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语并州片精见组声母的腭化与去腭化分布考察
——以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为例

2020-02-13 05:18马启红
晋中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祁县太谷元音

马启红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32)

晋语并州片包括山西中部的十五个市县:太原、清徐、娄烦、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交城、文水、孝义、寿阳、榆社、盂县。本文选取并州片中间地带的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作“精见”两组声母的腭化与去腭化分布考察。

“腭化”在汉语语音发展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使得中古的舌根音(见组)和舌尖前音(精组)两类声母(群、匣、从、邪母清化)腭化,依所配合的韵母的洪细分别分化为两类:洪音前见、精母分别演化为[k][kh][x]和[ʦ][ʦh][s],细音前见、精母都腭化为[ʨ][ʨh][ɕ]。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古见、精母演化过程亦如此,但还存在一些细音前未腭化的字,也存在一些洪音前腭化的字,整体呈现腭化与去腭化[1]的分布状态。

一、精组声母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腭化与去腭化分布

(一)精组一等字

普通话精组一等读舌尖前声母[ʦ ʦhs],精组一等(果、山、通、宕)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都有读[ʨ ʨhɕ],太谷方言读[ʨ ʨhɕ]的字音较为系统,祁县方言只有通摄字“粽、卒”读为[ʨ],介休方言只有果摄字“锁、搓、左”和宕摄字“仓”读[ʨ ʨhɕ]。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知,三县方言凡是精组一等读腭化声母的,其韵母韵头均为前、高元音i或y。中古精组一等声母为舌尖音声母,一等韵母主要元音为低元音。今方言中精组读腭化声母有可能与主要元音舌位发生高化、前化有关。合口一等介音受主要元音高化、前化的作用,也逐渐发生音变,由u前化为y;开口一等韵也增生i介音。新产生的介音i和y,受声韵组合的协调规律,进一步推动原舌尖声母发生腭化,最终成为舌面声母[ʨ ʨhɕ]。[2]64如“左”在太谷、介休的白读音中受韵母影响声母发生腭化,分别读[ʨiɘ53白]和[ʨhiE45白/ʨhyɣ423白],而祁县方言中,主要元音只是高化、前化为舌尖前、高元音[ɿ],受声韵组合影响声母只能是去腭化音[ts]。可见,主要元音前化是由洪变细的关键点。

(二)精组合口三等字

精组合口三等字三县读音都较为系统,蟹、止摄与遇摄合流,太谷和祁县方言合流为前高元音y,

表1 精组一等字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读音

进而声母腭化为[ʨ ʨhɕ],如蟹摄字“脆北派、岁”、止摄字“随、醉、翠、穗、嘴、髓”都读[ʨ]组;介休方言合流后,通、蟹、遇、止摄读为后高元音u,声韵发音和谐机制要求声母读为[ʦ ʦhs],如遇摄字“蛆、徐、需、娶、絮、聚、取”读为[ʦ]组。

较为特殊的是,山摄字“全、泉”祁县、遇摄字“娶”祁县、太谷声母未腭化,读为反向的去腭化音[ʦʦh]。如表2所示。

(三)精组开口三四等字

精组三四等字主要针对蟹摄和梗摄字的白读音而言,宕、咸、流、臻、曾摄部分字的白读音也在讨论范围之内。普通话精组三四等字都读腭化音[ʨ]组,但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或是腭化音占主流,或是去腭化音占主流,腭化音与去腭化音兼而有之。如表3所示。

表2 精组合口三等字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读音

表3 精组开口三四等字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读音

精组三四等开口字,普通话读[ʨ]组。从表3可见,太谷方言精组开口三四等字腭化音占主流,但还存在几个去腭化音,如:媳曾[səɁ3]、将相厢匠宕[tsɒ];睫咸[tsaɁ3]、就揪流[tsəɯ];祁县、介休方言精组开口三四等字白读音去腭化音占主流,读[ts]组,文读音已经向腭化音发展,受此影响,有的读[ts]的字音只出现在某个特定的词或语中,比如:祁县方言“无轻没重”中“轻”读为[tshɿ31];介休方言“秦树村名”中“秦”读为[tsəŋ13]、“出息”中“息”读为[sei45]、“笼甑甑”中“甑”读为[tsei45]。如果我们单看这几个字的白读音,觉得无规律可循,但当把这些字在几个方言点的读音排列在一起时,即可看出其强烈的系统性,可知精组古音值[ts]的保留在晋语并州片非常明显。

二、见组声母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腭化与去腭化分布

普通话见组一等韵读舌根音[k][kh][x],二三四等韵一般读舌面音[ʨ][ʨh][ɕ]。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与普通话有一致的一面,但是也有相异的一面。

(一)见组声母腭化情况

1.普通话没有腭化的见组声母在三县方言中存在腭化的情况

表4 普通话与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见组声母腭化的异同表现

见组字“刚、客、柜、给、闺”在介休方言中读腭化音,太谷、祁县保留舌根音[k]。

上述这些腭化的见组字有其各自的演变规律:

(1)见组一二等字有[ʨ]组拼齐齿呼、撮口呼的白读音和[k]组拼开口呼的文读音两种读法,这种读法很有可能是方言早期存在过[k]组拼齐齿呼的历史层次,受介音[i][y]的影响,舌根音舌面化了。现如今太谷方言中仍有[k]组拼齐齿呼存在,如:隔ʨiaɁ3白∕kiaɁ3文、客 khiaɁ3等。

(3)在中古音到普通话的音变规律中,韵音变化中就有部分字音消失[i]韵头的这一规律。这一规律的表现之一就是止摄、蟹摄的合口三四等字由撮变合。止摄合口三等的“归、巍、挥、威”等字、蟹摄合口三等的“闺、奎、惠、卫”等字,就是这种变化的反映。[3]81但在介休方言中,见组止、蟹摄合口三四等字“闺[ʨy13]、柜[ʨy45]”保留了撮口呼,声母也随之腭化为[ʨ]。

