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近化视域下《另两个》的话语研究

2020-03-07 04:42曼,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爱丽丝话语妻子

曹 曼,吴 虹

(广西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4)

伊迪丝·华顿作为首位获得普利策奖的女性作家,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另两个》是伊迪丝·华顿的短篇小说之一,描述的是韦森先生在不断地接触妻子的前两任丈夫之后,继而不停地猜疑妻子的行为和品行,最终对妻子的态度经由新婚时期的欣赏转为后期的轻视。

关于伊迪丝·华顿作品的研究,大多数学者聚焦她的长篇小说,从文学角度探讨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叙事策略、主题等[1-3],或者将伊迪丝·华顿的作品与其他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4-5],但此类研究多为传统的文学研究,研究角度不够新颖。在对《另两个》为数不多的研究中,学界大多从人物塑造角度对文中爱丽丝的形象进行评判和阐释[6-7],却鲜有来自语言学角度的探索,更缺乏对文本背后隐藏的认知机制进行研究。

趋近化(Proximization)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将时空上相隔的外来事件或事态(包括遥远的敌对意识形态)间接、消极地呈现给发话者和受话者[8]。在《另两个》一文中,作者通过韦森先生的口吻,将爱丽丝过往婚史与现在行为进行链接,将韦森先生的工作生活与婚姻生活进行融合,从而导致韦森先生在心理上对爱丽丝的形象产生认知变化,爱丽丝的形象由最初的“天使”转变为“破鞋”。这些均说明,《另两个》的文学话语具有典型的趋近化特征,因此,基于趋近化对《另两个》进行话语分析,可从语言层面揭示文学人物的认知机制,挖掘其隐藏在语言背后的文学话语策略,为国外小说的理解及其在国内的传播提供新的研究视角和启示。

一、理论概述

(一)趋近化理论

趋近化理论(Proximization)是Cap对Chilton话语空间理论的继承和发展。Chilton在其话语空间理论中提出,人们在处理话语时,会将说话人所处的位置作为指示中心,并由指示中心发射出空间、时间和情态轴,以此来确定跟自身相关的不同的外界实体的坐标位置[9]。基于此理论,指示中心与外界实体间的距离是相对固化的,是静态的,对于外界实体向指示中心移动的动态过程考虑不足,对于时间转移、空间转换和情态转变的解释不充分。为此,Cap指出了趋近化理论,具体包括时间趋近化(temporal proximization)、空间趋近化(spatial proximization)和价值趋近化(axiological proximization),以便对外界实体向指示中心移动的过程进行解释,从而将遥远的实体阐释为物理上或意识形态上由远及近的趋近,进一步“侵入”(encroach)说话者或听众的领域[10]。

趋近化理论主要将内部指示中心(inside deictic center,以下简称IDC)和外部指示中心(outside deictic center,以下简称ODC)作为话语空间的基本参照点,从空间(spatial)、时间(temporal)和价值观(axiological)三个维度构建话语空间。话语参加者、参加时间及其价值观被识解为语篇的IDC,如此处(here)、我们(us)、现在(now)、正确的(right)等,其他被概念化为指示中心以外实体的部分被识解为ODC,如他处/ 他们(there/them)、过去(past)、将来(future)等,不同类型的词汇语法资源和句式被概念化为相应的指示中心,最终从认知和心理上实现ODC 对IDC 的侵袭[10-11](见图1)。

图1 Cap的趋近化示意[10]

(二)STA趋近模型

STA趋近模型是Cap在Chilton话语空间模型的基础上,引入实体向指示中心转移概念,从而提出的时空价值分析模型(Spatial-Temporal-Axiological Analytic Model)。话语空间模型侧重从空间、时间和情态对指示实体,即名词词组和代词进行诠索,继而探讨如何准确形象地在话语空间中表征各类实体或事件,从而揭示人类心理表征在上述三个认知层次的定位[12]。STA模型关注话语空间模型忽视的“概念转移”,即动词,它不仅关注实体,还重视实体间“距离”的趋近过程,为说话者和受话者营造一种紧张和真实的氛围。STA模型主要由空间轴、时间轴和价值轴三维组成,以IDC和ODC为参照点,探索ODC是如何在时空价值轴上逐渐趋近IDC,其基本模式如图2所示。

图2 STA基本模式[10-11]

