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初中个性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

2020-05-20 13:36钱怡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20年5期
关键词:实施路径初中课堂教学

钱怡

[摘 要] 学生进入初中时,数学、英语两门学科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通过实施分层教学,为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同时,结合初中生的身心特点,通过开发可选择性的研究性学习主题,鼓励学生开展个性化研究性学习。通过开展英语、数学分层教学、研究性学习等教学活动,让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的发展,为学校的课程改革与建设提供样本,从而全面提高学校的办学品质。

[关键词] 个性化课程;初中;课堂教学;实施路径

一、问题的提出

《中国教师报》曾刊登过题为《走向个性化的课程制度》的文章,其中指出:“什么是好的课程制度?好的课程制度一定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课程支撑的制度,是促使每一个学生最佳发展的制度。具体说,好的课程制度里,巴金式的乙学生能够获得足够的课程支撑,陈景润式的甲学生也能获得足够的课程支持。这是一种能够让不同的学生选到适合自己潜力、促进自身最佳发展的课程制度,是一种鼓励一切学生在自己潜质的基础上充分而和谐地发展的课程制度。”

陶行知告诫教师说:“在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性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前提。陶先生还指出现在我们的教育“齐步走”的成分的确多了一些(教学内容一样、学习时间一样、要求一样)。一面是吃不饱的学生,只能在无聊等待或是过多地去追求无意义的“全面”。另一面是受不了的学生,只能被动应付或是以牺牲个性潜能的开发与发展,去应付那高难度的“全面”。

由于多种原因,不管是国家课程,还是目前研究开发的校本课程,都把注意力集中在课程本身的研究和资源的利用开发,很少有立足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个性化课程的研究。

二、现状分析

我市是首批“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逐步取消了“重点班”“快慢班”等一系列违背“均衡教育”原则的做法。而我校地处城郊结合,学生进入初中时,数学、英语等学科学习情况已经出现了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如何给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的学习机会?此外,教师如何能兼顾不同学生不同的学情,做到因材施教?就初中生的身心特点而言,初中生的自我意识、独立欲望增强,逐步学会对事物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见解,兴趣爱好日益广泛,他们的选择渴望得到尊重,同时他们能比较投入地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周边,南师大附中新城初中、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静安中学、苏州景范中学等学校开展分层走班个性化教学闯出了一片新天地,为我们提供了成功的可参考案例。

三、探寻初中个性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

1.学习理论,夯实研究基础

杜威的《明日之学校》用大量笔墨论述了更加灵活的和因材施教的教育取向,而通常指的就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搜狐教育网站上牟智佳博士的一篇题为《“人工智能+”时代的个性化学习理论重思与开解》一文阐述了个性化学习的理论支撑与特征,检索了不同时期国内外研究者对个性化學习概念和特征的解释,并介绍了基于智能的个性化学习服务支持。陈至立部长的《大力提倡个性化教育》、顾明远教授的《个性化教育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张志鹏和丁爱国撰写的《个性化教育与校内教育公平》、胡德维整理的《新西兰教育部长论个性化学习及其对教育的重要性》等理论文献的阅读,使课题组成员的理论知识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动态分层,兼顾均衡

2015年9月开学,初一年级开始试行分层走班教学,由于场地、师资限制,综合初一学生在小学阶段数学和英语两门学科的优良情况,将初一年级5个班的学生分成了3个A班(培优班)和2个B班(基础班)。当时外界也有很多的质疑,认为这是对学生变相的分班,把学生分成快慢班。部分家长也因为自己的孩子进了B班而觉得孩子的积极性受到了打击,申请要将孩子调换至A班。我们就通过召开家长会、学生联合班会等方式,向学生和家长说明我校的分层是动态分层,兼顾均衡。

首先,分层是为了主动适应学生成长需求,以学生意愿为主。只要学生进入分层角色,他可以跟他知识水平相符的同伴一起学习,这样他的学习也会更加轻松。我们以半个学期为单位,根据学生学习成绩、接受能力的不断改变,期中考试之后让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再次选择。始终保证B班学生人数相对A班人数少,便于教师在课堂上能兼顾到每个学生。每个学期有两次A、B分班调整,期初和期中各一次,目的是创设竞争氛围,让A班学生有危机感,让B班学生有学习积极性。

