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研究
——以比亚迪集团为例

2020-04-07 11:41郭屹伟王青青
宿州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比亚迪分析法绩效评价

唐 亮,郭屹伟,王青青

阜阳师范大学商学院,安徽阜阳,236037

1 相关研究与问题提出

汽车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是在许多相互关联的工业和相关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依靠自身能力,还受制于上下游企业[1]。汽车企业间的竞争逐渐演变成其所在的整个产业链间的竞争。产业链是企业基于所属产业的特定技术经济关联,按照协同关系和时空分布建立的链条式关系形态。产业链整合是企业通过控制或影响上下游企业的决策,发挥产业协同效应,实现资源优化配置[2]。汽车企业的产业链整合是完善产业组织、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途径。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了提升市场竞争能力,增强资源整合能力,汽车企业应当加强产业链整合,将相关企业比较优势融入产业链整合过程中,完善产业链条,凸显集群效应,加快配套产业的发展,建立产业链整合优势[3]。

关于产业链整合及其绩效评价一直是理论界研究的热点。李宇等基于产业融合的视角,建立了开放式创新的产业链整合模式,通过不同企业的案例对比分析,形成了新的产业发展模式[4]。韩言虎等基于产业链整合的视角,分析建筑行业技术链与产品链整合、协同创新及其绩效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实证检验表明产业链整合对协同创新及其绩效有显著促进作用[5]。高照军等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转型升级过程中企业如何更好地实现产业链优化,从企业能力的视角研究了企业能力对企业实现产业链升级的影响机理[6]。李蕾等从政策制度环境、市场供求关系、企业技术能力、协同整合能力及经济环境绩效等维度,建立了产业链整合的综合绩效评价体系,丰富了产业链整合相关理论,为促进行业发展提供理论支撑[7]。

近年来,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和传统能源供应的日趋紧张,许多国家和地区纷纷公布了燃油车的禁售时间表,并将新能源汽车作为汽车产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因此,基于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通过建立绩效评价体系,运用群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赋值,以评价比亚迪产业链整合的绩效,再运用理想解法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评价结果。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2.1 群层次分析法

层次分析法(AHP)是一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系统性、层次化的综合分析工具,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的复杂问题决策。层次分析法根据问题的性质和预期的总目标,将问题分解为不同因素,因素间相互关系按不同层次组合,形成多层次的分析模型。层次分析法简单明了,广泛适用于各领域综合决策,但是层次分析法只能通过单人确定指标权重,存在一定局限性。群层次分析法(GAHP)是层次分析法的一种改进,弥补层次分析法固有局限性,改进后引入多人参与决策分析,进行确定指标权重分析,能够实现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交互影响,使得决策更加科学合理[8]。在GAHP方法中,多位专家仍按照传统层次分析法的步骤进行确定各指标权重,并用各位专家指标权重得出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由此得出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2.2 熵值法

熵值法可以根据不同指标之间的信息含量进行比较客观的权重赋值,是综合评价分析中确定权重的一种客观的赋值方法。一般而言,熵值法需要完整的样本数据,在运用上受到一定限制。但对于评价企业产业链整合绩效而言,各项指标数据均可从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相关数据库和企业官网等途径得到,能够满足样本数据要求。与层次分析法相比,熵值法具有客观性和动态性的特点[9]。运用熵值法明确权重量值,可以完全按照各指标原始数据的实际情况确定,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避免主观因素影响,从而使得评价结果更为客观科学。因此,在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中,引入主观赋值的群层次分析法和客观赋值的熵值法,共同确定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指标。

2.3 理想解法

理想解法(TOPSIS)是一种将距离作为评价标准的综合评价排序方法,通过构建各个决策问题的正理想解和负理想解,将靠近正理想解和远离负理想解作为评价决策的依据,并对不同决策方案进行排序[10]。若方案接近正理想解且远离负理想解,即认为该项目较好;若方案远离正理想解并接近负理想解,即该项目较差。在评价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绩效中,依据各年度指标量值与正理想年度的贴近程度,对2011—2017年度比亚迪集团实施产业链整合绩效评价进行排序,进一步对上述结论进行检验,使结论更加可靠。

