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匠精神”下的语文课堂

2020-04-05 18:51王敏丽
小学教学参考(综合) 2020年2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王敏丽

[摘要]语文课堂是否高效,直接决定了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更关系着学生的语文思维和未来发展。因此,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势在必行。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秉承“工匠精神”,把握好学情研究、专业研究、教法研究三个维度,凭借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对教学素养的追求,对教学方式的创新,努力打造高效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匠精神;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06-0038-01

学生对语文学习感到吃力。为此,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教师要充分研究学情,为课堂教学提供方向性指导,并不断强化自身专业技能,为学生输出知识发挥模范作用。教师还需秉承“工匠精神”,不断创新、优化教法,塑造学生的语文学习思维,促进学生语文知识的运用,以高效课堂助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把握学情研究,明确教学方向

学生的发展存在着个体差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把握学情,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目标,使各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有个性化发展。其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给予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既要面向全体学生,又要考虑活动设计的科学性。再次,教师要依据学情完善评价标准,以形成性评价帮助学生优化学习模式,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如教学《总也倒不了的老屋》时,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结合单元主题,设计了多层次教学目标。对于全体学生,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是会认、正确读写“洞”“准”“备”等生字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设计了更抽象的学习目标,要求学生体会老屋的仁爱和体贴,感受爱心带给人们的真情和愉悦。教师还充分考虑到学生实际,兼顾全体,布设了分角色朗读训练,并给予学困生更多的展示空间,帮助学困生体会人物情緒。这样一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迅速提升,教学效果十分显著。

教师针对学情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兼顾全体,使每个层次水平的学生都能有所进步,从而增强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使学生能够更专注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二、强化专业研究,提升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教师的素养水平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因此,教师要强化专业研究,提升教学水平。首先,教师要具备专业的语文知识储备,夯实语文基本功。其次,教师要加强政治素养,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在一举一动中带动学生、影响学生,成为学生的榜样。再次,教师要掌握语言表达的艺术,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最后,教师要不断反思,追问自己的教学行为,以促进教学水平的提升。

如进行“续写故事”的习作教学时,教师以故事讲解开场,生动的语言、丰满的故事情节,深深地吸引着学生。学生在教师语言魅力的感染下开始了高效的习作学习。教师要求学生观察插图,自由设想故事走向。学生认真观察插图、仔细阅读文字,并自发进行小组讨论。很快,一个个情节完整的故事便呈现出来。这样教学,拓展了写作教学的深度,使学生的写作有了方向可循。

教师以自己的语言魅力营造故事续写氛围,学生在感染下积极投入写作,这样的写作教学并非浅尝辄止,而是有深度、有效果的教学实践。

三、创新教法研究,提升教学效率

教师创新教法研究,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率。第一,教师要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尤其是导语的设置,力求在短时间内激活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第二,教师要提升课堂提问的实效性,要设计紧扣关键并能启迪学生的问题。第三,教师要能及时、灵活地处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做到灵活变通。

如教学《去年的树》一课,教师以题目导入,询问学生读了课题后的感受,学生的兴趣一下就被激发起来。教师再用多媒体出示课文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初读课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自己解决了大部分问题后,再小组讨论有疑惑的地方。教师要求学生再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学生读书时手握笔,不时圈点勾画。阅读完毕,教师鼓励学生畅谈,学生的理解深刻,明白了信守承诺的重要性。整节课,教师的讲解并不多,但学生收获满满,这得益于教师创新的教法研究。

教师注重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这不仅有益于高效课堂的开展,还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对学生未来的学习、成长均有益处。

总而言之,提升语文课堂实效性需要教师秉承“工匠精神”,立足教材,用心钻研,并不断提升自身素养,创新教学设计,探索出一条高效课堂之路。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