“闺[ʨy13]、柜[ʨy45]”保留了撮口呼,也应是源于“支微入鱼”现象。刘丽丽[4]指出,“支微入鱼”是指中古止摄合口字读如鱼韵的现象,吴语中的此类现象最早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早在清康熙《嘉定县志》中就有“归、龟呼为居,晷、鬼呼为举”的记载,说明此音韵现象至少已有三百年的历史。“支微入鱼”现象在闽语、江淮官话、徽语、老湘语、晋陕甘方言、西南官话和赣语中也普遍存在。闽语中此类现象见参考文献[5]张光宇,江淮官话、徽语、老湘语中此类现象见参考文献[6]顾黔,晋陕甘方言、西南官话和赣语中此类现象见参考文献[7]王军虎。顾黔还发现性质介于江淮官话和吴语之间的通泰方言中,蟹摄合口三四等部分字也“混迹‘支微’,一同入‘鱼’”。笔者认为“,一同入鱼”的还有徽语、吴语和晋语的蟹摄合口三四等部分字,这体现在此三个方言蟹摄合口三四等的腭化现象中。这些字也和止摄合口一样读如鱼韵,很可能因为这些方言中的“支微入鱼”现象发生在止蟹摄合流以后。

2.见组开口三四等字在三县方言中的腭化情况

太谷、介休方言的见组开口三四等字均读腭化音,祁县方言为去腭化音[ts]。如表5所示。

表5 见组开口三四等字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腭化情况

(二)见系声母保留舌根音情况

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大部分二等韵字亦读腭化音[ʨ ʨhɕ],但有部分字仍保留舌根音,读[k][x]。如表6所示。

表6 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见系声母保留舌根音情况

在上古、《广韵》的拟音为:解晓也ke¯k│kai;鞋 ɣe│ɣai;下夏 ɣa│ɣa;吓 xeǎk│xɐk;咸 ɣeəm│ɣɐm;狭ɣeap│ɣɐp;辖 ɣeaˇt│ɣat;匣 ɣeap│ɣap;澥 ɣe¯k│ɣai;合 ɣəp│ɣɒp;核 ɣeəˇk│ɣæk;学 ɣeəˇuk│ɣɔk,可以看出,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这些见系开口二等韵字仍保留舌根音[k][x]读音。这些白读音也在逐渐缩小,比如:“辖”“学”分别只在介休、祁县方言中读舌根音,学[xɑɁ324]且只限“学扮”这个词。

三、太谷、祁县、介休方言精见组声母的腭化与去腭化分布特点考察

(一)精见组声母的演变以及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总体分布

总体分布情况如表7所示。

(二)尖团音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的合流现状

尖团音与精见组字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精见组从中古到清末的变化,尖音和团音产生合流现象。王力先生在《汉语语音史》中讲到:“现代北京话的最大特点,在声母方面是精系齐撮字转变为[ʨ ʨhɕ],与见系齐撮字合流。这种情况大约在清末就开始了。京剧唱腔讲究尖团音的区别。所谓尖音,指[tsi][tshi][si]等;所谓团音,指[ʨi][ʨhi][ɕi]等。大约见系齐撮字先变为[ʨ][ʨh][ɕ]。所谓区别尖团音,并不是保存见系的[ki][khi][xi],而是保存精系的[tsi][tshi][si]。”[8]419

表7 精见组声母的演变以及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的总体分布

从前文以及表7可知,太谷、祁县、介休方言都有保留古精组读[ts]的层次,但没有保留典型的尖音[tsi][tshi][si]。因而严格来说,不能用“分尖团”描述,只能用“精见组对立类型”来讲述。见表8。

表8 精见组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对立情况

(三)精见组读[ts][ʨ]的分布特征

第一,精见组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除去主流音之外,腭化音与去腭化音交叉分布。

第二,精组声母在太谷、祁县、介休方言中都保留古读[ts],祁县、介休方言较为系统地保留,太谷方言仅保留几个[ts]白读音。

第三,见组声母在三县方言中分类类型一致,类型统辖的字也具有一致性。如:保留见组舌根音[k]的字为“咸、下、吓、夏、瞎、辖、狭、鞋、合、澥、解”,这些字在晋语并州片中读音也具有一致性。与普通话去腭化相反,“横、更、耕、隔、客、虹、刚、、拱、给、柜、闺”这些字在三县方言中大多腭化为[ʨ][ɕ]。

第四,精见组在介休方言中都有读[ts]组的历史层次(见表9)。

表9为介休方言几个特殊的儿化音。

表9 介休方言特殊的儿化音

古精组三四等韵字在今介休方言中读[ts],但“前、钱、井、些”的本音为腭化音[ʨ],然而在其儿化音中,又回归了舌尖音,读为[]。这说明精组三四等字在介休方言中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ts]是主流音。

在前面的论述中没有看到见组在介休方言中读[ts]的字音,但在调查儿化音时意外发现了两例读[]的音,今儿今天[]、街儿[]。这说明介休方言见组也有读舌尖音[ts]的层次。

猜你喜欢
祁县太谷元音
太谷任村乡:小萝卜做成大产业
晋中市祁县:倾力打造中国茶文化旅游第一城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山西祁县贾令村狐神庙及其舞台题记考述
鑫炳记太谷饼:老字号焕发新生机
2020年中国乡村振兴(太谷)论坛成功举办
元音字母和元音字母组合的拼读规则
太谷:挑起总书记惦念的“金扁担”
图片新闻
晋中祁县种植黄芪 开辟农民致富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