其次,师资配备、排课上兼顾均衡。例如行政班1班和2班的学生只在数学和英语课上被混合分成A班和B班,进行分层走班上课,其他学科仍旧按照正常行政班上课。第一课E教师上A班英语课的同时,M教师在上B班的数学,第二课两位教师调换班级。这样就保证了一个英语教师或数学教师同时任教A班和B班,保证了师资均衡,便于教师管理学生,也便于对教师进行跟踪考核。

3.同课异构,分层教学

数学和英语两个教研组的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实施分层教学实验。课题组定期召集全体数学英语教师进行校本研讨,通过分层课堂教学观摩、教师沙龙等活动,交流分享分层教学的收获和感想,发现存在问题,寻求解决路径。

实施分层走班教学后,教师原本“一刀切”,两个班级同一份教案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这就倒逼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情,并根据陶行知先生“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的教育机制和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来进行同课异构。课堂上,A班在完成基础知识教学的基础上,进行思维拓展,延伸练习,综合运用等训练;B班则将教学重点放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上,进行学法指导配以短平快的操练,及时反馈,及时修正。作业上也进行分层,A班作业中除必要的基础题型之外,会增加一些中高档难题,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B班作业相比A班的作业题量明显减少,并且以基础题为主,有一两个中档题,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当天所学内容,方便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增强B班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实施分层考核,主要是降低对B班学生的考核要求,让他们重拾学习的自信心,只要踏实勤奋学习,也能取得优秀成绩。

4.更新观念,以生为本

在理论学习方面,课题组召集全体班主任、数学英语任课教师围绕在分层走班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现象定期开会研讨。

原来行政班教学时,教师教育学生往往采用“统一标准”,基本没有“特殊照顾”。现在分层的前提是教师客观、公正、细致对学生学情进行前测和评估,对学生的学情有更精准的把握,让无论A班还是B班的课堂教学都实实在在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真正是“以生为本”。教师除了组织期中和期末考试,从中了解学生的学情,还要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作业质量评估等综合考量学生的真实学情。同时,教师更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自觉体验,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成长的无限可能。为了激发和保护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俯下身子甚至蹲下来,将自己的“高度”降低到学生的“高度”看问题,处理问题。

我们定期组织学生家长问卷,召开学生和家长座谈会,听取学生和家长对分层走班教学的意见和建议。家长反应刚开始分层还担心孩子不适应,尤其是B班学生家长怕孩子的自尊受到打击。一个阶段下来,孩子不但适应良好,而且学习自信心明显增强。有个B班学生家长说,自从分到了B班,教师再也没有因为孩子作业拖欠来找过家长。以前是盯着他,也做不完作业。现在不仅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有时还找自主作业来做呢。

5.开发研究性选修课程,提升学生能力

在前期数学和英语分层走班推进比较顺利的同时,教师着手编写“学生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指导丛书”,到目前已经完成了《东渡塑魂》《数独王国》《佳篇有约》《旅游地理》《世界遗产》《开心农场》《3D打印》等七本校本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指导用書,涉及数学、语文、英语、地理、历史、生物、艺术、信息技术等学科。对于一线教师来说,“基于学科”的校本课程开发才有立足点,才有可操作性,也便于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进行必要的指导。学校给学生提供“菜单式”的个性化学习课程,并要求每位学生每个学期至少选修一门校本课程。学生可以自由组队,自主选题,利用社团活动、文体活动、综研课等时间进行个性化研究性学习。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去做,积极投入,学以致用,同时在自主探究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陶冶情操。

在研究过程中,家长、教师和学生都愈加认识到:因为适合,所以精彩。“人人学有其所、人人学有所得、人人学遂其愿”的教育才是以人为本的教育,才是符合教育规律和青少年身心成长规律的教育。

在探寻初中个性化课程开发与实施路径的过程中,教师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入研讨,提升了校本研修的品质。因为从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开展教学活动,学生的学习负担轻,学习成就感剧增,两极分化情况也有所改善,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也随之提高。

下阶段将力争整合多方资源(教师、家长、社区、学生等),进一步立足校情和学情,开发“基于学科整合”的个性化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满足学生多元的需求,让学生有多元的体验。同时,关注课程的实施质量,保证课程实施的时间与空间,教师指导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方式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探究,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其核心素养。

【本文系江苏省苏州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初中生个性化课程开发与实施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16122749)的研究成果。】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实施路径初中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校纪检监察工作实施“三转”的思考
一项必须做好的育人工程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