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音意识训练对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
——以闽方言为例

2020-03-07 05:16王保昌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音位方言语音

王保昌

(福建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福建 福州 350007)

一、研究背景

语音意识是指个体对口语中语音片段的感知和操控能力[1-2]。这种能力与基本语言能力有所不同,是元语言能力的一种,是在基本语言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语音意识一直是心理语言学研究领域里的热点问题之一。以西方字母语言为基础的研究发现,语音意识与儿童早期阅读能力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预测读写能力发展最重要的指标[3],在控制了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语音意识仍然对阅读能力具有独立的贡献[4]。而阅读能力是个体学业能力的核心要素,这使得语音意识研究具有特殊的重要价值,因此受到持续关注。

我国的语音意识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逐步受到重视。相关研究发现以汉语为母语的儿童在语音意识的发展上呈现出和以西方字母语言为母语的儿童大体类似的发展轨迹[5-7],也是按语音单位总体上遵循由大到小的顺序发展,即先发展出音节意识,然后是声母、韵母意识,最后是音位意识。这个发展轨迹体现了个体对口语中语音结构的意识越来越精细化的过程,符合个体语言认知能力发展的基本规律,是个体语言认知能力发展的反映。

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相关研究发现语音意识对二语学习和语音意识对母语学习一样具有着重要的作用。一方面,语音意识作为一种语言认知能力总是处在一种动态发展过程中,它的发展和许多因素有关,语音经验就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当我们审视我国外语教学的实际,可以发现,我国方言众多,很多大学生来自不同的方言区,来自特定方言区的大学生在英语语音学习中经常出现某些具有共性的偏误,语音意识测试成绩也不高[8]。基于这些观察,我们有理由推测这些学生可能受到了先前方言语音经验的影响。就语音结构来说,方言之间差异很大,闽方言就是其中典型的代表。三个分别来自闽南方言、莆田方言和福州方言的人如果只会使用各自的方言,他们之间是无法进行口头言语交流的。那么,问题来了,是否可以通过语音意识训练来提高方言区大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水平呢?语音意识训练对方言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会有怎样的具体作用呢?这是以往研究没有深入探讨过的问题,而对这些问题的探讨一方面可以丰富语音意识研究,具有学术价值;另一方面对我国的外语教学也具有实际价值,因为我国方言众多,这样的研究具有普遍意义。

二、实验设计

(一)研究问题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索语音意识训练在方言区大学生的英语学习中的作用,拟回答以下三个具体研究问题:

(1)语音意识训练能否有效提高闽方言区大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

(2)语音意识训练效果在不同方言区被试之间是否存在差异?

(3)语音意识训练是否可以有效提高被试的单词拼写、单词认读及篇章阅读能力?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的被试是福建一所省属高校英语专业一年级91名学生,其中男生21名,女生70名,平均年龄20岁。他们分别来自闽南方言、莆田方言和福州方言三个典型的闽方言区,自幼就在这些方言中成长,会且只会熟练使用其中一种方言,即他们各自的家乡方言。

(三)研究工具

1.语音意识测试材料

语音意识测试材料分为两套,两套形式完全相同,但具体测试题项不同。一套用于实验前测,另一套用于实验后测。测试题根据语音意识层级理论[3]由研究者自行编制。内容分为音节意识、首音-韵脚意识和音位意识三部分。音节意识包括音节计数和音节切分两项任务,各10小题,每题1分。首音-韵脚意识包括首音意识和韵脚意识两部分,各有10小题,每题1分,共有奇异任务和首音韵脚交换任务两项认知操作。音位意识包括音位计数和音位异同判断任务,各10题,每题1分。以上各小题正确作答得1分,作答错误或未作答不得分。两套测试材料经试测后进行了细微修改,内部一致性α值分别为0.78和0.82,信度可靠。

2.单词拼写测试材料

单词拼写测试材料由20个单词组成,每个1分,单词有2~5个音节不等。测试以听写形式进行,每个单词由主试读三遍。拼写符合英语读音规则即可算对,如[kli:t]写作cleat或cleet均算正确。为了避免学生已有词汇量的影响,所用词汇均为低频词或符合英语读音规则的假词。

