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2020-05-21 05:54宋碧慧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20年5期
关键词:发展策略学前教育新时期

【摘   要】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飞速发展,信息化已经深入渗透进人们的方方面面,教育领域尤为显著。学前教育是幼儿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加强其信息化建设发展,能够使得学前教育更好满足社会信息发展需求,而且这也是学前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相比大学、中学等其他阶段的教育,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相对起步晚、发展慢。为此,本文主要针对新时期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提出了一些个人的分析,希望能够对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有着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  新时期;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

信息化以其多方面的优势,对我国教育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很多地方都将教育信息化当成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并且就当前情况来看,各地信息化建设规模与范围也在不断扩大,覆盖至教育实践的各个领域。不过从各方面的研究情况来看,对于学前教育阶段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关注的人员也不是很多。在这种背景下,使得学前教育发展相对滞后,尤其是在新时期背景下,这种弊端愈发凸显。为此,要求相关人员加强重视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积极应用各种措施,不断转变自身传统观念,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这不仅是社会发展要求,而且还是学前教育发展必然趋势。

一、新时期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意义

1.刺激学生感官,强化学生记忆。人们在学习中,基本就是应用各种感官接触外界信息,然后再传递至人类的大脑中,并进行分析与处理,最终实现知识的获取。就记忆角度而言,听觉与视觉的同时应用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十分重要。在传统学前教育背景下,教师基本就是应用口头讲述的方式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活动,这样只是简单地刺激幼儿的听觉,效果相对较差。而加强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则能通过大量的图像、声音等来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例如幼儿大都喜欢看动画片,所以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便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合理制作动画课件,以此来给予学生视觉、听觉上的冲击,增强他们的记忆。

2.给幼儿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其实,只要幼儿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便能根据自身基础与兴趣进行合适内容的选择与练习,最终实现有效认知的获取。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我国学前教育呈现出一种“小学化”的现象,很多教师在这一阶段直接对幼儿实施语文、数学以及英语等教学,并且一味应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忽视了与幼儿的互动交流。在这种教学方式下,不仅影响到幼儿主体性的发挥,而且对于未来发展也极为不利。而在信息化背景下,教师便可以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实现人机交互,这样便能很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并且还可以为幼儿提供更多参与的机会,强化师幼互动,促使和谐师幼关系的构建。

3.增强教师教学能力。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教师的能力水平直接关乎到最终的教学效果。而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要想更好发挥信息化作用,需要将教学内容合理进行转变,变成幼儿乐于接受的音频、视频等形式。此外,教师还应该有着良好的接受能力,善于应用眼睛去观察外界各种图像与信息,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实际教学中进行呈现。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各方面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锻炼,教学质量自然也能逐渐得到提升。

二、新时期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学前教育信息化的不断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其中仍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学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具体表现为这几点:

宏观上区域发展不均衡。我国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这一点同样也体现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上。具体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信息化水平较高,西部地区信息化水平较低。学前教育中的“数字鸿沟”成为了我国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问题。

微观上内部应用不协调。学前教育信息化构成要素是多方面的,如,基础设施、软件、教师信息化素养、教学模式、外部环境等,而要想实现学前教育信息化需要各个方面的全力配合。如果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缺乏科学的规划,导致各要素之间无法协调,那么就会容易出现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但是就目前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来看,部分幼儿教师存在不合理使用现代化教学技术的现象,具体表现为不顾教学目标以及幼儿的实际情况,滥用、机械使用多媒体技术开展教学,这样不仅无法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对于幼儿主体性的发展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另外,在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部分幼儿园只注重对基础设施以及软件的应用,却忽视了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导致教学模式与信息化不匹配,从而影响到学前教育信息化教学水平。

三、新时期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

在新时期背景下,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可以说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不过这种建设并不是盲目的,而是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达成理想的教学目标,为幼儿更好地发展提供帮助。

