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全流程物流网化管理系统

2020-04-03 02:58杨春晨朱蓓蓓戎瑞明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血制品血袋出库

周 蓉,杨春晨,朱蓓蓓,蒋 密, 戎瑞明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输血科,上海 200032)

随着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医院各个科室建立信息化管理平台,用计算机系统代替人工已成为医疗管理的必然趋势。随着本院规模的不断扩大,临床上对输血安全、输血效果的要求不断提高,这就需要输血科在保证临床用血安全的同时,提高合理用血比例。为此本院输血科在手持机的基础上,整合医院网络资源,对院内血制品实施全流程物流网化监控。

1 输血物流网化管理系统建立的平台与流程

1.1 系统平台

1.1.1 硬件 处理器、内存容量、硬盘容量、打印机、护理手持机(EDA51 HC (医疗专用) 移动数据终端Honeywell)。

1.1.2 软件 Windows XP版本为操作系统,使用本院自主研发的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采用互联网专用VPN通道。

1.2 工作流程

1.2.1 血制品入库 血液中心按照输血科的订单进行血液输送,血库管理人员进行接收时严格检查血液外观,核对运输条件、血制品是否与订单一致。使用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对血制品进行入库操作,软件对入库血制品信息进行自动保存,并能提示血液保存预警期以便在使用时能够更加便捷与准确。

1.2.2 临床输血申请及血制品出库 临床患者需输血时,临床医师需先在电脑进行申请,系统会向输血科工作人员提供患者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临床诊断以及最新的血常规,输血前常规检查结果。输血科工作人员可在输血科信息管理系统软件中看到临床用血申请信息,再根据患者信息及根据血液贮存情况决定最终出库的血制品数量,血液出库时系统会自动对比出库血液的血型与患者血型,并检查血液保质期,检查信息无误后,血制品方可顺利出库。

1.2.3 交叉配血及血制品发放 输血科工作人员进行交叉配血前,必须先核对患者血型、抗体筛查、配血管编号与血袋是否相符。交叉配血没问题的血液保存在专门的发血冰箱中,等待护士领血。护士领血时,需提供该患者的领血单,血液管理系统会再次对领血单和血袋条码进行扫描,核对无误后,才可发放,同时打印临床配血报告单,一式两份,一份输血科保存,一份发放给临床供输血时使用。

1.2.4 血制品输注及血袋回收 护士取回血制品后,在病区使用手持机与患者手腕上条形码比对相关信息, 确认无误后方可输血。输血结束后,病区将空血袋送回输血科,输血科工作人员对空血袋进行电子扫描回收并销毁。

1.3 血制品流向查询软件提供多种血制品查询条件,以满足输血科日常工作中的不同需求。①根据血袋编号,系统可查询具体某袋血制品流向,如入库、出库、病房确认取血、血袋回收、调入、调出等;②根据出入库时间,系统可查询该时间段内出入库的血制品具体信息;③根据血型,系统可查询单个血型的血制品流向;④根据科室,系统可单独查询各个科室的血液流向。

1.4 输血流程物流网化管理运行模式图(图1)

图1 输血流程物流网化管理运行模式

2 物流网化管理的临床应用效果

2.1 提高临床输血安全物流网化管理实现医院与输血科信息数据管理的有效整合,该系统可使输血科从血液录入、配血、发血、领血、评估、血袋回收等各个环节实行全流程物流网化的信息化管理,在血制品流通过程中设立多个关卡,大幅度提高临床用血的安全性。在人工核对的基础上,使用电脑再次核对,杜绝因人为疏忽造成的输血差错。血制品在入库、出库、临床领血、血袋回收等一系列过程中都可被准确定位,这种实时监控血液流向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输血差错。

同时输血系统需要当班工作人员的工号登录,非输血科工作人员不得登录,每一步骤的实施都可以定位到具体的工作人员,可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保证输血安全。

2.2 提高效率、保证质量简洁的操作软件将输血科工作人员从繁琐的工作流程中解脱出来,使工作流程清晰有效,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为工作人员节省更多时间用于解决配血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同时工作人员在配血前可以看到患者的抗体筛查、输血前五项等检查结果,可以在做好自身保护的同时,更加准确地进行配血工作。

2.3 强化管理、信息共享可以随时对血液中心所提供的信息、患者的配血资料及在使用过程当中所产生各种状况的信息资料归档,这样便于管理者对科室信息的掌握,使得管理更加高效、精准。医院患者用血信息可以在系统中长期保存,便于查找统计,可用于了解医院历年用血量,预测医院未来用血量,有利于医院各个科室工作的展开。

系统为医院输血科专业人士及其他科室医生护士营造一个相互交流和讨论的稳固的网上家园,为输血科与临床各科室共同搞好临床输血工作架起一座互信的桥梁。

3 讨 论

3.1 血库管理的电脑化进程1988年,美国食品与药品委员会(FDA)就建议在血库使用电脑化管理[1],并在1989年发表血库电脑化管理的规范指导[2]。随着电脑技术的发展,1994—2005年间FDA多次更新这一规范指导[3-5]。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一些国家也建立血库电脑化管理的标准[6-10]。2007年,英国血液学标准委员会就提出将IT技术用于输血科的血液管理,以提高输血过程中的安全性[11]。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计算机系统替代人工已成为必然趋势[12]。国内输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已有不少文献报道,且各具特点[13-16]。

3.2 物流化管理系统的建立基础本院的输血物流化管理系统是在输血科管理系统、VPN网络系统及手持机的基础上,建立的输血流程闭环的一个新方式。该系统作为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与医院各部门、各临床科室信息系统都有着相互连接的可能,它是完全按照国家卫健委及相关法律法规颁布的规范的内容来设置,是一套行之有效的医院信息系统[17]。

3.3 物流化管理系统的优点从流程的设计看,通过信息化输血流程,完成输血申请单的填写、 核对、 执行,护士通过其信息工作站能够被提醒执行,并严格根据已经设计好的计算机流程,进行采血样和核对,同时输血科又可以通过网络监控输血过程及接收临床反馈,信息化使整个过程做到可追溯管理,这就保障了输血闭环管理的安全性。从流程的控制看, 输血过程中通过对关键节点的质控,如输血申请单、血样采集与核收、交叉配血与发血、 病案中输血前后记录、血袋回收及信息上传,使信息化与临床实践操作相结合,规范临床输血流程,全流程应用条码化信息化的传递,降低错误概率,提高工作效率和临床上安全合理用血的水平。从信息流动的途径看,输血流程中输血科和临床科室形成闭环结构,保障数据和信息的完整性,同时也是符合输血信息化要求的完整计算机程序操作手册,并且能进行数据的检索与存储,真正做到人与信息管理系统之间的相互照应,使临床用血更加安全有效、有保障。

猜你喜欢
血制品血袋出库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为啥献一次血要用那么多袋子?
血制品:白蛋白有望进入提价阶段
华兰生物被低估了吗?
血制品:27倍PE的行业值得买吗?
血制品行业 27倍市盈率的血制品行业现在值得买吗?
散粮出库 加快腾仓
优化拍卖出库流程控制防范拍卖出库环节财务风险
“出库费” 应由谁来付
制备成分血时血袋破损的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