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研究生教育”的机遇与挑战
——以高等教育学专业为例

2020-03-14 16:22刘璐冯建民
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年4期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教师

刘璐,冯建民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235000)

在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功能增强、应用拓展的背景下,“互联网+研究生教育”成为了特殊时期研究生教学授课的最佳选择。高等教育学专业作为研究生教育层次中的专业,自建立以来为国家培养出大量高质量、高素质的人才,因此以该专业为代表分析“互联网+”给研究生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既有必要价值也有现实意义。通过结合该专业教育自身特点与问题,阐述“互联网+研究生教育”存在的机遇与挑战,以期为今后国内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和高质量人才培养提供参考和借鉴。

1 “互联网+”内涵的发展

国内“互联网+”理念最早由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2012 年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1]。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此后在不同的会议和文件中,都在强调“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可以看出,“互联网+”在2012 年首次提出到2015 年反复提及,一直受国家高度重视。今天,互联网的发展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入各行各业,各行各业莫能逃避[2]。“互联网+”简单概述即“互联网+各个传统行业”,但这并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而是互联网对该行业的不断渗透和改造[3]。因此“互联网+研究生教育”的应用,成为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拐点,为研究生教育未来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4]。

2 “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机遇

近年来,互联网在教育行业呼声不断。其中有支持声音,也不乏批判之言。为保证研究的全面性和研究结果的有利性,特从教学要素的构成领域进行探析,以使互联网更好地服务于研究生教育。本次选取适合高等教育学专业结构的三三要素构成说进行分析。三三要素构成说是指教学过程由三个构成要素和三个影响要素整合而成,其中三个构成要素为学生、教师和内容,三个影响要素为目的、方式和环境,具体分析如下。

2.1 构成要素领域的发展机遇

2.1.1 真正实现“生本教学”

“互联网+”将促进教学空间向学习空间的变迁。“个人将对自己的学习和教育享有更多的自由,承担更大的责任,学习将彻底变成一件可以自我主导并完成的任务”[5]。“互联网+”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应用,可以为研究生在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如在各种网站中挖掘国际一流高校中研究生教育的学习资源进行借鉴,此外还有各校名师教学视频的广泛分享,学生可任意选择自己喜欢的课程进行学习。

2.1.2 满足教师多方需求

“互联网+”的应用,极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具体体现在:教师在互联网的帮助下,为学生搜集更多的学习资料,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同时也提高自己的学术水平。此外,互联网的运用满足了教师在家办公的基本要求,不仅能够及时处理学生的突发事件和学校安排的教学科研任务,还能对事情的处理有更优异的途径,互联网的运用为教师的工作带去便捷。

2.1.3 教学内容来源广泛

当前,高教专业教学内容的获取主要以教材为媒介作为主要来源,呈现形式一是以PPT的形式展示,二是直接选取少量教材作为课堂参考资料。而随着当前教育信息化的普及与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教材作为主要的教学内容的来源已经不能满足教师和学生的发展要求,“互联网+教育”的运用,大大拓宽了教学内容的获取来源,延伸了知识的获取范围,尤其是“电子书”的出现,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纸质书籍“功能单一、交互性弱、损耗性大、疏于灵巧”[6]的缺陷。

2.2 影响要素领域的发展机遇

2.2.1 教学目的达成率高

开展线上教学是解决外界不可抗力阻碍,达到教学目的,保证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线上教学实现教学目的主要体现在引导学习动机、训练学习方法、监督学习行动三个方面[7]。

首先,引导学习动机。特殊情况中,若不能满足学生在充满学习氛围的校园中学习,线上教学的开展则会同线下教学一样,在教师监督下严格执行在校时的作息时间,规定学生周一到周五的作息时间与在校时保持一致,这种形式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学生在每天规定的学习时间中认真学习。

其次,训练学习方法。研究生的学习虽以自学为主,却也需要教师传授一定的教育理论为自己的学习奠定基础。而教师的知识毕竟有限,因此“互联网+”与教育行业的结合,使得学生的知识获取不再局限于从教师单方面传授,学生可以自己上网获得更多的对自己有帮助的学习资料。

最后,监督学习行动。若居家接受教育,通过线上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的视频方式监督学生的学习,避免因学生懒惰而耽误学习进程;再如教师要求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后要对问题有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还可以把习题作业以照片的形式进行上传等,这些方式都能起到对学生学习的督促作用。

首先,抗辩权行使时间的限制。只有当一方当事人的债务已届清偿期,但对方未履行或者未完全履行使义务时,对方当事人才可以行使抗辩权。例如,只有在物业服务企业首先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并且经业主或者业主委员会的要求改善后不履行的状态继续存在时,业主才可以行使抗辩权[9]45。

2.2.2 教学方式形式多样

互联网与教育的融合打破传统的讲授法+计算机多媒体运用的教学方式,它能够让学生有足够的网络资源进行利用,使学生有了学习的“第二课堂”,在这里教师可以创造多种教学手段让每一位学生进行高效率学习。尤其当前盛行的网络视频网站的建立和直播平台的使用,一方面使教师的教法更加效率化,另一方面也使得学生的学法合理化,为研究生的学习提供更多路径。

