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及对策研究

2020-02-25 21:01陆宇荣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话语素养思想

闵 雪,李 欣,陆宇荣,农 涛

(广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6)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意识形态作为“批判的武器”,是对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深刻总结。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微博、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平台迅速开启了传播速度快、受众范围广、动员能力强的自媒体时代。随着知识信息爆炸性的扩散,意识形态已由一元向多元化趋势转变,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带来了挑战。

一、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分析

“自媒体是建立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通讯技术基础上的,以数字设备为终端,通过计算机网络和无线通讯网络进行传播的新兴媒体形态。”[2]以网络媒介与数字传媒为主要形式的自媒体,其高速的传播效率、多样的形式载体、丰富的话语表达等特点迅速占领了大学生群体,开启了大学生话语表达的新时代。然而不可忽视的是,自媒体话语时代的开启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大学生价值甄别能力降低、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弱化等现象的出现。

(一)多元化的价值共存降低了大学生的价值甄别能力

在多元、自由、开放的自媒体环境中,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信息不断交流互诉,融合共享。在这其中不乏充斥着一些背离社会主流价值观念的话语内容,如普世价值论、历史虚无主义论、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等话语内容。个别人员与组织利用自媒体的虚拟性、隐匿性与开放性等特点,对社会上一些负面信息恶意放大,并将历史内容通过歪曲事实、混淆视听等包装手段恶意撰改,肆意传播。大学生群体正值青年,对于各类信息的接收能力较强。但是由于价值判断能力及去伪求真的能力较弱,因此在面对众多信息摄入的时候,极易受到错误价值观的引诱,在繁杂的信息思潮中迷失自我,从而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这极大地降低了大学生的价值甄别能力。

(二)碎片化信息解构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整体认知

随着自媒体影响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传统的学习与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据不完全统计,在高校,很多学生每天的时间安排70%都与自媒体息息相关。无论是学习、娱乐或者生活,自媒体的介入极大地改变了大学生的行为方式。然而,形式多样、方便快捷的自媒体由于话语过于庞杂,各类信息良莠不齐,使得自媒体环境整体呈现出碎片化结构模式,极大地破坏了传统话语体系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与此同时,许多学生在面对庞大数量的信息推送的时候,由于受精力、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仔细阅读已经不再成为学生的首要选择,而是更加倾向于泛泛浏览,通过标题的新颖力度、图文的丰富程度等要素来筛选所接收的信息并通过提问与交互的方式来获得信息内容。不仅极大地破坏了阅读思维的系统性与连贯性,而且极易养成阅读惰性,缺乏理性思维,影响阅读效果。

(三)“去中心化”传播特点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

自媒体的出现一定程度上打破了传统媒体对于信息传播的单向路径。不同于传统媒体的权威传播,在自媒体平台上,人人都是发声筒,每个人都是信息生产、传递以及共享的参与者,整个过程呈现出“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然而正是由于自媒体这一“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在信息传播的过程中,由于缺乏正确价值观的引导,部分大学生深受低俗自媒体文化的影响,对主流意识形态恶意曲解与调侃,极大地损害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此外,由于大学生群体追求个性化与自由化的群体特点同非权威主导与自主性的自媒体不谋而合,使得一些大学生在面对虚假负面的消息时,由于缺乏主流价值观念的引导,从而做出错误的价值判断与行为选择。因此,自媒体平台“去中心化”的传播特点极大地削弱了主流意识形态的话语权威。

二、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的成因

随着自媒体平台的不断发展与壮大,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问题日益凸显。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一)社会各界缺乏对自媒体的监管

随着自媒体的发展,信息传播路径与言论自由空间得到了不断拓宽。随着自媒体话语门槛的不断降低,社会各界对自媒体的监管必要性日益凸显。然而事实表明,当前社会各界对自媒体的监管工作仍处在一个滞后期,主要表现为,首先政府监管工作的滞后性。大多数情况下,政府对于自媒体的认识仅仅停留于传统媒介的范畴,认为自媒体只是传统媒介范畴的一种表现形式,仅仅关注到自媒体所具有的工具性作用,而忽视其背后所富含的社会辐射作用。正是由于政府部门缺乏对自媒体监管的必要性认识,因此在面对网络突发事件时,所采取的网络干预手段较为滞后,导致监管过程存在一定的“空白期”。此外,与传统媒体相比,自媒体由于发展尚未成熟,因此无论是管理体制还是人员规范方面,存在着任意性。当自媒体没有严格规范从业人员资格、厘清内容版权界限等情况下,自媒体传播内容的不可控也就不可避免。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单一

