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2020-05-13 14:14李清河
安徽教育科研 2020年5期
关键词:深度学习新课程小学数学

李清河

摘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深度学习得到了教育界的一致认同,并被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以达到全面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据此,教师必须切实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学生特点等,优化课堂教学模式,以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本论文立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针对深度学习的具体教学策略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程;深度学习;小学数学;策略

在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下,在促使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中,数学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这种背景下,要想通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必须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手段,进而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

一、小学数学课堂深度学习概述

在新课改背景下,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人才培养的核心目标。在这一教学目标下,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学需求,必须全面开展深度学习,以提升小学数学人才培养质量。关于深度学习模式虽然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但众多学者的认识存在共同点,即深度学习并非教师讲得很深很细,而是教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充分结合教学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充分借助于多种教学手段,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在此基础上教师科学设置了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知识探究活动中,并在这一过程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知识,进而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进行深刻的理解。同时,学生在深度学习的过程中,也实现了知识的迁移和灵活运用,达到了数学学科素养下的人才培养要求。

二、深度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实施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深度学习的欲望

正如古人所言:“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是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关键点,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对某一知识开展学习的时候,总是从问题开始的,并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促使自己的思维得到有效的发展。据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切实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经验,以及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目标等,科学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究性、层次性的数学问题,将学生引入一定的问题情境中,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等,进而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深度学习中。

例如,在“百分数应用题”的深度学习中,教师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的知识,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良好的问题情境:足球的个数是篮球个数的125%,结合这一句话进行联想,同学们能够想到哪些数学知识、数学问题?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学生的思维得以激活,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相关知识的深度学习中。对此,有的学生认为足球个数比篮球多25%,有的学生想到篮球的个数是足球的80%,还有的学生得出足球个数是篮球的5/4,也有的学生认为足球与篮球之间的个数比例为5∶4……在这一问题情境中,学生在深度学习的空间中,从多个角度对数学知识展开了深度学习。同时,这一情境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2.在动手体验中,完成数学深度学习

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教师在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时,必须引导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通过亲身经历、亲身体验的方式,在合作交流中获取知识。同时,还要引导学生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更好地发现数学、理解数学、体验数学等,实现学生数学思维、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鉴于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结合数学学习的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等,科学设置一些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并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合作探究,使其在知识探究的过程中,自己发现数学知识、体验数学知识,进而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网络的构建,真正实现深度学习。需要说明的是,在借助于动手实践探究的形式,引导学生开展深度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保证所涉及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层次性,引导学生在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中,在递进的问题探究中,完成数学的深度学习。

例如,在“圆柱体的表面积”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小学生的学习特点等,设置了具有层次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团队的交流和讨论过程中进行思维的碰撞,并引导学生紧紧围绕这一问题,对圆柱的表面积展开探究性学习。在具体合作探究的过程中,借助于实践动手的方式,将圆柱进行了分解,使其分成长方形和圆形,进而对圆柱体的表面积进行探究性学习。学生在这一动手探究的过程中,体验了数学知识,并获得了数学知识,进而实现了数学的深度学习。

3.借助于习题开展深度学习,提升学生多维思辨能力

在开展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时,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作业模式,并紧紧围绕“促使学生多元化发展”的主线,对数学习题进行活化,充分借助于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形式,引导学生从另一个角度对数学问题进行思考、解决。另外,在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中,教师还必须切实结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探究性的开放式问题,引导学生在开放式的问题情境中,经过全面的、深入的思考,在理解问题的基础上,积极寻找问题的解决思路和方法,并在这一过程中,提升学生多维思辨能力,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数学综合能力。

例如,在“百分数的应用”教学中,教师就切实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了拓展性的练习题目,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列出不同的解决方法和思路。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所给出的解决方案,经过讨论和对比,选出最佳的解决方案。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创新能力等得以提升,进而全面实现了学生的深度学习。

4.加强学习反思,实现数学深度学习

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反思是最为重要的环节,是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学习决策、由此产生的结果的全面而详细的审视。学生结合反思的结果,吸取经验和教训,进而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据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完成之后,对自己的学习经历进行反思,并在反思过程中,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问题中汲取经验教训,为后续的学习提供借鉴,以实现知识的深度学习。

需要说明的是,在引导学生进行学习反思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一定的帮助、指导,促使学生学会反思。同时,在引导学生进行反思的过程中,还必须借助于多种活动形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及学习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和评价,进而实现小学数学的深度学习。

结语

综上所述,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切实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內容,设置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完成数学知识的深度学习,进而全面提升小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雷作溶.小学数学教学促进学生深度学习的策略[J].甘肃教育,2019(20):130.

[2]丁爱平.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策略探析[J].江苏教育研究,2019(26):4447.

责任编辑:丁 蔚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新课程小学数学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
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岩石图像处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深度卷积网络的人脸年龄分析算法与实现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