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比加群酯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2020-04-22 04:45张朝放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广东始兴512500
吉林医学 2020年4期
关键词:全身性群酯华法林

张朝放 (韶关市始兴县人民医院,广东 始兴 512500)

心房颤动是心律失常中较为常见的病症,若不及时采取治疗可引发诸多不良反应,脑卒中作为心房颤动的重要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目前,抗凝药物作为治疗心房颤动的常用方法,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但也可引发出血、脑卒中等并发症[1]。因此,选择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对提高患者的抗凝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有重要意义。华法林作为常用的房颤抗凝治疗药物临床用药复杂性较高,且受药代动力学特点影响,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较低,具有一定的脑出血风险[2]。为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性,还要加强进行临床试验,以确定最佳的用药方案。本研究通过对心房颤动患者采取不同的药物治疗,分析适合临床应用的药物治疗方案,具体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98例心房颤动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原则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49例。常规组患者男27例,女22例;年龄60~74岁,平均年龄(68.2±4.3)岁;冠心病11例,高血压23例,心力衰竭15例。研究组患者男29例,女20例;年龄60~77岁,平均年龄(68.6±4.2)岁;冠心病10例,高血压23例,心力衰竭1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纳入对象均诊断为心房颤动患者,所有患者都已通过相关的医学伦理审核标准,且都已同意参与本研究。排除合并有严重的肝、肺、肾等脏器功能障碍患者,有药物过敏反应、精神疾病或未接受研究的患者。

1.2方法:常规组采用华法林(生产企业:Orion Corporation Orion Pharma,批准文号:H20171095)治疗,起始剂量3 mg,1次/d,根据患者INR值以0.5 mg为初始剂量,并以此为依据及时调整华法林的用量;在服用华法林3 d内采用6000IU依诺肝素钠治疗,2次/d,直至患者的INR值恢复正常。在服用华法林的第4、6、8天监测INR值的变化状况,若INR值稳定在目标范围内可改为每周监测1次;在患者的INR值达标至少3次后可每隔4周抽1次血进行检查。研究组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H20130163)治疗,1粒/次,2次/d。治疗期间应严格遵照医嘱,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1.3观察指标及临床诊断: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少量出血、轻微出血、脑卒中、大出血、死亡、全身性栓塞发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状况。脑卒中诊断标准:恶心呕吐、头晕头痛、患侧突发性肢体麻木、意识障碍、四肢活动受限、失语或出现听力障碍等,可通过B超检查颈动脉,或采用颅部多普勒超声检查仪器进行诊断。在进行全身性栓塞检查时,除了上述辅助检查方法外,还需采取血流动力学检测,大出血可通过头部CT检测。同时对患者进行血、尿常规检查及心电图和肝肾功能检查。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死亡率、轻微出血、少量出血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死亡率、轻微出血率及少量出血发生率低于常规组患者,但组间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死亡率、轻微出血、少量出血发生率对比[例(%)]

组别例数死亡轻微出血少量出血常规组491(2.04)4(8.16)3(6.12)研究组490(0.00)3(6.12)2(4.08)χ2值1.010.150.21P值0.320.700.65

2.2两组患者脑卒中、大出血、全身性栓塞发生率比较:研究组患者脑卒中、大出血及全身性栓塞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脑卒中、大出血、全身性栓塞发生率比较[例(%)]

组别例数大出血脑卒中全身性栓塞常规组4911(22.45)9(18.37)10(20.41)研究组493(6.12)2(4.08)3(6.12)χ2值5.335.024.35P值0.020.030.04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常规组患者肢体动脉栓塞2例,肠系膜动脉栓塞2例,卒中4例;研究组患者卒中2例。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心房颤动在心血管疾病中属于常见的快速性心律失常,也是引发脑梗死的高危因素。目前,临床上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主要为药物治疗,抗凝、抗栓类药物作为常用的房颤治疗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可防止血栓形成,降低心房颤动患者出现脑梗死的几率。华法林、阿司匹林等属于常规性抗凝、抗栓药物;达比加群酯、利伐沙班等属于新型的抗凝药物[3]。华法林属于常用的预防心房颤动脑卒中的药物,但因个体差异性较大,治疗剂量窗窄,且易受到外界干扰,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较差,用药率低。因此,选择安全、高效的治疗药物,对预防心房颤动患者发生脑卒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达比加群酯是新型的合成凝血酶抑制剂,采用口服的方式便于吸收,用药后1h即可发挥药效,2~3 h达到血浆峰浓度;12~17 h为半衰期,药物需经肾脏进行排泄,具有较少的药物相互作用,低维生素K成分无需参与,且不需监测INR[4]。另外,达比加群酯可与凝血酶、纤维蛋白竞争性结合,能有效阻断纤维蛋白原裂解合成纤维蛋白,阻止凝血聚集形成血栓。而且,达比加群酯在预防心房颤动引发的全身性栓塞或出血事件方面比华法林见效快,治疗时间较短,有利于患者治疗期间及时调整用药[5]。在本研究中,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的死亡率、轻微出血发生率和少量出血率与采用华法林治疗的常规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卒中、大出血、全身性栓塞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表明心房颤动患者采用达比加群酯能有效预防房颤患者脑卒中事件发生。

华法林作为香豆素类抗凝药物,凝血因子一般在肝脏细胞内合成,需要维生素K参与,华法林可有效抑制凝血因子在肝细胞内合成,充分发挥其抗凝作用。若患者体内凝血因子减少,则华法林能发挥抗凝作用。因此,华法林仅能在体内有效,且前期发挥效应时间较长,但维生素K相关凝血因子在人体内恢复至一定浓度后则会消除华法林的抗凝作用。另外,华法林不良反应较多,易导致患者出现大出血。达比加群酯口服后,达峰时间为1.5 h左右,7.1~17 h为半衰期,90%以上经肾脏排泄,粪便排泄5%以上,一次给药24 h后仍能达到治疗血药浓度,重复给药3 d左右可恢复稳定,且达比加群酯与其他药物间的相互作用不明显,不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不良反应也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中采用达比加群酯治疗心房颤动预防脑卒中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达比加群酯用于心房颤动患者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发生脑卒中、大出血和全身性栓塞发生率,且能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治疗安全性更高,更适合用于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全身性群酯华法林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具身学习关键概念的语文学科实践意义建构
癫痫类型及抗癫痫药物对病人大脑皮质兴奋性影响
老年非瓣膜病心房颤动患者应用达比加群酯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分析
达比加群酯不良反应的文献调查分析
中国成人肥胖患病率的地理变化
达比加群酯的研究进展
华法林出血并发症相关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展
中药影响华法林抗凝作用的研究进展
达比加群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