3 基于群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进行绩效评价

3.1 指标体系的确定

在参考企业绩效评价体系[11]基础上,根据该企业发展现状,以四大维度为出发点,即管理协同、创新驱动、多元经营和财务整合,并在各个维度上各选取2个指标,从而较为全面合理地评价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战略整合后绩效变动趋势,具体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对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进行评价,主要从管理协同、创新驱动、多元经营和财务整合四个维度进行测度。

管理协同维度,主要包括管理费用净利率指标和总资产周转率指标。管理费用净利率是净利润与管理费用的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较为客观地体现企业管理效率。指标值越大,表明企业管理效率越高,进一步说明企业在投入资金方面取得较好的绩效,并且运用该指标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判断企业管理层进行经济决策的合理性。总资产周转率主要用于衡量企业资产运营效率,即企业通过运用资产获取收入的能力,该指标反映总资产从投入到产出的周转速度。指标值越大,表明整合后的资产周转越快,企业收入增长幅度越大。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企业通过与上下游产业的协同发展,规模不断扩大,成本有效降低,市场份额持续提升,可以获得显著的管理协同效应。

创新驱动维度,主要包括研发费用率指标和专利收入率指标。研发费用率反映的是企业对研究开发行为的重视程度,用研发支出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作为量化指标。专利收入率可以直观反映企业对专利技术的投入力度,用专利支出与营业收入的百分比作为量化指标。比亚迪集团通过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将更加注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大企业科技研发力度,在此基础上加快专利申请步伐,加速科技创新成果的申请和转化,使得整个集团资源配置效率显著提高,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

多元经营维度,主要包括市场占有率指标和经营杠杆系数指标。市场占有率直接反映企业提供的某类产品或服务在整个市场同类产品或服务中所占的比率。一般而言,市场占有率越高说明企业的产品竞争力越强,它反映了企业在市场中的地位。经营杠杆系数主要用于衡量经营风险的指标量值,在一定销量水平下,经营杠杆系数越大,表明企业的经营风险也就越大。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在经营管理和产品研发等方面进一步提质加速,有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能力,提高市场占有率。与此同时,企业的经营风险尤为需要关注,通过分散经营风险和稳定收入来源保证一定的市场份额,因此,选取市场占有率和经营杠杆系数作为衡量多元经营维度指标。

财务整合维度,主要包括速动比率指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标。比亚迪集团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过程中,随着整合的深入,需要大量资金持续投入,缩小企业盈利空间,甚至有资金链断裂的危险[12]。因此,了解产业链整合的短期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很有必要,故选取速动比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作为财务整合维度评价指标。

综上所述,研究的原始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以及巨潮资讯网站,部分数据经手工收集得到。产业链整合战略综合绩效测度是将各个指标值与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利用和积法计算,由此对2011—2017年比亚迪集团的产业链战略整合后的综合绩效值和趋势进行测度和评价。因此,根据上述所构建的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计算出各年度产业链整合后综合绩效值,需要确定各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对指标权重的赋值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主观赋权法,该方法是根据主观价值判断确定指标权重,能够反映评价者偏好,但由于每个评价者有不同背景经验,因此其主观价值判断会有一定的差异,由此得到的权重缺乏稳定性。常见方法有专家评判法,层次分析法等;另一类是客观赋权法,该方法根据原始指标数据并通过相应统计处理方法获取权重,一般而言,其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小,同时也存在固有缺陷,即选取样本时存在一定的随机性。常见方法有变异系数法,主成分分析法,多目标规划法,熵值法等。基于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各有优缺点及适用范围,将改进后群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运用组合赋权法,明确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间相对重要性程度。

3.2.1 改进的群层次分析法(GAHP)

