数学生命,而且使得知识的获取变得更牢固。但我们应当注意的是,并非生活即数学、数学即生活。数学教学回归生活,不仅是场景重演,更是创造提炼;不仅是感性体验,更是理性思考;不仅是知识获取,更是方法运用。小学数学教学回归生活道阻且长,需要教师风雨兼程、不断探索,让教师教出获得感,学生学出幸福感。

猜你喜欢
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小学数学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数学教学生活化”亦能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原型经验应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