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数据背景下的工程建设电子招投标发展现状

2020-05-25 05:50孙丹娜
时代经贸 2020年9期
关键词:投标招标

孙丹娜

一、我国建筑行业招投标现状

(一)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不够健全

近年来,建设工程招投标领域的围标、串标等违法乱象屡见不鲜。不少工程企业为了中标,不择手段,毫无底线。国家大兴土木之时,工程建设招投标项目必然数量繁多,且涉及金额大,参与方盘根错节,而政府相关部门监管力不从心。依靠传统的监督检查与投诉举报等形式的招投标监管手段,往往流于形式,这就为招投标主体违规行为的滋生提供了有利环境。尽管国家和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整治此乱象的政策文件,并不断加大检查抽查力度,从严惩处罚违规单位,但仍未能达到理想效果。

(二)招投标流程程序繁冗

招投标的主体通常由招标方(业主)、招标代理、投标方(乙方)组成。招标代理机构通常通过一个或多个招投标平台发布招标信息,投标单位网上报名。报名成功后要经过资格预审、购买招标文件、缴纳投标保证金、开具投标保证金收据、编制标书、打印标书、封标、现场开标、唱标、评标等环节。投标结束后,又是一系列的流程和手续。这些环节不仅极大地浪费了资源,还占用了各单位大量不必要的时间、人力、物力、财力。

二、我国建筑行业电子招投标的发展成效

(一)电子招投标在工程领域应用的特点

电子招投标就是通过网上平台,以数据电文形势,完全或部分替代纸质文件的招标投标活动。

1、电子招投标系统使得招投标工作更加规范科学

电子招投标系统是按照传统纸质招投标流程编制的一套依托于网络的计算机程序。相关技术部门根据网络平台内容和各招投标单位特点,从计算机后台对系统进行编制,系统有其自身的数据语言,用户端无法更改和逾越。这就要求参与招投标的各部门强制执行电子招投标系统流程。不仅如此,招标文件、投标文件、中标公示等资料都能形成大数据得以永久保存。日积月累,招投标市场会越来越规范和科学。

2、电子招投标系统让招投标工作更加公开、透明

公平、公正、公开,是建设工程招投标工作必须秉承的最基本原则。而在传统的招投标流程中,出于各种原因,导致招投标工作始终处于半公开状态,腐败现象层出不穷。在电子招投标平台上,需要各建设单位、投标单位先进行网上注册和备案。备案工作需要详尽的资信证明、人员信息、企业业绩等证明材料。虽然此环节需要备案企业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却能够一劳永逸,为今后的电子招投标工作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信息的高度公开,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杜绝了招投标中的不合法现象,更对政府的监管工作和建设市场的良性循环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二)我国电子招投标监管现状

目前,我国各个省市基本都有专属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但也只是停留在招标公告、中标公示在平台上发布,开标、评标等环节仍是纸质线下进行。即便是能实现标书编制、开标、评标等环节的全过程电子招投标,也只是为数不多的那么几家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对少数项目试运行,且电子招投标的运行过程并不完善和成熟。因此大部分招投标环节还是传统模式,可以说,我国建设工程电子招投标工作只迈出了一小步。

三、大数据与电子招投标的联系

电子招投标系统通过收集、整合和发布招标信息以及相关公共信息,满足交易平台之间信息交换、资源共享需要,并为市场主体、监督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具有综合性和公益性的特征。因此,各电子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将是大数据产生的源泉。电子招投标的推广和普及,为招投标领域进行大数据分析提供了基础数据。每一个招标项目有关的招标人、招标项目、招标代理机构、投标人、中标人、专家评审情况等的相关情况以至项目完成质量、期限、结算金额等合同履行情况都会公开,这些公开的信息会产生海量数据。这些大数据也是多类型的,蕴含重要价值,可被迅速挖掘,这就是电子招投标系统中的大数据。

(一)大数据可为各方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建设单位通过对全国招投标行业的海量数据分析,可测算投资方向等商业数据;政府等相关部门利用大数据技术可以发现急需解决的问题和经济发展趋势,为前瞻性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以决策前的大数据分析为例:决策者可以通过数据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建模、各指标分析。然后对政策效果进行预测,将预测结果作为政府决策的参考依据。这样就防止了“拍脑袋”决策,使决策科学化。通过各方信息反馈,对政府投资的效果进行评估,能够及时警示并解决存在的偏差,提高政府的自我纠错能力。

(二)大数据可以提高招标人的招标质量和效率

通过对全国各公共资源招投标平台的大数据分析,可轻易获得各参与电子招投标项目的详细情况。由此,建设单位可以更为合理地为拟招标项目制定更加合理的招标条件和更加科学的评标办法,由此大大提高了招投标效率。

(三)大数据可以规范招标代理的行为

大数据可将招标代理机构的历年代理项目、服务质量等情况数据化呈现,违规行为将无所循形,这就强制规范了招标代理公司的工作程序。说到底,大数据技术是服务于社会的工具,而不是我们的目的。大数据是为我国经济建设服务的,为招投标事业服务的。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将使电子招投标系统的公共服务功能更加完善,服务质量大幅提高;利用大数据技术,将更好地实现推行电子招投标的目的,规范招投标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提高经济效益,保证工程质量。

四、大数据下的电子招投标发展前景

全国招投标行业大数据隐含着巨大价值,若能有效地组织和利用,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招投标事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对大数据研究相对较滞后,目前还没有对招投标数据进行大数据研究的人员,必须尽快展开相关领域和应用的研究,占领战略高点。一方面要加快大数据方面人才培养,大数据不仅 涉及招投标,还涉及信息科学、社会科学、经济学、系统科学等诸多领域,只有 加快人才队伍建设,实现关键技术研发、平台研发、平台构建,才能实现大数据 分析,实现数据价值的最大化。另一方面要建立相应的机构,大数据的时代,无 法单靠个人实现大数据的获取和分析,只有建立相应的机构,具有相应的软硬件 条件,才有权限取得数据,并有能力分析数据,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招投标事业服务。

五、结束语

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电子招投标办法》已开始实施。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我国的电子招投标领域,发掘数据的价值,可以了解招标投标市场运行状况,预测发展趋势,对政府投资决策、招投标活动当事人参与经济活动提供重要参考。 大数据技术必将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招投标事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猜你喜欢
投标招标
房建工程招标组织与合同管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