群层次分析法虽能够实现多人决策权重目标,但实际运用中仅能简单实现两两指标间的“1-9”相对重要性比较值。而事实上,确定两两指标间相对重要性进行主观判断时,并不能仅依靠一个数值表明,应通过区间值更严谨,科学表示各专家运用自身知识和经验进一步判断。进一步说,由于各位专家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经验,对区间权重的确定仍存在较为显著差异,因此明确专家间权重显得尤为重要。针对GAHP方法中存在的不足,再进一步改进,由此形成改进的GAHP方法,并运用该方法确定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间的相对重要性程度。在GAHP方法中,主要核心步骤是明确各位专家对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比较值,以下给出各位专家对两两指标相对重要性比较值的要求。

假设有L位专家参与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工作中,在明确指标体系权重过程中,第 l位(l=1,2,3,……,L)专家针对同一层级两个指标xm和xn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区间值为,各位专家的权重分别为 cl(l=1,2,…,L),则两个指标 xm和 xn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值为fm,n,如公式(1)所示。

在根据以上步骤和要求确定出各个层级下两两指标间的相对重要性比较值后,按照GAHP方法要求,最终确定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所构建指标体系中,仅经营杠杆系数是逆向指标,运用计算公式将其转化为正项指标,具体计算见公式(2)所示。

因此,根据改进的GAHP方法得出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xij的权重为wi。计算结果见表2所示。

3.2.2 熵值法

评价体系指标中,经营杠杆系数是负向指标,经过公式(2)计算得到正向指标,由此上述八个指标都是正向指标,因此首先采用正向标准化计算方法,见公式(3)所示:

其中,Xij表示第j个年度第i个指标值。

其次,计算出第j个年度第i个指标值所占比重,见公式(4)所示:

再次,计算指标信息熵,见公式(5)所示。

再者,运用公式(6)计算出各个年度的信息冗余度。

最后确定相应指标体系权重大小。如公式(7)所示。

基于此,设定运用熵值法计算出来的权重为Vi,运用改进后GAHP方法计算出来的权重为Wi,并运用公式(8)得出最终权重:

其中,i=1,2,…,8。因此,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相对重要性程度比较值,如表2所示。

表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相对重要性程度

3.2.3 产业链整合综合绩效

通过改进后群层次分析法的主观赋权和熵值法的客观赋权,明确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各个评价指标体系的最终相对重要性程度比较值。基于此,结合2011—2017年各指标体系原始指标数据值,利用和积法得到2011—2017年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后综合绩效评价值,见表3所示。

表3 2011—2017年综合绩效评价值

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后综合绩效评价值在2011—2017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表明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对其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在2011—2012年,比亚迪集团通过并购提升了集团业务在市场中的地位,获得了并购市场份额效应。但随着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致使总资产周转率放慢。与此同时,相关企业交易成本也随之增加,其并购经营风险上升,进而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水平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管理效率下降。因此处于产业链整合战略调整阶段,2012年综合绩效评价值出现下降。在2012年度后,比亚迪集团调整并购方式使得经营杠杆系数大幅度下降。此外,通过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和调整并购方式等措施,不仅分散了企业经营风险,还提升了集团总体盈利能力。2013—2016年,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后综合绩效值逐步提高,且每年增加的幅度不断上升,这得益于集团实施的各项整合措施。其中,总资产周转率稳步上升,则企业资产回收速度提高,进一步表明企业资产周转速度加快,销售能力提升,管理协同效应显著。研发费用和专利支出大幅度提升,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比亚迪集团在2016—2017年其产业链整合战略综合绩效呈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虽然比亚迪市场占有率仍为市场第一,但由于各大汽车厂商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导致其与后来者的差距缩小,市场份额相对降低,同时管理费用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略有下降。

4 基于理想解法的进一步检验

为了进一步检验产业链整合战略的综合绩效,本研究尝试对传统的理想解法(TOPSIS)进行改进,在此基础上评价产业链整合战略综合绩效。

(1)建立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2)综合改进后GAHP方法和熵值法,最终明确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相对重要性比较值,如表2所示。

(3)确定单指标特征量矩阵X。

由g个评价指标组成h个年度的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的评价值。每一个评价指标在h个年度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的评价可用指标特征值进行表示,即

