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本书阅读:专题性、多样化促进阅读深入

2020-04-15 07:18董亮
知识文库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浒传整本书名著

董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读整本的书”的教学建议,统编本语文教材将整本书阅读纳入课程计划,如今整本书阅读的课程价值已逐步得到很多老师的认可。在四月份的语文教学中,我也着重和学生一起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而其中体现的问题也让我反思整本书的教学,并试图借用名家的教学案例、理论来改善我的教学。

1 体察学情:激发阅读兴趣

虽然《水浒传》为中考指定必读书目之一,学生也知道它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但论起对基本的故事情节却鲜有人知道一二。以某次质量检测为例,提到“豹子头”和“英雄”的关键词,很多学生竟然回答是“武松”,也“一丝不苟”的将武松打虎的故事描写一番,让人哭笑不得,同时,也能看到,小学课本有武松的故事,但是已经进入到初中两年的他们,关于“水浒”的知识、内容知之甚少,更谈不上去细读了。

从这些现象可以看出,学生的兴趣缺乏、阅读时间计划不足、阅读期待值不高等,造成了他们疏离这部皇皇巨著,他们似乎也没到“老不读水浒”,而是“少该读水浒”的年龄。

(1)激发兴趣:面对这种情况,首要做的是“激趣”——导读课成为必需。导读课,导引学生读“整本的书”,侧重点不在于让学生读懂、读透一本厚厚的作品,主要目的是引起学生的阅读期待,体验到审美和发现的乐趣,获得愉悦和满足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持久的读书兴趣,就如一部电影的开场能否吸引观众继续观看下去,前期的导引至关重要。如何去导呢?

(2)调查了解:除了激发兴趣,还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阅读期待,我想在此环节上,设计一些调查小问卷,包括学生既有的阅读积累、阅读期待、人物的熟悉程度、其他媒介的观看收获等,深圳对于名著改编的态度问答,这样拉近了现实生活与名著的距离,也为学生阅读做出铺垫——这些名著内容离我们生活非常之近。而这些问题的答案将作为阅读引导的“靶子”,让其有的放矢。

2 延续阅读:主题、主线统领

自发的阅读行为是兴趣使然,但是持续的阅读过程需要老师去跟踪和引导。对于“业务”繁忙的学生,持续的阅读是稀缺的。在阅读《水浒传》的时候,我更多是让学生自由去读,检查相关批注。结果证明,分散的阅读、少了反馈的阅读造成阅读质量不佳,甚至有中断阅读的行为,浅尝辄止的更是多数。

目标、任务、主题的重要性:余党绪老师在引导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实践中,明确提出“学思辨、练读写”的教学目标,也就是引导学生读书,在在细读中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在读写中提升语文素养。并且聚焦和观照作品的独特性上:“一是主人公的冒险的动机,二是主人公的求生之道......挖掘其中潜在的教育意义和内涵。”从中可以看出,余老师的整本书阅读课是有目标统领的,更需要老师的深度阅读统摄和思考。在教学策略中,余老师从“基于问题的解决的思辨读写”出发,他设置了若干主问题和子问题,将学生引入文本细读,把深度分析和合理论证结合起来,由此激发学生的思考,锻炼思辨能力。

回到《水浒传》,是否可可以有具体的目标导引的,答案是肯定的!我想,进步改善的话,可以提出这些目标:如何评价英雄们的行为、动机;每位英雄上梁山的过程的异同;英雄好汉们座次的“门道”等。带着这些问题,学生的阅读方式将会发生变化,不只是停留在故事阅读的感受上,更多的是进行对比、体验、分析,将阅读引入深入。

3 丰富形式:解决阅读方式的单一问题

(1)思维导图:我让学生在周记和名著思维导图两个作业做出选择,他们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从中可以看出,名著思维导图对他们的“压力”。回到思维导图的原生价值上,它是打开学生思维的工具,是挖掘大脑思考力的好方法,并不是简单罗列知识点,所以很多学生的“思维导图”仅仅是“知识树”,根本没有起到思维的作用。所以,引导学生思考才是划出思维导图的关键。