(三)文学话语的趋近化

文学话语的构成要素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情节以及主题。基于趋近化理论,文学话语中的主要人物,即叙述者可作为指示中心,其他文学形象可作为外围中心。文学话语的时间包含过去、现在和将来,以叙述者当下的时间作为指示中心,通过“过去-现在”和“现在—将来”的时间概念转移,从时间趋近的角度阐释叙述者及其他文学形象的过去状态对现在产生的影响,现在状态对将来所起的作用。文学话语的地点涵盖诸多场合,大致分为家庭地点,工作地点及其他社交地点,各地点的相互交融与侵袭是空间趋近的表现。文学人物具有各自的典型性,拥有着不同的人物特征和性格特点,代表着不同的价值取向,文学主题的凸显主要依托主流价值(主角的价值观)对非主流价值(配角的价值观)的慢慢渗透。基于以上,文学话语具有典型的趋近化特征,趋近化理论运用于文学话语分析的适用性较强。

二、《另两个》文学话语的趋近化分析

《另两个》在话语使用上,作者注重在时间上将爱丽丝过往的婚史与她现在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举止相联系,在空间上将韦森先生的工作生活和婚姻生活相结合,在价值观上将韦森先生前后对妻子的看法相对比,整体呈现趋近化特征,下文将从空间、时间和价值趋近化三方面展开对《另两个》的话语分析。

(一)空间趋近化

空间趋近化(spatial proximization)是指话语空间的外围实体(ODC)在物理上逐渐侵入指示中心实体(IDC)的识解过程[10]。外围实体与指示中心实体之间具有一定的距离,这种距离不仅包括地理位置的距离,还涵盖意识形态间的差异。一般而言,中心实体的价值观占据主流,处于话语空间的中心位置,外围实体的价值观不占据主流,位于话语空间的外围,而外围实体的价值观会影响和破坏中心实体的价值观[10]。

在《另两个》的文学话语中,一方面,作者将韦森先生与妻子爱丽丝的第二任丈夫瓦里克先生的关系描述为工作伙伴,将韦森先生与瓦里克先生的工作生活和韦森先生与妻子的婚姻生活融合,使得韦森先生的婚姻生活受到了工作生活的冲击,继而使韦森先生在看待自己妻子的看法上产生了认知变化;另一方面,作者将爱丽丝的第一任丈夫海斯凯特先生描述为疼爱女儿的父亲形象,而海斯凯特小姐则是韦森夫妇与海斯凯特先生的交集纽带。因为女儿生病,海斯凯特先生不时会拜访韦森先生的家去看望女儿,这也使得韦森先生的婚姻生活不断的被他者侵入,致使其对妻子的认知也在不停的发生改变。

例1:He was listening for her step with a tender sense of all it symbolised,with some old trail of verse about the garlanded nuptial door-posts floating through his enjoyment of the pleasant room and the good dinner just beyond it.

例2:As his door closed behind him he reflected that before he opened it again it would have admitted another man who had as much right to enter it as himself, and the thought filled him with a physical repugnance.

例1是作者对韦森先生与爱丽丝新婚初期时,韦森先生对爱丽丝和家的心理认知描写,在这一描写中,韦森先生将爱丽丝识解为温柔沉着的形象,将家识解为舒适愉悦的地方。例2是作者对韦森先生与爱丽丝婚姻后期,韦森先生对爱丽丝和家的心理认知描写,在这一描写中,韦森先生对爱丽丝和家的识解产生了变化,他不再将房子阐述为令人开心的空间,而是以心理上的反感表达自己现如今对房子和家的不快。

作者将新婚初期的家(被识解为IDC)作为韦森先生和爱丽丝两人私密且封闭的空间,两人在此空间内,不受他人干扰,不被外事烦忧,在此空间内的爱丽丝,只服务于韦森先生,温柔贤惠。但作者巧妙设置了爱丽丝女儿的病,借由看望女儿,不断地将海斯凯特先生从他者领域(被识解为ODC)推向韦森先生的家(被识解为IDC),对其进行侵袭,使得原本封闭的空间有了裂缝,原本只服务韦森先生的爱丽丝也需花费一定的精力去招待客人,而由于客人的特殊性,每当客人来拜访时,韦森先生都会从心理上产生厌恶,会猜疑妻子的行为。

韦森先生的家(被识解为IDC)与海斯凯特先生的他者领域(被识解为ODC)原本有一定的距离,但随着作者将ODC向IDC的慢慢推进,空间距离在逐渐缩短,韦森先生对家和妻子的心理认知却逐渐变差。在整个话语空间内,房子和妻子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有海斯凯特先生的加入,作者通过这种空间趋近,将韦森先生的小气及其对妻子前任的耿耿于怀描写的生动形象。

例3:That afternoon, apprised by telephone,Varick called at the office.Waythorn could fancy the clerks smiling behind Varick's back as he was ushered in.

例4:Their business relationship being so affably established, it would have been absurd for the two men to ignore each other in society.

例5:One evening at a ball Waythorn,wandering through the remoter room, came upon Varick seated beside his wife.

