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教学需注重学法传授

2020-04-05 18:51胡敏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书法教学

胡敏

[摘要]书法是展现个人文化素养的重要技能,能够陶冶性情,使人终身受益。教师抓住小学生可塑性强的特点展开书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这要求教师要搜集学法资源,展示学法应用,注重学法传授,拓宽学法创新,从学生的兴趣出发,丰富学生的书法体验,培养学生的书法习惯,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

[关键词]书法教学;学法传授;学法资源;学法应用;学法创新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36-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去写字化现象严重,书法教学更是远离课堂。书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没有速成之法且学习过程枯燥,但它是提升个人品性的好途径,理应受到重视。我们教师要积极探索教学方法,注重学法传授,增强书法教学的实效性,让书法滋润学生的内在精神,促进学生的未来发展。

一、搜集学法资源,激活学生的书法兴趣

书法是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首先,书法教学融汇了人文历史等多种内涵,教师应将人文资源引入课堂,以此丰厚学生的书法积淀,为书法教学奠定基础。其次,教师要营造温馨、轻松的书法氛围,让学生放松心情,以更饱满的热情投入书法学习。再次,教师可以举办多种形式的书法活动,以游戏性活动激活学生的书法学习兴趣。最后,教师搜集、整合学法资源的同时,还要注意增加资源的趣味性,点燃学生学习书法的积极性。

如学习三年级上册《横》时,教师举办书法作品展览,将学生之前的书法作品汇集起来,供大家欣赏,以提升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和对书写的渴求。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制作“横”的卡通形象,运用多媒体播放视频,视频中的“横”为学生讲解了自己在汉字结构中的作用。学生们明确了写好“横”的意义,都迫不及待地想要大显身手。于是,教师先给学生自由书写的时间,学生兴趣盎然,迅速投入书法练习中。而后,教师展示学生书写的“横”,通过观察、对比,学生对“横”的书写有了更深的理解。教师及时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重新书写。这一次,学生写的“横”粗细均匀,左低右高,极为美观。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再次明确“横”的书写特点。

教师组织书法展览活动,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并运用多媒体辅助书法教学,有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再引导学生从练习中体会书法的笔画形态、特点,并及时进行总结,这有助于学生加深记忆,为后续书法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展示学法应用,增强学生的书法体验

书法学习于小学生而言难免枯燥无味,需要教师创新学法应用方式,给予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以丰富学生的书法体验。首先,在实施书法教学时,教师要保有十足的耐心,多给学生包容和鼓励,逐渐增加学生的书法学习信心,启迪学生的书法思维。其次,教师要丰富学生的感官体验,给予学生由表及里的书法体验以及更深层次的学法提示,使书法学习更加生动,更添艺术感。再次,教师应注意讲练结合,以精准的语言和示范为学生书法练习提供方向,使学生对书法学法有更为清晰的认识。

如学习《垂露竖》,教师板书“垂露竖”并询問学生这形状像什么,学生一下子来了兴致,积极投入研究。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该笔画的写法,并引导学生跟随着教师的笔法书写“垂露竖”。学生听得津津有味,练习效果显著。教师又要求学生展开个性想象,以自己的方式向大家展示写“垂露竖”的技巧。学生开动脑筋,有的创编笔画故事,有的制作讲解道具……展示环节,一名学生上台,拿出自制的“垂露竖”运笔图,该图把“竖”的写法讲解得生动具体又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其中逆锋起笔、斜入笔等运笔方式均有涉及。教师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点评并鼓励其他学生也上台讲解。学生的讲解大多清晰规范,展示环节也有板有眼。

教师科学展示学法应用,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丰富了学生的书法体验,对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具有积极作用。

三、注重学法传授,培养学生的书法习惯

教师应注重学习方法指导,通过传授科学的书法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书法习惯。首先,教师要发挥模范作用,认真钻研,以扎实的书法素养来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其次,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力基础制定不同的学习目标,让目标引领学生的书法学习方向,这将更利于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书法习惯。再次,教师要在深潜教材的基础上,合理运用各种教学资源,提升书法教学设计的科学性、创新性,让学生体会到书法的魅力,从而发自内心地学习书法。这样一来,良好的书法习惯便自然形成。

如教学《点》时,教师多媒体展示齐白石的《虾》等多幅书面作品,丰富学生的书法感知,塑造学生的书画审美能力。随着名家名作的欣赏,学生的书法兴趣被激活。教师顺势传授“点”的基本写法,边写边讲解“点”的运笔要领,学生跟随教师的演示书空。“点”的写法相对较难,特别是露锋斜人和回锋收笔的部分,教师针对笔画特点再次强调运笔要领。有了教师的示范讲解,学生练习顺利,效果良好。教师将学生的练习成果展示出来,针对书写情况引导学生体会“点”的意境,然后补充“永”字八法的相关知识,帮助学生体会“点如高峰坠石”的意境。之后,教师要求学生结合对该笔画的理解再次书写,同时提醒学生注意起笔、运笔、收笔等,这对学生书法习惯养成具有积极作用。学生按照书写要领再次练习,这一次的书写效果较之前有了明显的进步。

教师注重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无论是书画作品的展示,还是对“点”的意境的理解,都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书法习惯。

四、拓宽学法创新,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

学法创新是提升学生书法水平的重要方式,也是提高书法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举措。第一,教师应让学生自主投入到学法研究中,从多渠道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第二,教师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书法活动,以此调动学生书法学习的热情,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表彰,提升学生的书法学习自信。第三,教师可以联系家长,提升家长对书法教学的理解和配合度,拓宽学生书法练习的空间,强化学生书法习惯的培养。

如学习《长撇》时,教师布置预习任务,要求学生预习“长撇”的写法,学会其在汉字中的应用。教学活动开始,教师要求学生将自己的预习内容和小组成员交流。各小组成员迅速找出预习内容的交叉部分并就不同之处进行探讨,很快完成了讨论。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鼓励各小组派代表分享组内讨论的成果。有的小组将学过的“短撇”和“长撇”作比较,区分出它们的异同;有的小组将“长撇”的运笔步骤写在黑板上并示范写法……学生的展示生动直观,教师根据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强调。之后,教师组织小型书法展,要求学生书写含有“长撇”笔画的汉字,并邀请家长来参观。

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通过预习展示,提升了学生的书法自信;然后针对学生的讲解进行补充,有效提升了书法教学的实效性。书法活动的开展,有助于培养学生研究书法的习惯,对提升学生的书法水平也有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要提高小学书法教学的质量,就需要教师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兴趣带动书法学习,并通过多元展示学法应用,讲练结合,帮助学生提升书法水平。通过学法传授,培养学生的书法学习意识,能够丰富学生的审美世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书法教学
书法欣赏在高校书法教学中的作用解析
书法有“法”
高中书法教学现状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