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视角下高职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探究

2020-03-14 16:22马国玄林靖黄瑞武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工服务型管理工作

马国玄,林靖,黄瑞武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厦门361101)

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正确人生观的树立、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深度转型,社会对高职大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如何提高高职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可回避的问题。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大学生管理工作应牢固树立人本主义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推进学生素质提升和本领增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宗旨。

1 创新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理念

理念是行为的先导,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在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需从学生主体性的维护、综合素质的提升、个人能力的锤炼等方面铺陈推进。

1.1 树立“立德树人”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有什么样的青年,中国就有什么样的未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1]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是当前高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新时代高等教育的战略任务。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要紧密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宗旨。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在新时代,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方向和路线。一切管理工作以学生的人格培养、道德建设、能力提升为出发点,把管理工作打造成德育的重要阵地,推动工作方式由“后发制人”向“先发育人”转变。以服务型管理和育人管理为推手,帮助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时代新人。

1.2 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理念

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应从实际出发,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科学理念,认识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不只是控制与管理,更多的是需要提供服务、促进发展,具体是要将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实践中进行有效应用。”[2]第一,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减少强制性命令,增加平等性对话。第二,维护学生的主体利益,以学生为中心,关爱学生的成长,回答好、解决好学生普遍关心和密切联系的问题。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服务学生的合理要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第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之参与到管理中来,从而挖掘自身潜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 创新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机制

管理工作机制是管理工作得以实现的依赖,有效的机制是管理工作有序展开的可靠保障。提升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有效性,要在机制创新上下工夫。

2.1 把握“按需建制”的工作原则

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是做学生的工作,首先就要搞清楚工作对象的属性、特征和需求。坚持以学生的需求为工作导向,学生遇到什么困难,管理工作就是要努力解决这些困难;学生提出什么合理需求,管理工作就是要努力满足这些需求。对于学生迫切需要解决的如资助、创业、就业以及心理健康等问题,高职院校管理工作必须抓关键、抓重点,寓教育和服务于管理工作中。第一,针对资助问题,学校要建立和健全学生资助工作机构,做好新时代学生助学贷款、助学金、奖学金、特殊学生困难补助的调查和发放工作,建立奖、贷、助、补、勤体系,在资助工作中开展自强教育和感恩教育。第二,针对创业问题,高职院校在创业教育过程中可以倡导学生真题实做、参与实战,传授创业知识与技能,提高创业能力,并以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社团等形式提升学生创业意识、激发学生创业欲望、培育学生创业精神。第三,针对就业问题,高职院校应立足社情和学情,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实化目标、优化队伍、具化指导。第四,针对心理健康问题,高职院校须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咨询中心,进一步完善心理咨询体系,通过聘请专业心理专家担任指导老师,提高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化、服务化、实效化和常态化水平,切实把服务型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2.2 强化服务型管理工作队伍建设

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能不能落实落细落地,关键在于有没有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强的管理工作队伍,“学生工作团队成员的专业背景与专业能力关系到学生工作的质量与效率,是提升学生工作团队领导力的重要基础。”[3]打造一支可靠的、有效的工作队伍是创新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机制的关键步骤。要以“严管理、重安全、摸规律、抓特色、促落实”为原则,加强对学工干部和辅导员的思想教育。第一,“严管理”。严管即是厚爱,严格管理可净化学习环境、强化学术氛围、提高学生服务管理质量。学工队伍要认识到服务不是放任,服务需要严格。第二,“重安全”。学工队伍要时刻筑牢安全意识。学生安全皆大事、学生安全关万事、学生安全无小事。要把安全维稳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上,把握规律,理清思路,妥善处理好安全维稳工作与日常教育管理工作关系。第三,“摸规律”。学工队伍应遵循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摸索出具有学校特点的人才培养规律、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提升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有效性。第四,“抓特色”。学工队伍要不断创新工作载体,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善于抓住重点,突出特色,提炼学生工作中的亮点,铸出精品、创出特色、树出品牌。第五,“促落实”。学工队伍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明确工作目标,优化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体系,提高学生管理和服务工作水平。