例3至例5是作者对韦森先生工作生活逐渐侵袭其婚姻家庭生活的认知识解描写,例3是韦森先生由于合伙人病倒而不得不接手瓦里克先生的业务,与他在事务所会面。例4是韦森先生在工作生活中与瓦里克先生越来越熟络,以至于两人在平常的社会生活中不能忽视彼此。例5基于例4中韦森先生与瓦里克先生的熟悉度,瓦里克自然而然的与韦森先生的妻子,也是他自己的前妻进行交谈,而通过这一行为,作者成功将韦森先生的工作生活与其婚姻家庭生活进行糅合。

韦森先生的自我领域(被识解为IDC)与瓦里克先生的他者领域(被识解为ODC)间的距离因为韦森先生与瓦里克先生的工作而被拉近,作者使ODC先侵袭IDC的工作领域,继而再侵入IDC的婚姻生活领域。在这侵袭过程中,作者将爱丽丝与瓦里克先生进行的交谈作为韦森先生工作和家庭生活的交接点,正面表现了韦森先生的霸道和他对妻子的苛刻。

通过空间趋近化,将韦森先生的自我领域识解为IDC,将海斯凯特先生和瓦里克先生的他者领域识解为ODC,从工作生活和社交生活对《另两个》的文学话语进行趋近分析,其示意图如图3所示。

图3 《另两个》中的空间趋近示意

(二)时间趋近化

时间趋近化(temporal proximization)是对“现在”的强力识解,IDC通过对过去事件和将来事件的假想来表征激活听话人“现在”事件的框架。时间趋近具体包括两种概念转移,一种是过去到现在的转移,是对过去事件和行为的识解[10],主要指IDC对ODC过往经历的事件和做出的选择进行深入了解,继而为IDC态度发生转变进行铺垫;另一种是未来到现在的转变,它包含了ODC对来源于当下环境的近来或更远的未来行为的识解[10]。

在《另两个》的文学话语中,作者利用上述两种概念转移,为韦森先生对其妻子爱丽丝态度的转变提供了依据,为韦森先生“现在”对妻子的看法和做出的行为提供了认知阐释。

例6:He could see her going to the theater with Haskett - or perhaps even to a“Church Sociable”-she in a“picture hat”and Haskett in a black frock-coat,a little creased,with the made-up tie on an elastic.

例7: She must have looked down on the other women,chafing at her life, and secretly feeling that she belonged in a bigger place.

例8:Her composure was restful to him; it acted as ballast to his somewhat unstable sensibilities.

例9:It was as if her whole aspect, every gesture, every inflection, every allusion, were a studied negation of that period of her life.If she had denied being married to Haskett she could hardly have stood more convicted of duplicity than in this obliteration of the self which had been his wife.

例6和例7是韦森先生与妻子的头任丈夫海斯凯特见面后,通过海斯凯特先生的穿着对妻子以往生活进行的猜想。例3和例4是韦森先生猜想前后对妻子爱丽丝的态度阐述。例6中海斯凯特先生皱巴巴的黑色礼服和橡皮筋勒住的假领结表明了爱丽丝头段婚姻的拮据和艰辛,例7中爱丽丝对其他人的不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不甘说明了爱丽丝对上层生活的向往。作者通过描写韦森先生在心理上对以往的爱丽丝形象的过分臆读,展现了韦森先生的易受干扰的性格特点。

通过对爱丽丝以往经历和行为的描写,作者将过去的爱丽丝形象转移到现在的爱丽丝形象,令韦森先生心中的爱丽丝形象(被识解为IDC)被爱丽丝过往的经历和行为(被识解为ODC)慢慢侵蚀,最终由例8中的温柔可人(是韦森先生的安慰)转变为例9中的虚情假意(每一个表情、手势和语调都是刻意展现,目的是为了抹杀头段婚姻留下的影子)。

例10:Waythorn had an amused confidence in his wife's ability to justify herself.

例11:Her pliancy was beginning to sicken him.Had she really no will of her own-no theory about her relation to these men? She had accepted Haskett-did she mean to accept Varick?

例10是作者对韦森先生在未婚时,面对社会对爱丽丝的流言碎语表现出的态度描写,他相信爱丽丝,不仅相信她的人品,还相信她处事的能力。而例11是基于爱丽丝同意与海斯凯特先生见面的背景,在这一现实基础上,继而被韦森先生发现她还同第二任丈夫瓦里克先生说话,作者以疑问的语气描写韦森先生猜测爱丽丝是否也会像接纳海斯凯特先生一样在不久的将来接纳瓦里克先生,这一描写过程体现了作者将韦森先生心中的爱丽丝形象(被识解为IDC)在经由未来爱丽丝可能做出的选择(被识解为ODC)投射到现当下爱丽丝的行为上,表达出韦森先生对其妻子强烈的控制欲。