3.单词认读测试材料

单词认读测试材料包含20个单词,每个1分,单词音节数2~5个不等。为了避免已有词汇量的影响,所用词汇均为符合英语读音规则的假词。

4.篇章阅读材料

篇章阅读材料包括4篇难度相当于专业四级的阅读材料,每篇材料后面有5道阅读理解选择题,共20题,每题1分。

(四)研究过程

1.前测

在正式进行教学实验之前,先选择了四个平行班。因为每个班级里除了前述三个方言区学生之外还有来自其他方言区和少数省外的学生,为了使被试数量达到要求,从前两个班级中抽出来自闽南方言、莆田方言和福州方言区的被试作为实验组(47人),从后两个班级中同样把符合条件的三个方言区学生抽出来作为对照组(44人)。在教学实验之前对四个班进行了语音意识测试,把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的成绩抽出来进行了独立样本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两组语音意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T=1.614,p=0.110。前测结果表明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语音意识水平没有显著差异,可以进行实验。

2.语音意识教学训练

对照组不接受语音意识教学训练实验处理,只进行正常的课程教学。语音意识教学训练只在实验组所在两个班的综合英语课上作为语音教学的一部分细分成小的模块进行,每周两次课,每次在第二节课的后十分钟进行训练。该校一学期16教学周,在第一周进行前测,从第二周开始进行训练实验,其中音节意识训练、首音-韵脚意识训练、音位意识训练各进行四周,中间一周劳动课周未训练,最后一周用于实验后测,整个训练实验过程为期14周。根据G.T.GILLON所提出的语音意识训练指导原则和教学框架[1],在进行训练实验时,先通过具体实例向学生讲解语音知识,帮助学生系统掌握英语语音中的音节、首-尾音和音位,再通过一定数量的课内和课外作业让学生进行练习。练习任务包括了音节计数、音节切分、押韵识别、首-尾音切分、音位识别、音位切分、音位删除和音位替换等多种形式的认知操作。结合闽方言区学生在英语发音上的共性偏误,重点训练了某些音位的听辨识别,如/tr/、/r/、/tʃ/等。

3.实验后测

在语音意识训练实验结束后对两组进行了后测,包括语音意识测试、单词拼写测试、单词认读测试和篇章阅读理解测试。语音意识测试和前测一样在课堂时间集体施测,主要由听觉方式呈现,但在音节切分任务中,由主试先读出单词并随即把单词呈现在多媒体大屏幕上,要求被试对该单词进行音节切分并把切分结果写在纸上,如slu-pper。这里考虑到实际情况也用到了视觉呈现作为辅助。单词拼写测试以听写的形式在课堂时间集体施测。单词认读由电脑屏幕呈现,利用课外时间逐个进行测试,符合读音规则即算正确。主试在旁边记录被试反应。阅读理解按专四考试的要求在课堂以随堂测试形式进行。

三、实验结果与讨论

把所有数据收集完毕之后经过整理再输入统计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后测的各项数据差异。

(一)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语音意识总体水平上的比较

表1 两组后测语音意识水平的差异

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了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语音意识后测上的总分,结果如表1所示。表1显示,两组在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实验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这说明语音意识训练对于提高语音意识水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这一结果对于在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和学生的信心很有意义,它说明即使学生原有的语音意识水平不高,但是通过教学干预,这一状况是可以得到有效改善的。在二语习得研究中长期以来存在着一个关键期假说(Critical Period Hypothesis)[9], 该假说认为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存在着一个关键期,对于多数人来说通常在青春期结束之前,在这个关键期之后,二语学习者在语言的地道程度上很难达到母语者那样的水平,尤其在语音方面。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多在年龄上已经远远过了这一关键期,那么在二语学习方面是否就一定难以达到理想的水平了呢?本研究中的被试是大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语音意识训练,语音意识得到显著提高。语音意识是一种元语言能力,是元认知能力的一种,而元认知能力的提高对基本认知能力具有促进作用[10]。因而,随着语音意识水平的提高,学生对英语语音的感知和操控能力也增强了,这对他们的语音听辨能力和口语产出必定产生积极的影响。

(二)不同方言区大学生在语音意识训练效果上的差异

把实验组被试的语音意识总体水平在三个方言区之间进行比较,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显著,如表2所示。

