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数学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2020-04-05 18:51浦祝志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复习课提高数学教学

浦祝志

[摘要]复习课教学时,教师可通过整合与统筹各个相关的知识点,引导学生边学习边复习,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数学教学;复习课;有效性;提高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18-01

数学复习课,就是教师把各知识点整合起来,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起温故知新的作用,使学生养成科学、全面、严谨的思考习惯,巩固所学知识。

一、复习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许多教师对复习课缺乏正确的认识,导致复习课沦为“炒旧饭”。分析发现,数学复习课出现这样的问题,不外乎有以下几个原因。

1.形式单调,缺乏兴趣

不少教师考虑过将复习课转型,然而屡屡失败,原因在于急功近利,为了短时提高學生的成绩,导致落入练题讲题的樊笼中。长此以往,复习课的教学就会变得重复且低效,学生学习起来索然无味。

2.要求简单,思维受阻

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复习课常常只传授解题的技巧和手段,但是技巧的娴熟并不代表思维的发展,学生仍然“只知其然,不知所以然”。另外,由于一些习题,如“边注水边放水”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训练思维的严密性,但是却不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思维发展。

3.目标不明,发展不均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使不同的人得到不同的发展”,这说明数学教学必须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收获。然而,许多教师进行复习课教学时,只关心怎样将所有的知识和方法灌输给学生,很少考虑怎么让所有的学生获得发展。因此,复习课教学后,学生的成绩不见提高,后进生依旧没有任何进步。

二、提高复习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如何让复习课跟新授课一样新颖有趣,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数学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关联性、严密性,知识内部纵横交错、环环相扣。然而,很多教师进行数学复习课教学时,只是简单地罗列所有的知识点,忽视了引导学生系统地整理与综合所学知识,导致复习课教学收效甚微。因此,教师应从知识构建的高度,引导学生梳理所学知识,并组织学生交流讨论,帮助学生重建知识网络。

例如,教学《立体图形的整理与复习》时,教师安排了以下练习:(1)出示一个立体图形的一个特征,让学生根据特征,猜测这个立体图形的名称。(2)出示长3cm、宽2cm和长4cm、宽3cm的两个矩形后,提问:“如果要将它们拼组成长方体,缺少了什么?”(3)出示一些数据相同的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要求:“请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分析一些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指出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这里,教师设计的题量虽然不多,但可以训练和考查学生思维的灵敏性。如题(1),学生需要先将所有立体图形的基本特征一一检索,再通过对比甄别选出符合要求的图形;题(2)和题(3)则需要学生发挥想象,特别是题(3),有的学生想到通过长方形平移的轨迹形成长方体。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复习课的习题,通过巧妙安排,既实现复习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三、复习课教学的指导思想

对学生进行方法指导,能让复习课变得更加高效,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学生一旦理解和掌握了所学的知识,就具备辨别题型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要想根据所学知识提出问题或设计习题,需要懂得各类型题的题眼和考查点,这样设计习题时就会进一步区分各类题型的不同特点。因此,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可适时让学生命题,这样既可以调动他们的复习积极性,又培养了他们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创新就是要吐故纳新,破旧立新。在数学复习课教学中,教师应打破常规,允许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意见,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并多赞扬、包容学生,让学生的独特思维得到保护和发扬。另外,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做到温故而知新,使学生的思维从低级走向高级、从感性走向理性。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学生的独特见解,包容学生的错误,鼓励学生在复习中不断创新,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

总之,复习课教学是一个师生再学习、再提高的过程,不仅要有计划性,而且要有整体性;不仅要有综合性,而且要有顺序性;不仅要讲练结合,而且要劳逸结合;不仅要突出重点,而且要新颖有趣。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复习课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通过复习真正巩固所学知识。

(责编 杜华)

猜你喜欢
复习课提高数学教学
谈谈如何上好小学英语复习课
在趣味情境中构建知识体系
漫谈初中作文教学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