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视听教学”,提高初中地理教学实效

2020-05-21 05:54陆卫琴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初中地理兴趣多媒体

陆卫琴

【摘   要】  多媒体时代的飞速发展,给我们的学校教育带来新的挑战和要求,也给我们的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新的课题,如何进一步用好、用足多媒体的“视听”设备,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激励学生的思维生长,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不断优化。

【关键词】  视听;多媒体;初中地理;兴趣

“视听教学”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教学模式,是新課改下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新方法。所谓的“视听教学”是指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注重运用视频、图片、音频等资源增强学生多方面的感受性,让学生接受多感官的刺激,加深学生的印象。初中的地理课堂是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念、区域认知等各方面能力的关键时期,为高中地理学科的继续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初中阶段利用“视听教学的”模式,可以更好地开拓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学科认识,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

一、利用视频资源,增强学生的感受

直观感受性是教师在初中阶段应该遵循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穿插符合课程文本的视频资源,能让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地理风貌以及地理环境,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每个区域的风貌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在了解知识的过程中,了解我们生长的土地,培养学生的爱国之情。此时的视听效果将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为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奠定基础,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

教师在进行《河流》一课的教学时,便注重利用视频资源,向学生展示了我国境内几大流域的基本状况。根据教材内容,我制作了祖国几条主要外流河的微课,并利用视频的优势,让学生身临其境,如果条件允许,我们还可以将3D、4D的视频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感受我国江河的澎湃和流水资源的丰富。通过微课的展示,让学生对祖国母亲更加了解,同时利用视频资源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对我们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起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意识。除此之外,教师在向学生展示地图时,还可以将河流流域做成动态的视频,以方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水文特征,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让课本上的内容更加鲜活地展现出来,除此之外,视频分享,不仅让孩子对河流有一个较深刻的认识,也让学生学会对比和分析,为课堂教学重难点的突破奠定基础。

在教学的过程中感受性增强了,学生的潜在记忆便得到了加强。利用视频可以潜移默化地增加学生记忆的容量,为初中地理高效课堂的实现提供了更多可能。

二、利用图像资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单纯的文本教学太过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合理地利用图像资源,可以吸引学生的无意注意,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以图片视频为切入点,更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效果得到保障。

教师在进行《“白山黑水”——东三省》一课的教学时,便利用丰富的图像资源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想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参与课堂活动,教师必须在导入时牢牢抓住学生的兴趣点。东北有着浓郁鲜明的地方特色,所以教师在导入时,选择了许多带有地方特色的图片,并且让学生结合图片分享自己对东三省的了解,也可以将图片放大、对比、点评等,让孩子深入观察图片中的美丽与富饶。学生总结后教师继续引导道“那是什么样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极具特色的东北文化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白山黑水。”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特色的图片资源,调动了学生的状态,为本节课的后续教学提供了保障。

视觉、听觉同时刺激,激发个体的反应远大于单纯的语言描述,灵活地将图片穿插在授课过程中,可以让课堂各个环节的过渡更加自然,帮助学生快乐学习,而多媒体设备将图片的丰富性、鲜艳性、直观性都表露出来,让孩子一目了然、显而易见。

三、利用网络资源,确保学生主体性

网络资源的丰富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教师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地貌的丰富、基本的空间地理知识,拉近学生与教材内容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体会到学习的乐趣。网络资源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基础的学科素养,为学生的发展打下基础,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师在进行《祖国的首都北京》一课的教学时,便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帮助学生完成自学。首先北京是我们的首都,大家对其都有自己的印象,所以教师在进行本课的教学时便采用了翻转课堂的形式,将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为了确保教学效果,教师给出了明确的任务标题,分别是自然条件、古都北京、现代都市、政治文化中心,让各组同学选择,并且利用网络资源完成相关内容的收集与整合。在课前,我们可以让学生先交流、分享必须获得的网络资源,进一步提升预习效果。在上课时,教师负责主持课堂环节,由各组同学来展示成果、答疑解惑、交流感受。学生在准备的过程完成了信息的收集与整理,让自己看到的、听到的内容通过个体的加工,通过视频、图片、讲述等方式展现给其他同学,实现了信息的交流与碰撞,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动力。

这种方式是互联网发展下的产物,不仅加强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更让学生真正地成为了课堂的主人,极大地挖掘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课堂变得活跃、生动、完整、充实。

除此之外,在视听教学实践中,我们还可以大量挖掘网络资源,因为随着5G时代的到来,我们的大数据资源和多媒体设备也在飞速发展,这种发展将大大服务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也满足了学生成长的需要。为此,教师需要巧妙、科学地利用好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让课堂更高效。

总之,“视听教学”是新兴的教学模式,可以更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让学生在生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掌握知识,为学生的进步打下基础。当然这种模式还需要一线教师不断实践完善,才能更纯熟地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猜你喜欢
初中地理兴趣多媒体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情境下培养学生阅读素养的三个维度
多媒体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刍议初中地理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策略
试谈乡土地理教学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合作学习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试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游戏的设计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