其中,xij(i=1,2,…,g;j=1,2,…,h)为第j个年度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的评价值的第i个评价指标的指标特征值。

(4)确定指标隶属度矩阵R。

在确定各评价指标特征量xij后,基于此,计算各指标相对于优的隶属度rij。本研究所建立的指标体系中,其中,有两个指标是属于越小越优型指标,其余六个指标按照原始指标值计算。而针对越小越优型指标,其指标隶属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由此根据公式(10),将指标特征量矩阵X转换为指标隶属度矩阵R:

(5)确定正理想年份绩效值和负理想年份绩效值

正理想年份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的指标隶属度应是所选取年份相应指标隶属度的最大值,即:

负理想年份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的指标隶属度应是所选取年份相应指标隶属度的最小值,即

(6)计算各年份绩效值与正理想年份绩效值和负理想年份绩效值的差异度。

运用权欧式距离对差异度进行测量,j年份绩效值与正理想年份绩效值和负理想年份绩效值的差异度分别为,则计算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j=1,2,…,h。

(7)计算各年份绩效值与正理想年份绩效值的贴近度。

将j年份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与正理想年份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的贴近度定义为cj,如公式(16)所示。

一般而言,0≤cj≤1,cj越接近于1,表明相应年份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的隶属于优的程度越高。基于此,按照cj的大小对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进行排序,由此得出相应结论。

按照上述步骤和要求,以及改进后GAHP法和熵值法所得出的权重,可以得出各年份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与正理想年份绩效值和负理想年份绩效值的差异度,以及各年度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与正理想年度绩效的贴近度cj,计算结果见表4所示。

表4 绩效的差异度和贴近度

2016年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绩效值最接近于1,表明2016年度综合绩效值最佳,而2012年由于处于战略调整时期,相对而言其综合绩效值较低。2011—2017年,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总体绩效呈现上升趋势,各个年度离理想年度产业链整合战略总体绩效贴近度不断提升。该结论进一步验证了前文的结论,表明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以来综合绩效逐年上升,产业链整合战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5 结论与启示

在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文章通过建立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改进的群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对评价指标进行相对重要性赋值,对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的绩效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运用理想解法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评价结果。研究结果表明:(1)比亚迪集团产业链整合战略综合绩效评价值在2011—2017年总体处于上升趋势,表明实施产业链整合战略对绩效具有较为显著的促进作用;(2)2012年比亚迪集团处于产业链整合战略调整阶段,综合绩效评价值出现下降,在此期间虽然企业通过一系列并购提升了市场地位,但随着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总资产周转速度下降,相关企业交易成本随之增加,其并购经营风险上升,进而导致企业盈利能力水平和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下降,管理效率下降;(3)2013—2016年,得益于一系列整合措施的稳步推进,企业研发费用和专利支出大幅度提升,表明企业创新能力显著提高,随着销售能力的有效提升,企业总资产周转速度稳步上升,经营风险进一步降低,管理协同效应显著,总体盈利能力有效提升,产业链整合战略综合绩效值逐步提高,且每年增加的幅度不断上升;(4)2016—2017年其产业链整合战略综合绩效呈现下降趋势,其主要原因是虽然比亚迪市场占有率仍为市场第一,但由于各大汽车厂商发力新能源汽车市场,导致其与后来者的差距缩小,市场份额相对降低,同时管理费用净利率和总资产周转率也略有下降。

研究的启示在于:(1)产业链整合是企业对产业链进行调整和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条件有针对性的进行整合;(2)产业链整合是以企业创新能力为驱动,强化对核心技术的控制,实现价值链的优势互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多元化发展,实现规模效益和协同效益,最终提升企业绩效。

猜你喜欢
比亚迪分析法绩效评价
比亚迪元PLUS
比亚迪“出海”
异步机传统分析法之困难及其克服
比亚迪宋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时间重叠分析法的同车倒卡逃费探析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AHP和SWOT分析法在规划编制中的应用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