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2020-02-22 00:57杨文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3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应用分析幼儿教育

杨文梅

【摘 要】幼儿教育一直受到全社会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幼儿园是幼儿建立社会关系的第一个场所。幼儿教育中的每一个环节和参与者都会对幼儿智商和情商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所以要求幼儿教育一定要重视对幼儿各方面的培养,让幼儿能平稳高效的度过幼儿阶段。

【关键词】游戏教学;幼儿教育;应用分析

幼儿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这时的孩子没有独立意识,各方面都还没有开始发育,处于懵懂状态。由于幼儿老师是幼儿离开家庭后在幼儿园里接触最多的教育者,所以在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整个幼儿教学过程中,幼儿老师应注重确保孩子们在幼儿园里是自由的、快乐的、轻松的,一个好的幼儿园和幼儿老师应该是孩子喜爱的,愿意接受的。那么如何让孩子喜欢并接受,就要求老师要根据孩子的天性来制定合理化的教育模式。那么孩子的天性就是爱玩,如果老师能够灵活合理地将游戏运用在幼儿教育中,让孩子能够充分而快乐地玩耍,并在玩耍中进行教育,那么这些游戏就可以发挥启迪孩子智慧,培养孩子情商的作用,从而达到幼儿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身体

幼儿园教育内容应当是全面均衡的,以确保幼儿身心能得到全面发展。其中,健康的身体是幼儿进行一切生活学习的基础。幼儿教育纲要指出“体育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园应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根据幼儿的身心特点,在幼儿园里开展体育教学应当以游戏为主,在游戏中使孩子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现在很多幼儿园虽然也开展体育教学,但是缺乏科学性,没有把体育教学贯穿在游戏中,仍是采用机械化的方式讓孩子跑步做操,重复锻炼。为了避免这些问题,老师应树立正确的体育教学观念,重视培养幼儿的身体素质,认真规划体育教学内容与幼儿游戏的结合,科学合理地安排体育教学。

老师在游戏的设置上要有意识地安排适合孩子参与新鲜有趣的游戏,避免游戏过于复杂或枯燥重复。而且,根据孩子身体素质的不同,老师在设置同一个游戏时也要注意安排难易不同的内容,让每个孩子都可以得到充分的锻炼。比如,为了提高孩子的身体协调性,锻炼孩子的四肢力量,可以让孩子们进行跳绳锻炼,跳绳非常简单,老师稍加师范孩子就可以学会。为了让每个孩子都体验到跳绳带来的乐趣,可以让他们进行跳绳比赛的游戏,看谁跳的更多。跳绳过程中,老师可以根据孩子的能力给他们定不同的目标,身体素质差些的只要求他们跳五个,好一点的可以要求跳十个,强壮一些的孩子可以让他们挑战跳的更多。跳绳一直是最好的体育锻炼项目,而且简单有趣,孩子们在“跳一跳,蹦一蹦”的游戏之中,既锻炼了身体,又学会了一项体育技能。

二、游戏教学的实施经验

游戏化教学的实施与开展,对于教师来说首先就是要开放思路,改变以“教”为主要途径的授课形式,教师应开发利用各种先进手段,来拓展幼儿的思路,让幼儿通过多媒体等形式获取更多的经验和知识。

愉快的情绪和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而游戏的趣味性也非常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游戏化教学能够有效的集中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幼儿的参与热情,同时,有趣的游戏也能够有效的帮助幼儿克服紧张情绪、缓解愤怒情绪,使幼儿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以游戏贯穿教学,从而提升幼儿在教学活动的幸福感。

在游戏化教学的导入环节中,利用好玩的游戏来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对于课程的整体效果尤为重要,在游戏的设计上,教师要将游戏内容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即要简单有趣,还要引发幼儿思考,双管齐下的导入,才能对教学起到引导的作用。以小班教学活动认识颜色为例,教师在导入环节中,为了给幼儿带来神秘感和视觉冲击力,教师出示了三个装有清水的饮料瓶(瓶盖内已涂好染料),随后,教师化身为魔术师,与幼儿一同念出咒语,同时晃动水瓶,水瓶中的水瞬间变了颜色,这种魔术般的导入会迅速吸引幼儿的眼球,让幼儿快速的进入到探索的状态。并有兴趣继续跟随老师的脚步探索颜色的奥秘。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仅要让幼儿学习一些知识,同时,也要让幼儿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所以,游戏化教学的改革就是利用游戏来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创新,学会探索,学会专研。

三、利用游戏培养孩子的习惯

幼儿时期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幼儿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教学方法培养孩子良好习惯。例如,在“熊熊的房间”游戏中,教师就可以借此培养孩子整理房间良好习惯,同时可以促进幼儿生理动作、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发展。在具体教学工作中,首先,教师可以为学生描述故事背景,告知学生有一名叫熊熊的小朋友,不喜欢整理自己的房间,有一天,熊熊的妈妈生病了,熊熊早上起床找不到铅笔盒、袜子,上不了幼儿园了,然后,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多个问题,引入游戏,并介绍游戏规则,让幼儿分组进行整理房间比赛游戏,最后,教师可以向学生强调养成整理房间习惯的重要性。

四、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情商

根据内隐学习理论,孩子会在无意识中获得有关刺激环境的复杂知识,在幼儿教育中,打造游戏教学环境,可以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学行为、教学品德的影响,也就是说,利用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品德与情商。幼儿较高水平的情商,能帮助孩子控制情绪、管理自我,也有助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高情商的孩子自信心、好奇心、自制力都比较强,也懂得处理基本的人际关系。由于幼儿园阶段是幼儿情商发展的关键阶段,所以幼儿教师应在教学中注重对幼儿的情商培养。幼儿通过有趣的游戏去感知世界,表达情绪,这些对情商的培养都具有良好意义。

在幼儿教育中,老师可以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感知力、观察力和行为能力,进而提高孩子的情商,让幼儿的双商得到全面发展。比如,老师可以让幼儿玩“角色扮演”的游戏,让幼儿扮演幼儿园老师,感受老师每天面对的情况。老师和其他孩子要配合幼儿的扮演游戏,把他当做一名真正的幼师,增强游戏体验感。

结束语

在幼儿教学中,游戏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下幼儿园的游戏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老师应掌握游戏教学的方式方法,了解游戏教学的特点,并灵活地运用到幼儿教育之中,在游戏中使幼儿的身体、智力、情商都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娟.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2019(06):17—18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企石镇东山幼儿园)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应用分析幼儿教育
在游戏中经历, 在探索中提升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巧用游戏构建快乐体育课堂研究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
新型传感器在汽车技术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