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影响因素研究

2020-02-10 11:34黄玉玲吴琳娜曾忠仪曹晓涛伍晓梅孙小艳
临床误诊误治 2020年1期
关键词:达标率病程血压

黄玉玲,吴琳娜,曾忠仪,曹晓涛,伍晓梅,孙小艳,马 欢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有着较高的发病率,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约有4.51亿DM患者[1]。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T2DM)占全部DM的90%~95%,是老年人常见慢性病之一,据报道我国老年人T2DM发病率高达20.4%[2]。老年T2DM患者长期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眼底病变、肾衰竭、脑血管病等严重并发症,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而血糖控制良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3-4]。本研究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临床资料,观察其控糖效果并分析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2018年1—12月本院收治的248例老年T2DM患者,其中男152例,女96例;年龄60~83(71.41±5.46)岁;DM病程0~21(7.25±3.54)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102例,初中及高中(中专)71例,大专及以上75例。纳入标准:符合T2DM诊断标准[5],年龄≥60岁,精神、认知正常,接受药物控糖治疗,自愿参与本调查研究,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患1型糖尿病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糖代谢异常,伴严重心脑血管、肝肾疾病,伴意识障碍、精神疾病,拒绝参与本调查研究,临床资料不全者。

1.2研究方法 于患者出院后1~3个月,由医护人员通过随访、预约取得患者配合,检测患者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 h PBG),同时测量患者血压、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根据患者血糖控制效果分为控糖效果良好组(FBG、2 h PBG、HbA1c均达标)和控糖效果不良组(FBG、2 h PBG、HbA1c任意一项不达标)。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全面收集两组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DM病程、文化程度、居住地、医疗支付方式、体质量指数(BMI)、降糖药使用情况、饮食习惯、吸烟史(累积或连续吸烟6个月及以上)、饮酒史等一般资料,通过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寻找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因素。

1.3评价标准 参考2013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6]中T2DM患者综合控制目标,FBG为3.9~7.2 mmol/L、2 h PBG≤10.0 mmol/L、HbA1c<7.0%为血糖控制达标,BMI<24.0 kg/m2为体质量控制达标,血压<140/80 mmHg为血压控制达标,血清TC<4.5 mmol/L为血脂控制达标。

2 结果

2.1老年T2DM患者综合控制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248例老年T2DM患者中,FBG控制达标者101例,占比40.73%;2 h PBG控制达标者94例,占比37.90%;HbA1c控制达标者105例,占比42.34%;体质量控制达标者128例,占比51.61%;血压控制达标者156例,占比62.90%;血脂控制达标者113例,占比45.56%;其中同时满足FBG达标、2 h PBG达标、HbA1c达标者(即控糖效果良好组)共92例,占比37.10%。

2.2影响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控糖效果良好组和控糖效果不良组在年龄、DM病程、文化程度、体质量控制效果、血压控制效果、饮食习惯、吸烟史、体育锻炼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在性别、居住地、医疗支付方式、血脂控制效果、降糖药使用、胰岛素使用、饮酒史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注:A组为控糖效果良好组,B组为控糖效果不良组

2.3影响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75岁、DM病程≥10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血压控制未达标、有吸烟史、体育锻炼<1/周是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因素。见表2。

表2 影响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控糖效果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3 讨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T2DM发病率有上升趋势,T2DM及其相关并发症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较大影响,也是造成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原因[7]。T2DM尚无根治手段,治疗目的以控制血糖、防治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为主[8]。但遗憾的是,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并不乐观,高蕾莉等[9]在连续4年对全国重点省市级医院门诊T2DM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进行调查,发现患者平均血糖控制达标率分别为35.28%、32.33%、31.77%、30.15%。杨佳熙等[10]在2015年期间对贵阳市8个社区共729例T2DM患者进行调查,发现患者FBG控制达标率为31.41%。李昱芃等[11]对天津市191例住院T2DM患者调查发现,患者HbA1c达标率仅为28.3%。可见T2DM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普遍不佳,探究影响患者血糖控制效果的因素,并积极予针对性干预措施具有积极意义。