随着自媒体时代的开启,多样综合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然而,多元丰富的自媒体却在丰富大学生信息储备的同时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开展带来了挑战。思想政治教育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健康人格、促进人全面发展的人文学科,是高校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要求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然而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性并不代表就要抛弃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意识形态的一元主导地位为内容与方式的开展提供了方向,同时内容与形式的多样性使得主导意识形态避免束之高阁。然而事实表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仍主要采用以传统的说教为主,形式单一乏味、内容空洞刻板,脱离学生主体的实际需求,缺乏创新性,极大地削弱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影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三)大学生自身网络素养有待提高

网络素养作为网络时代下衡量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指标,主要包括网络知识、网络技能和网络态度三个方面,要求人们在面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时,具备正确的获取、识别、选择和处理网络信息的能力。然而现实表明,当前大学生由于缺乏正确的信息识别与选择处理能力,因此极易在繁杂的网络信息中极易迷失自我。首先,从网络知识体系来看,网络知识不仅仅涉及网络基础知识,还包括网络安全知识等,知识体系层次化、系统化。然而由于大学生对网络实用性知识较为欠缺,对网络安全性知识又知之甚少,因此由于自身网络知识储备的不平衡性给当前大学生提升自我网络素养带来了极大障碍。其次,从网络技能上来看,大学生处理自身与信息之间关系的能力尚待提高。海量的网络信息不断挤占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学习空间,碎片化的信息接收模式割裂了人们系统性的知识体系,大量自媒体平台创造的“自由空间”使得部分大学生日益沉迷,难以自拔。最后,从网络态度上来看,由于大学生缺乏网络安全知识及信息处理能力,因此在面对海量信息摄入的过程中极易导致大学生出现网络焦虑现象。网络焦虑的出现,追根溯源在于主体自身,只有不断增强大学生利用信息为其自身服务的主体意识,才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自身的网络素养,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培育的路径

随着自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现状日益严峻,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力度,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规范大学生话语表达,进而提升大学生的自媒体素养,强化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

(一)切实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力度,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同步动态监测防控体系

自媒体作为新时代的产物,由于法律制度以及信息监管均还处在一个有待提高完善的阶段,因此切实加强对自媒体的管理力度,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同步动态监测防控体系,是肃清自媒体环境,促进自媒体和谐稳定发展的首要任务。

首先,国家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自媒体日益融入人们日常的学习与生活。然而由于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不完善,导致部分不法人员借助自媒体平台实施违法行为,极大地危害了人们合法权益。国家和相关部门应积极完善互联网法律法规,通过构建一套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的法律制度,进而从根源上遏制网络犯罪思想的产生,肃清网络不正之风。其次,建立相关智能监测防控系统,加强信息传播的监管力度。智能监测防控系统作为信息监管、数据收集、价值参考的有效手段,是当前完善自媒体平台的重要手段。全社会应积极参与建立智能监测防控系统工作中来,通过设置敏感词汇查找、技术手段过滤与反主流意识形态警报等智能监测手段,进而提升信息监管力度,有效规避不良信息的产生。此外,面对自媒体平台上出现的网络谣言与负面信息要快速响应,及时澄清,并通过技术手段追根溯源,做到信息透明公开,进而正确引导社会舆论,从而在大环境下提升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最后,培养专业的自媒体平台管理人员。营造良好的自媒体环境不仅需要依赖外部客观因素,同时也同自媒体平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息息相关。专业的自媒体平台管理人员是营造良好的自媒体环境的前提条件。我们应积极开展自媒体平台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通过提升自媒体平台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而强化对自媒体环境的监管力度,完善自媒体平台的监管体系,针对性地为大学生筛选过滤信息内容,从而为大学生培育良好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营造良好的自媒体环境。