1.通过信息化促进教育资源均等化。一方面,政策应该朝着农村等地倾斜,确保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覆盖范围全面性。首先就是增大对农村等地幼儿园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然后就是构建完善的学前教育服务体系,充分发挥公办幼儿园主导性与带动下,尽快缩短差距;另一方面,积极建设多媒体教学资源。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多媒体属于一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为此,相关部门应该加强注重多媒体教学资源的推荐与编制。采用优质且合适的小学资源可以极大降低教师的工作难度,缓解教师工作压力。在资源开发中,应该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兴趣爱好以及各方面特征,尽可能应用幼儿喜欢的视频、动画以及音频等,同时,在资源库中,还应该保存更多环境创设、活动设计等资料库,为学前教育教师提供多方面的服务。

2.增强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的有效结合,促进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建设。要想更好推动学前教育发展,相关人员应该加强注重信息技术的渗透与融合,并在此基础上确保各种教育活动的正常开展,营造一种合适的数字化环境,为幼儿的不断认知、学习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持。要想达成这一目标,简单地将信息技术当成辅助教学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该应用信息技术促使教学结构的重组,如构建与开发幼儿健康成长等相关课程体系。除此之外,在新时期背景下,广大学前教育教师还应该注重良好信息技术与课程结合的观念,并且积极采取措施进行落实与应对。与此同时,学前教育教师还应该注重自身信息化能力的提升,积极参加各种信息技术能力的培训,通过网络等途径观看其他优秀教师信息技术与学前教育融合的方式方法,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合理应用。此外,就学前教育优质资源建设而言,要求学校积极应用网络途径,合理搜集各方面相关的资源,并且进行整合与处理,汲取其中的精华,然后实现内化。

3.通过信息化达成现代化管理。一是积极完善学前教育信息化管理体制,各级主管部门应该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提供发展蓝图,并且对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提供各方面的支持,如资金、政策等;二是构建完善的机制与制度,以此来有效保证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稳定推进;三是注重各方面人员信息化管理能力的培训,如幼儿园领导、教师等,使得他们不仅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而且还有着制定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的能力。此外,在这一过程中,园长需要积极扮演好领路人与规划者的角色,承担起幼儿园信息化发展的重任,促进其发展走上正轨。通过这些方式,必定能有效提升幼儿园信息化管理效率,完善其信息化管理效果,为幼儿健康成长与发展做好铺垫。

4.积极进行家园互动模式的创新。在当前新时期背景下,就幼儿园管理者的角度来看,应该积极进行信息化发展理念的树立,并且以其当做指导,从本园具体情况出发,将信息化合理渗透进学校各个方面,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发展规划中,使其能够有计划、有目的性地开展。同时,还需要不断增大自己筹集力度,以便适应信息化发展需求。除此之外,合理应用网络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使得家长能够更好了解幼儿在园中的情况,并且收集他们对本园工作的意见与建议。而对于学前教育教师而言,也应该应用网络和家长积极进行交流,并将幼儿最新动态反映给家长,然后从家长那里了解幼儿在家中的情况,为自身教学优化提供支持。

综上所述,隨着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入,学前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下,相关人员应该充分考虑到信息化发展具体情况,然后积极探索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有效途径,使得教育能够真正回归到幼儿身上,为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提供更大的助力。

【参考文献】

[1]董璐瑶,张晓梅.“互联网+”时代农村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探讨[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6):1-2.

[2]刘晓玲.新时期应怎样促进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8,5(37):357-358.

[3]李倩.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01):214-216.

[4]周田田.学前教育信息化研究现状探析——基于中国CNKI近五年相关论文的内容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8):19-21.

[5]娜布庆花. 谈在新时期如何推动学前教育信息化发展[J].山西青年(4):125.

(作者简介;宋碧慧(1982年1月——),女,苗族,湖南沅陵人,研究生,讲师,长沙师范学院,计算机应用)

猜你喜欢
发展策略学前教育新时期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在线视频用户付费的商业模式研究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形成合作意识,促进学生体育竞技能力发展
浅谈我国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发展策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
论语言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引领艺术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