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收治的老年T2DM患者为调查对象,考虑到刚入院时血糖控制普遍不佳,故以患者出院后1~3个月血糖控制情况为参考,结果发现患者FBG、2 h PBG、HbA1c控制达标率分别为40.73%、37.90%、42.34%。国外学者对436例西班牙老年T2DM患者调查发现,患者FBG、2 h PBG、HbA1c控制达标率分别为28.63%、30.16%、29.61%[12];李霞等[13]对延安市236例老年T2DM患者进行研究,以入院后第二日血糖控制指标为参考,发现患者FBG、2 h PBG、HbA1c控制达标率分别为37.71%、34.75%、39.41%,与本研究结果相近。

本研究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DM病程、文化程度、体质量控制效果、血压控制效果、饮食习惯、吸烟史、体育锻炼情况与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发现年龄≥75岁、DM病程≥10年、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血压控制未达标、有吸烟史、体育锻炼<1/周是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因素。对老年患者而言,年龄越大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越差,同时新陈代谢功能降低,血糖调节能力下降,血糖控制更困难,故老年T2DM患者年龄越大血糖控制达标率越低[14]。T2DM病程越长,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衰退越严重,不良因素暴露也随之增加,血糖控制更困难,与李霞等[13]研究一致。年龄越大、DM病程越长,患者越容易出现并发症,而长期血糖控制不佳又增加了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临床工作者对年龄大、病程长的T2DM患者及其家属应充分进行血糖控制教育,引起患者的足够重视,尽量控制好血糖。

文化程度关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对医护人员健康教育的理解,必然影响患者依从性,本研究发现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率最高。提示临床工作者在对该类患者进行健康教育时,不能流于形式,不仅要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血糖控制能力,而且还要确保患者能接受教育内容,以提高治疗依从性,从而更好控制血糖。有研究认为,高血压是糖尿病的独立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引起血脂代谢紊乱,血压越高越不利于血糖控制,同时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血管内皮、降低血管弹性,进一步引起血压升高[15]。本研究也发现血压控制不达标者血糖控制不达标率更高,提示对DM伴高血压者,在控制血糖的同时也应加强血压控制。烟草中尼古丁可直接损害胰岛β细胞,增强胰岛素抵抗,进而引起糖代谢紊乱,不利于血糖控制[16]。有研究指出,随着患者吸烟量的增大,FBG和HbA1c水平均呈现上升趋势[17]。本研究结果也提示,吸烟是老年T2DM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因素,提示临床应加强患者的戒烟教育,必要时采取相关措施帮助患者戒烟。

运动干预在DM患者血糖管理中占重要地位,运动不仅可以促进患者代谢,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利于血糖控制,而且还能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身体健康。有研究指出,坚持规律运动12~14年可明显降低DM患者病死率[18]。本研究发现体育锻炼<1/周是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因素,提示临床应加强患者运动宣教,最好根据患者情况,制定具体的运动干预方案,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控制血糖。值得说明的是,本研究在多因素分析中,未发现饮食习惯是患者控糖效果的影响因素,与既往报道[19]结果存在一定出入,可能因为饮食习惯评估本身带有一定主观性,患者主观评价的规律与否和实际饮食控制效果并不完全相符,但这并不意味着饮食习惯对血糖控制无影响,且既往已有不少证据证明饮食干预对糖尿病血糖控制有重要意义,因此临床仍应重视患者的饮食管理。

综上,老年T2DM患者控糖达标率整体偏低,年龄、DM病程、文化程度、血压控制效果、吸烟史、体育锻炼对老年T2DM患者血糖控制有重要影响,临床应对这些因素予以重视,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合理、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控糖效果。

猜你喜欢
达标率病程血压
鼻负压置换治疗对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病程及病情的影响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四川脱贫攻坚半年“成绩单”出炉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卷烟企业调入烟叶的等级质量探讨
枣庄地区小儿支原体肺炎实验室检验结果及流行特点的研究
2014年乘用车企平均油耗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