表2显示,虽然接受训练的实验组比没有接受训练的对照组在语音意识总体水平上得分要高,但是训练的效果在实验组内部不同的方言区之间却是有差异的:F=4.281, p=0.020。

表2 不同方言区被试在语音意识训练效果上的差异

再把语音意识测试成绩在实验组内部不同方言区之间进行事后多重比较,以找出方差的具体来源,结果如表3所示。

表3显示,语音意识训练效果的差异来自闽南方言和莆田方言、闽南方言和福州方言之间,而在福州方言和莆田方言之间没有显著差异。这是以前研究中没有报道过的发现。我们推测,产生这个结果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实验组被试来自不同的方言区。闽南方言、莆田方言和福州方言在语音结构上差异很大,只懂其中一种方言的人和只懂其中另一种语言的人是无法进行言语交流的。由于语音知觉同化作用的影响[11],被试不同的方言语音经验对二语语音学习产生影响的方向和进程是不同的。这可能是相同的语音训练对不同方言区大学生所产生的训练效果并不完全相同的原因所在。这个结果对语音意识训练具有指导意义:它说明在进行语音意识训练时,应尽可能考虑被试的实际语音经验,把被试所掌握语言的语音结构和进行训练的目标语言的语音结构事先进行语音形态对比,把两种语言中具有相似性和特异性的语音区分开来,让学生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它们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然后在训练中加以突出和强调,这样可能会有利于产生更好的训练效果。

表3 语音意识训练效果差异的多重比较结果

(三)语音意识训练对具体语言能力的作用

衡量语音意识训练的效果不仅要看训练是否促进了语音意识本身的提高,还应观察训练是否促进了和语音意识密切相关的其他语言能力的提升。根据以往研究的结果,在此方面主要考察语音意识训练对单词拼写能力、单词认读能力和篇章阅读能力的影响。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把实验组和对照组在这三种能力测试上的成绩进行两两比较,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具体语言能力上的差异比较

表4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单词拼写(T=5.372, p=0.000)与单词认读(T=7.598, p=0.000)两项成绩上差异显著,实验组成绩明显好于对照组,这个结果和以往国外以儿童为被试的研究结果一致[12];但在篇章阅读测试中,两组没有显著差异(T=0.705, p=0.483)。那么,为什么语音意识的提高可以促进单词拼写和单词认读成绩而不能显著促进篇章阅读成绩呢?我们知道,从正字法的角度来说,英语是一种拼音文字,英语单词由若干拼音字母组成。这些拼音字母或字母组合代表了口语中大小不同的语音片段,哪些字母或字母组合代表哪些语音是有型音对应(grapheme-phoneme correspondence)规律的。学习者在学习英语单词的拼读时如果对这种型音对应规律比较熟悉,无疑将会更高效更精确地进行型音转换,从而促进单词拼写和单词认读成绩的提高。而篇章阅读是一个更复杂的语言加工过程,其中涉及到的影响因素更多,这些因素既有语篇本身的,比如词汇难度、生词密度、句法复杂度以及主题熟悉度等;也有学习者自身因素,比如年龄、智力、语言水平、知识结构以及认知风格和语音加工技能等。语音意识在阅读过程中的作用可能主要影响范围还是在单词这个更基础的层次,对于篇章这样更高层次的影响还力不能及。此结果可以使我们更全面认识语音意识的作用范围。

本研究通过语音意识教学干预考察了语音意识训练对闽方言区大学生英语学习的作用。研究发现语音意识训练可以有效提升方言区大学生语音意识水平,随着语音意识水平的提高被试在单词拼写和单词认读能力上也有显著提高,但是训练效果对不同方言区被试存在差异。将来的训练研究可以在进行训练时对被试的具体语音经验先进行具体分析,以提高训练的针对性,从而增强训练效果。此外,研究发现语音意识对具体语言能力的促进是有范围的,主要影响单词层面的加工能力,因此,应该准确把握语音意识的作用范围。

猜你喜欢
音位方言语音
方严的方言
从铭文标音出发进行曾侯乙编钟律制研究的路径是否可行?
方言
满语方言中的音位变换现象
说说方言
留住方言
魔力语音
基于MATLAB的语音信号处理
基于MQ3与MP3的价廉物美的酒驾语音提醒器
对方正在输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