所以,我把目光聚焦在了文本细读上。对一本书的浏览与概观是基本形式,但是文本的细读也是必不可缺,后者是操作是对传统经典的尊重和深入挖掘,避免流域故事的讲演以及嬉笑怒骂。可以回到人物的命运身上:动机、心理、写法、评价等,这样“解剖”了一个人物,其他人物都可获得深入的认知。

(2)转化话语:彭莉琼老师《骆驼祥子》阅读教学实践中,有些操作方式值得学习,比如,她借用微信的形式,让学生设计出祥子的个人信息,并根据课文内容写出他和书中某人聊天记录,这种方式,首先是贴近生活的,也用语言的转换促进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水浒传》中,英雄人物之间的关系、情谊是我們关注的重点,如果借用这种形式,学生对于相关内容的把握将更有兴趣。

(3)学列表格:《水浒传》受话本等文艺形式影响,在人物出场、介绍、人物命运上都有很多类似的地方,而列表格是比较好的总结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清晰了解小说内容和关键信息。

(4)问题探讨:《水浒传》的故事结局,在多数读者看

来都是悲剧性的,如何看到“招安”一事呢?可以安排一节课供学生探讨,从人物性格、组织关系、社会背景等方面去深入思考,这个主问题是可以将“招安”之前的故事内容串起来的,比如宋江这个人物主导下的“梁山战略规划”以及他根深蒂固的“忠君、顺民”思想,当然“招安”的成功与失败也是对于这些情义深重的英雄们奏响一首挽歌。

4 注重反馈:克服成果输出的简单问题

(1)名著展演:学生的阅读需要老师和同学的观照和肯定,他们的阅读成果需要展示出来。关于名著剧本的表演指导,除了布置之外,老师的跟踪是必要的,这不代表学生主体性受到减损。从小说到剧本,到剧本加工,这些操作完全可以促进部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当然,从话语的恰切到思想的积极是重中之重。

(2)故事复述:读、说、讲的技能训练,也促进了进一步的阅读。复述和提问,激发持续阅读动力,探讨答案的兴趣。我在相关实践中,给了两周课前时间,让不同学生进行故事复述,从简单的概括到惟妙惟肖的展示,让我看到了学生的潜力和可塑性,而传统评书形式的介入也增添了课堂的活跃度。

(3)写小论文:模仿是主要的途径,结合《简·爱》的阅读教训,《水浒传》的小论文仍需在细读的基础上给予更多指导,过多的关注人物形象分析是可以的,但是也需要把目标转移到对比上,扩展到其他诸如语言、诗词、鬼神、社会分析上也未尝不可,深圳将文本和其他媒介形式进行比较都是可取的,以打开学生思维为目标,任由他们驰骋想象、表达观点。

整本小说的阅读,不仅是对基础的故事情节熟稔,更多的是通过经典语言文字,体味古典小说的美学魅力和文化价值,这部小说在民间的影响和传播,已然成为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一部分,如果学生不能通过阅读了解这些,势必会隔断与经典交流与民间文化的互通,想想是很可悲的事情。当然,考试的功利掩盖过多的阅读体验和价值获取,是必须面对的实际问题,彭莉琼《<水浒传>是否适宜中学生阅读》这节课中,用学生阅读经验证明,保有真善美之心,不必在意“少不读水浒”这句话。

(作者单位:深圳市塘尾万里学校)

猜你喜欢
水浒传整本书名著
《论语》整本书阅读
统编教材视野下的整本书阅读策略——以四年级《夏洛的网》阅读指导为例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课程体系建设必须斟酌的基本问题
国外名刊名著
明清两朝为何查禁不了《水浒传》
国内外名刊名著
国内外名刊名著
半斤八两
四大名著,如此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