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的兴趣教学

2020-05-13 14:27成爱梅
小学时代·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新课标背景兴趣教学高效教学

成爱梅

【摘  要】  在新课程标准背景下,我们教师的任务随着时代的发展也有了一定的改变,在传统的教学中,我们只是单纯地对学生的学习成绩做出要求。对于学生来说,在小学这一学习阶段,主要是对知识进行基础的学习。在学习的时候学生要去多思考,去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为自己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才是最重要的。我们教师应该摒弃这种传统的理念,要积极思考,根据学生的特点去探索、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小学阶段真正可以做到有效学习,在学习的时候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这才是我们教学的目标。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想要学生在这个时候可以做到高效学习,我们教师不妨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  小学数学;高效教学;兴趣教学;新课标背景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才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主动、高效。小学生大多比较活泼,但是数学又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比较高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时候要做到静下心,勤思考,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所以,我们就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爱上数学学科,这样学生才可以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好、更主动地去学习。

一、注重课堂对话,培养学生对课堂的兴趣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对于课堂的把握。我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觉得数学学科比较枯燥与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方式有着很大的关系。学生学习的主要阵地是课堂,所以我们教师要是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一定是一个最重要的、不容忽视的地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做到自主学习,一个好的课堂氛围是基础。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加强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对话。对于学生来说,课堂对话的方式可以让学生和教师之间有更多的互动。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兴趣的培养。传统的课堂上,一直都是我们教师在不停地对学生说应该怎么做,从来不让学生去想自己要主动做些什么。这样沉闷的课堂,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加强课堂对话,就可以保证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而且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做到兴致勃勃。例如,在教学“图形”这节内容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来和大家竞赛,大家一一列举我们身边常见的事物并且说出他们各自都是些什么图形,和教师比一比谁找得多。学生一下子都来了兴趣,与身边的同学一起思考曾经见过的图形,原本比较枯燥的课堂,我利用对话的方式巧妙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充分地思考。在学生讨论完成以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比拼式地回答问题,激发学生回答问题的兴趣。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式地归类,将学生的回答与课本知识相联系,开始知识点的教学。值得一提的是,在不断加强课堂对话后,学生渐渐觉得我比较好相处,愿意与我交流,也对数学课堂产生了好感,由以前的陌生害怕到主动参与课堂学习。在长久的积累后,学生对于数学学科的兴趣提升了许多。学生在产生了学习兴趣之后总是可以更加主动地去学习,这样不管是对我们教师的教学还是对学生自己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帮助。注重课堂对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的教学是我们小学教师应该去思考的教学方法。

二、举办各种小竞赛,把握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其学习兴趣

小学生普遍有着较强的好胜心理,教师要想培养学生的好胜心理不妨就去利用学生的性格特点开展一些有意思的数学知识竞赛,利用比赛来激发学生的好胜心,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爱上数学学科,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这样的教学才是适合时代要求的。在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为了可以得到更多的荣誉常常更加努力地去学习。这样的教学在小学的教学阶段有着一定的必要性。我们利用小竞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一个很好的方法。例如,每周我都会在班级举办一个知识竞赛,竞赛内容是关于我们学过的一些基本的数学知识,偶尔会有一些拓展的题目。我告诉学生,大家可以提前去准备,竞赛按照积分制来,最高分的学生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在学完“乘法”这一部分的知识以后,我在黑板上列出五十道计算题,邀请五名学生进行现场计算,首先是学生主动举手要求做题,人数不够时,通过击鼓传花等小游戏选定学生做题,黑板上的学生完成题目以后,再寻找五名学生进行批阅,成绩较好的小组得到奖励,成绩不好的小组进行唱歌等表演作为处罚,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等进行竞赛活动,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被我调动了起来,大家为了得到相应的奖励都纷纷去准备,对所学的内容都可以做到及时复习。我发现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有着很大程度的提升,伴随着及时巩固,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提高。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这样的学习后,自我学习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大了许多。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的喜欢得到教师表扬和鼓励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去学习,通过游戏与竞赛的形式,帮助学生学以致用,培养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美的认识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对于数学学科来说同样是这样,我们要想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就一定要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对于数学美的发现。数学美不同于其他的美,可能是在学生解决了一个困扰了好久的难题之后,也可能是学生在研究一个个有趣的几何图形,解决几何问题的时候等等。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有意地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让学生知道其实数学学科的学习不像他们想的那样枯燥,只要用心发现,这也是一门特别有趣的学科。学生只有发现数学的魅力,才能更加主动、积极地去学习。例如,在教学的时候我会要求学生自己发现数学中的问题,尝试自己去解决,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數学的魅力。学生听了我的话都比较配合。在讲“鸡兔同笼”问题时,教师创造问题的教学情境,利用玩具鸡和玩具兔的道具,帮助学生变抽象的概念为具体的实物,帮助学生理解,并引导学生这一问题的解题思路“一只鸡有两条鸡腿吧,是1×2,两只鸡有四条鸡腿,是2×2,以此类推,x只鸡是不是有2x条鸡腿呢,相同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这样计算兔子腿的条数呢?有y只兔子,就是4y条兔子腿。”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涵,构造等量关系,变抽象为具体,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钻研探究的兴趣,构建数学思维。此外, 在教学中,我还会去网络上下载一些有趣的数学故事,一些有关数学的传统书籍记载等等,如圆周率的发现故事、田忌赛马的策略故事,数学家华罗庚、祖冲之、陈景润的生活趣事。教师在课堂中穿插数学故事,能将枯燥的课堂变得生动,帮助学生渐渐发现,其实数学的学习不仅仅只是那些死板的公式,更是有着美丽的几何图形,有着不同的数学典籍,有趣的数学故事等等。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可以享受到数学学习的魅力,能在思考与兴趣中学习数学知识背后的原理,也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方法的思考步骤,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对于我们教师而言,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意义的教学。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师必须要掌握这门艺术。尤其是在小学的教学中,数学学科作为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我们一定要去重视。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基本都是基础知识,我们教师要做好引导作用,不能单纯地追求学生的学习成绩,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数学学科产生兴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主动地学习,主动地提高自己,这才是我们教师所要达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振儒.浅谈小学数学的额趣味教学[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

[2]陈润玲.小学数学探究型兴趣教学模式分析[J].考试与评价,2019(05).

猜你喜欢
新课标背景兴趣教学高效教学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语文写作知识构建问题研究
如何激发小学生学习英语兴趣
如何实现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高效”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情景创设对策分析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有效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