2.2.3 教学环境适切发展

“互联网+”的应用突破了教育在空间上的限制,借助互联网,学生的学习、教师的教学既可以在自己的家里,也可以在咖啡馆、地铁等任何环境下连接到网络平台学习。学生不再局限于以往的固定的教室上课,教师也不再局限于教室中授课。同时各种名师的授课视频也能跨地区、跨校,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进行学习。

3 “互联网+”背景下研究生教育发展存在的挑战

“互联网+”的广泛应用给研究生教育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一系列挑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构成要素领域存在的挑战

3.1.1 学生合作创造能力发展受限

在线教学不能满足学生发展需要的集体合作学习能力,学生良好发展需要在合作氛围中养成集体主义精神来提高自己的团结协作能力。尤其在当今社会,只有学会团结、合作才能在集体中生存,才能取得最终成功。此外学生每天时刻面对电脑学习不仅会对学生的视力和身体健康产生负面影响,还会泯灭学生创造力的发展。

3.1.2 对教师能力要求愈来愈高

在线教学的开展对教师信息素养提出了较高要求。在我国教育信息化快速发展进程中,多数教师已经具备一定的信息化教学能力,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而进入网络空间后,教与学的时空场景发生了根本改变[8],因此很多教师出现在线授课不适的现象,不能创造良好的教学效果。

3.1.3 教学内容繁多复杂

互联网中的内容纷繁复杂,因此时间一长,超载的信息对学习造成干扰,学生最终失去自己果断的判断力和创新能力。对教师而言,多数教师鉴于有丰富的网络教学内容,很多时候就直接取用别人的成果来进行课堂授课,甚至有些老师以“学生主动分享是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为理由,不去传授知识,整堂课由学生讲授[7]。

3.2 影响要素领域存在的挑战

3.2.1 线上教学导致师生学习困难增多

网络课程视频和直播平台都具备一定的使用优势,但也存在弊端。网络课程视频给了教师不去监督学生的理由,很多教师以“研究生以自我研究为主”,由学生自己观看相应课程视频,放任学生自我发展,不去关心学生是否真的去观看或观看之后是否达到学习目的;而直播平台在教学使用的过程中则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师的学能所授,教师直播中不能接收学生的疑问,自然也就无法了解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只根据自己的备课内容进行传授,而学生到底是否真的理解,教师并不知晓。

3.2.2 教学目的达成效差

相比于传统线下教学,虽在特殊情况下教学目的的达成率高,但达成效果令人堪忧。①学习动机:学生居家学习缺乏教师面对面指导,所以学习中存在的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每天学习中存在的疑问逐渐积累,学生就会感动学习困难,时间一久就会失去学习兴趣。此外受到互联网上其他应用影响,如在线游戏、在线视频等,它会让学生沉迷其中难以自拔,逐渐失去学习动力,不能产出高质量的科研成果。②学习方法:线上教学造成教师只能当单方面展示教学内容,不能生动直观地与学生面对面进行交流并对内容做出补充和完善,使学习质量难以保证。③学习行动:缺乏教师的监督,就需要学生主动变他律为自律,但对于自律性差的学生往往会滋生惰性,精力涣散,不能及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

3.2.3 地区间教育资源不均

互联网的使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教学空间的限制,但在线教学要求各地区具有较高的互联网普及率。所以当前偏远农村中的学生不一定有机会接触到互联网,尤其是对中西部省份农村地区家庭具有极大的挑战性。因此,“互联网+教育”的应用造成城市、农村地区间教育差距的扩大和愈加严重的教育资源不均。

4 “互联网+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建议

面对“互联网+”对研究生教育中的各教学要素带来的冲击与挑战,需要学校、教师以及研究生个人增强忧患意识,主动应对出现的困难,寻找适当的解决策略。

首先,高校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因地制宜,针对农村地区或网络不发达地区,减少使用直播形式的在线授课,可使用当前在国家平台中提供的高质量课程视频资源,减少由于农村网速或者网络不发达等带来的学习不便,既能保证课程质量,又能节约教学成本。

其次,线上教学开展过程中,教师要重点关注学业基础较差的学生以及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学生,解决他们学习上的困难,加强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对于学习积极性高但教学条件差的学生要重点帮助,让学生保持较好的学习积极性。

再次,减少教师单独制作课程,尽量使用现有平台优质课程,一方面可以节省教师做科研的时间,也能减少教师的教学压力。对少数高水平学校来说,可鼓励部分教师自愿进行在线授课或制作录播,为其他学校学生提供学习的便利,既可以减少学生对繁多学习内容的筛选,又能给学生留出交流思考的时间。

最后,学校应鼓励家长做好对学生的监督工作,尤其对于自律性差的学生来说,借助家长的帮助可以让学生把互联网的应用用在实处,减少在互联网上进行娱乐活动,将互联网平台始终作为自身进步的阶梯而充分利用[9]。

猜你喜欢
研究生教育教师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最美教师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圆我教师梦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