(二)创新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强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3]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开展大学生意识形态工作的主要渠道,如何改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统空洞呆板的说教形式,多途径、多渠道地运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将主流意识形态通俗化、常态化是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任务。

首先,转变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形式,提升思政课堂教育质量。传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往往采用“填鸭式”的漫灌方式,在进行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往往通过单向度的传播路径,以教师、课本为中心,面向学生进行教育。这种传统形式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群体的内心感受和主观需求,不利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长期开展。当今大学生作为自媒体的重要参与群体,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不再仅仅局限于内容的真实性,而更多倾向于内容深刻、形式丰富的课堂教学。因此,在意识形态教育过程中,高校必须不断革新传统空洞刻板的说教形式,通过加强自媒体的学习与运用,构建内容深刻、层次多元、形式丰富的立体多维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参与感,激发学生对于思政课程学习的积极性。其次,加强思政教师的队伍建设,构建具有理论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思政教师队伍。在2019 年召开的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这充分体现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充分发挥这种主导作用,必然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紧跟时代前沿,不断进行学习与自我教育,在充分发挥自身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过程中,勇于变革传统思政教学理念,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具体而言,应“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坚持教书和育人相统一,坚持言传和身教相统一,坚持潜心问道和关注社会相统一,坚持学术自由和学术规范相统一,自觉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用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赢得学生,用真理的力量感召学生,以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4]此外,高校应积极开展思政教师队伍的专项培训,通过建立思政教师资格准入制度、思政教师专业化考评机制,加大对高精尖思政教师人才的培育投入,进而完善思政教师梯队,搭建起一支具有理论性、时代性和创新性的思政教师队伍。最后,积极构建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创建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自媒体的出现不仅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模式,为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与感染力。积极构建自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既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特色,同时也要结合自媒体平台“即时性、交互性、普适性”的特点,积极作为,主动创新,通过聚焦学生群体的差异性,搭建多元的教学模式,将线上线下零散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相整合,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进而打造思想政治教育系列精品平台品牌,创建和谐良好的思想教育环境。

(三)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规范大学生话语表达形式

网络素养作为积极适应网络、运用网络的基本能力,是网络时代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信息科技的不断革新,自媒体平台的不断成熟,自媒体以其特有的优势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参与到网络生活中来。大学生网络群体作为我国网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网络素养的高低不仅对大学生个人综合素养具有重要影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我国公民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因此切实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规范大学生话语表达形式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设置网络素养教育相关课程,构建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随着网络新媒体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构建网络素养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性不断凸显。高校作为培育大学生塑造正确网络价值观的重要领地,应加大构建网络素养课程体系的力度。通过加强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开展网络素质宣传教育,建构更加科学全面的网络素养课程体系,实现多学科、多领域的相互协作,形成教育合力,从而引导大学生提升自身对于网络世界的理性认识,增强大学生对于网络信息的辨别、过滤、筛选、运用的能力,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安全意识与社会价值观念。其次,积极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重要场所,其网络文化环境的厚度对大学生网络素养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高校在开展网络文化活动、优化网络文化环境的过程中,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结合大学生日常学习与生活,进而举行系列形象具体的网络文化活动,从而达到将校园网络文化建设同大学生网络素养培育有机结合。高校可以通过举行网络知识竞赛、网络生活贴士、网络学习驿站等众多活动,促进线上线下的良性互动,进而不断丰富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把校园网络文化环境建设成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主渠道,打造优质的校园网络平台。最后,采用道德规范与法律制约相结合,规范大学生的话语表达形式。一直以来,因为自媒体平台的虚拟性与隐匿性等特点,使得自媒体平台极易催生虚假、色情、反动暴力等不良信息。大学生群体作为自媒体的重要参与者,由于社会经验的匮乏与价值判断能力的不足,因此在面对一些复杂多变的情况时,极易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及组织加以利用,陷入违法犯罪的陷阱。因此高校必须不断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及道德教育,通过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常态化、规范化、持续化,从而真正落实学习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的工作任务。此外高校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认真学习互联网相关法律法规,进而引导学生明白自身网络行为所要承担的法律后果,不断提升自身的网络修养,坚守法律准则与道德底线,进而规范自身的网络话语表达形式,自觉维护网络环境安全。

猜你喜欢
话语素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话语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