2.3 夯实服务型管理工作制度基础

抓关键建章立制,重实效标本兼治,制度是管长远的,管根本的。有一套什么样的管理工作制度,就会有一个什么样的校园生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作为一种规范,旨在维护高校教学与生活的正常秩序,让教师更好地教、学生更好地学,为实现高校的教育教学目标而服务”[4]。因此,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机制的创新要建立在制度建设的基础上。一方面,立足于校情学情,按照教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合作育人的工作要求,对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相关部门进行协调整合,捋清职责,明确分工,解决好谁统筹规划、谁承担责任、谁具体执行、谁考核监督的问题。在部门整合的基础上,建立起民主管理体制,调动多组织机构形成管理合力,实现多维度协作互动,确保学生管理工作的程序民主、制度透明、管服融合。另一方面,不断调整服务型管理工作的考评制度。学生管理工作不同于知识学习,对其评价既不能搞“一刀切”,也不能背离工作宗旨。要以是否给学生充分的自由发展空间、是否让学生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为基本标准,注重短期评价和长期评价、成绩评价和品德评价、他人评价和自我评价的有机结合,真正达到以评价创新促工作改进的目的。

3 创新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路径

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是一项繁复、琐碎、长期、系统的工程,做好学生管理工作不是一件易事,也非一蹴而就,需要结合学生身心特点与时代要求,立足于实际情况,以学生为本,创新工作方法,切实做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

3.1 加强服务型学生党支部建设

学生党支部承担着组织学生、管理学生和服务学生的重要责任,与学生有着密切联系,是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推力。抓好高职大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学生党支部要主动发挥作用,主动担负职责,提升本领,有的放矢,步步推进。第一,高职院校党组织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重视学生党支部的作用,对学生党支部进行工作指导、方向引导、管理督导。对学生党支部要给予政策、经费等方面的强力支持,确保党支部工作的良性有序开展。第二,加强对学生党支部工作相关责任人的培育。学生党支部能否发挥好教育、服务和管理的作用,关键要看引导者。因此,要不断强化相关责任人的服务理念,提高服务意识。在尊重学生党员干部的首创精神和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把学习意识、服务意识、宗旨意识纳入工作考核的全过程和各环节,确保其担得起责任,做得好工作。第三,优化学生党支部配置。将党支部服务活动与班团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效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并在学生公寓建立学生党员服务站,把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做扎实。

3.2 发挥服务型宿舍管理的基础性作用

宿舍是高职大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场所,是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重要场域,在学生管理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服务型学生管理工作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服务育人,在学生宿舍中“占领高地”、“守住阵地”、“赢得人心”。不仅要服务于学生的学习,还要服务于学生的日常生活。第一,要常进学生宿舍,多与学生聊天,解决学生诉求。学工干部、辅导员要把进宿舍、拉家常作为自己的工作常态,把握服务方向、明确工作主旨、注意工作方法。力求听取学生的心声,了解学生的困难,为学生提供有益的帮助。第二,要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宿舍是教育学生养成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意识的不二场所。可以手把手指导,打造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模范宿舍,发挥榜样效应。第三,推动学生社团与服务型宿舍管理的套嵌。社团是高职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良好平台。把学生社团和宿舍结合起来,形成服务型管理工作合力,具有重要价值。可通过规范社团服务型活动开展等方式,实现社团和宿舍服务管理的“手拉手”,为学生提供长久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场域。

3.3 携手新媒体助力学生服务型管理工作

当今时代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无限丰富的信息凭借新媒体手段传播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信息的快速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产生深刻影响,抓住新媒体,才能赢得学生。新媒体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不利后果,“如何借鉴融合互联网思维,推动传统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自我变革,具有重要意义。”[5]学校应主动出击,积极用好网络信息化这一把“双刃剑”推动服务型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一方面,打造一支思想过硬的专业化信息管理队伍,从学生出发,及时了解学生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实施信息监控,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积极、主动、有效回应学生问题,有针对性的做好学生工作。另一方面,以服务学生健康成长为基点,教育学生正确使用新媒体技术。学工部门要定期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加强网络道德和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起正确的网络观、信息观,提高学生明辨是非、鉴别真伪、抵御不良网络信息的能力。通过这些方式,把服务型高职大学生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推向深入。

猜你喜欢
学工服务型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实施“三个三”工作法 推进服务型党组织建设
学工团队自省:解决校园文化冲突的有效途径研究
加快发展服务型制造
学工—教务联动育人管理模式探究
刘国中: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
“教学+学工”协同育人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构建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