作者通过时间趋近化,将韦森先生对爱丽丝的态度识解为IDC,将爱丽丝的经历和行为识解为ODC,从过去到将来对《另两个》的文学话语进行趋近分析,其示意图如图4所示。

图4 《另两个》的时间趋近化示意

(三)价值趋近化

价值趋近化(axiological proximization)指的是外围实体(ODC)意识形态对中心实体(IDC)意识形态的侵袭,其识解机制是IDC和ODC意识形态的冲突最终在IDC空间受到物质化[10]。价值趋近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分别是“抽象的意识形态”和“具体的物质”,“抽象的意识形态”展现了IDC和ODC价值观间抽象的冲突可能性,“具体的物质”则描绘了IDC和ODC间冲突的价值观给IDC带来了什么实质性的影响。

例12:He had been drawn to her by the unperturbed gaiety which kept her fresh and elastic at an age when most women's activities are growing either slack or febrile.

例13:She was“as easy as an old shoe”-a shoe that too many feet had worn.

例12是新婚初期韦森先生对爱丽丝的认知(被识解为IDC),在作者的描述中,韦森先生眼中的爱丽丝是快乐的天使,她无忧无虑的快乐劲让她比一般女性更具沉稳和冷静的特性,这一特性也是让韦森先生着迷的地方。而后作者慢慢增加韦森先生与爱丽丝前两任丈夫的相处描写,不断的把他们引入韦森先生的价值判断,使韦森先生觉得爱丽丝如例13所述,是一只被多人穿过的破鞋,她圆滑、灵活与善变,懂得采用不同的社交方式和他们三人相处,这种新的认知(被识解为ODC)让韦森先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其对妻子品行的质疑,将妻子的形象从“天使”识解为“破鞋”。通过这一态度转变,作者也令读者感受到了韦森先生的男权思想,其将妻子正常的社交视为圆滑和不忠正是男权思想的体现。

例14:He stretched his other hand to the decanter of cognac at his elbow, filled a liqueur-glass, took a tentative sip, and poured the brandy into his coffee-cup.

例15:Waythorn uttered a sudden exclamation.“What is the matter?”she said,startled.

“Nothing; only-I don’t take cognac in my coffee.”

例14是瓦里克先生的饮食价值观(被识解为ODC),他习惯于将白兰地加入咖啡。例15则是韦森先生的饮食价值观(被识解为IDC),他从不将白兰地放入咖啡。这两种价值观相互对立,然而作者在描述爱丽丝给韦森先生泡咖啡时,在韦森先生的咖啡里放入了白兰地,作者通过爱丽丝将其前夫的习惯带入韦森先生的习惯中,将瓦里克先生的饮食价值观侵入韦森先生的饮食价值观,从而致使韦森先生将妻子识解为一位对前夫余情未了的形象,在认知上对妻子产生猜疑。

作者通过价值趋近化,将韦森先生对妻子的旧认知和韦森先生自己独有的价值观识解为IDC,将韦森先生对妻子的新认知和他者价值观识解为ODC,通过妻子对前两任丈夫的态度及前两段婚姻给爱丽丝留下的行为习惯将ODC慢慢逼向IDC,从而实现价值的趋近化,其趋近示意图如图5所示。

图5 《另两个》的价值趋近化示意

综上所述,作者使用时间、空间和价值趋近化策略,向读者展现了韦森先生对爱丽丝态度转变的认知过程及其严重的男权思想。通过时间趋近化,作者从时间认知层将以往的爱丽丝经历和行为投射到如今的爱丽丝行为,将爱丽丝未来可能做出的选择与现在的行为相结合,从而使韦森先生将善解人意的爱丽丝识解为虚伪的爱丽丝;通过空间趋近化,将爱丽丝前两任丈夫的他者领域与韦森先生的我者领域的物理距离缩短,从而使韦森先生将值得信任的爱丽丝形象识解为可疑的形象;通过价值趋近化,将韦森先生前后对爱丽丝的认知差异及韦森先生的价值观和他者的价值观进行分析,直接表现了韦森先生对其妻子态度的转变。作者继而运用韦森先生对妻子爱丽丝态度的转变,隐晦地阐释了韦森先生态度转变背后的小气、强势和对妻子有着强烈控制欲的男权主义思想,人物性格诠释简洁明了。

通过对《另两个》进行话语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趋近化理论对文学话语分析具有较强的阐释力,为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研究有利于从语言层面探究文学人物的认知机制,为读者了解作品人物性格、为作家创新写作策略等方面提供一定启示,同时也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国外小说以及为其在国内的传播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爱丽丝话语妻子
爱丽丝的疯狂茶话会
为何妻子总是忧心忡忡?
现代美术批评及其话语表达
道理重要,还是妻子重要?
花与爱丽丝
花与爱丽丝
变大变大
话语新闻
话语新闻
“那什么”的话语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