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2020-05-25 16:20牟英
大众科学·下旬 2020年3期
关键词:团队精神独立思考阅读

牟英

摘 要:根据小学语文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本人近几年小学语文教育教学经验,有效开展小组合作式教学,能够充分发挥教师的课堂指导作用,突出孩子们作为课堂主体的地位,有效提高孩子们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能力。

关键词:策略;阅读;团队精神;独立思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分析

目前,教师们普遍采用的一种办法是利用小组的形式开展“合作学习”。即教师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坐在一起,布置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汇报一下学习结果就算完成任务。实际上,这种所谓“小组合作学习”,仍停留在传统的“小组议论”的层面上。例如:有的教师苛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广泛参与,只要有问题,不管合适与否,就让学生合作讨论;有的教师则经常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很少考虑每个小组各成员的学习、能力、性别等个体差异的均衡搭配;还有的教师片面追求形式,没有给学生充足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学生还没有进入合作学习的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等等。上述这些状况都无法让学生明白什么叫相互配合,分不清什么是共同任务中的分工和个人责任。小组合作表面上轰轰烈烈,学生发言七嘴八舌,实际上只是东拉西扯,甚至嬉闹说笑,缺乏实效。看似繁华,实则无效,操作者没有意识到仅让学生在距离上靠近,不一定能促进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变化。这说明:教师没有真正领会“小组合作学习”的内涵和实质。合作学习不等于简单的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进行讨论。而是应该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团队精神,逐渐形成一种合作学习的精神和意识。为了使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做到实效、高效,学生通过合作后能解决切实的问题,这就需要寻求几条有效的策略,个人根据经验认为有以下这些途径: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途径

(一)课前预习

“小组合作学习”教学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而课前预习是学生独立学习的宝贵机会,它可以培养和提高学生最终的学习能力。因此,预习内容要尽可能全面地针对学习目标,并依据不同学生的学情和教学实际来进行,而课堂教学则是学生对预习效果的展示、修正与提升,所以预习要求一定要明确,根据我们班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的预习要求:

(1)迅速浏览一遍

先迅速浏览一遍即将要学习的课问,了解新课的主要内容,弄清哪些内容是自己一读就懂的,哪些内容是自己没读懂的,提出不懂得问题,记在书上。

(2)边思考边读第二遍。

对于初次阅读没读懂的问题.在第二次阅读时,头脑里始终要带着这个问题,深入思考,仔细钻研教材。这时阅读的速度可以适当放慢一些,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停下来,翻翻以前学过的内容,或者查阅有关的工具书、参考书,依靠自己的努力把难关攻克,把问题解决.把没读懂的地方读懂。对于经过努力仍未解决的问题.也不必勉强去解决,这样会花费太多的时间;可以把这个问题记下来,留到课堂上听课时去解决。

(3)边预习边做好预习笔记。

预习笔记有两种:一种是做在书上,一种是做在笔记本上。在书上做的预习笔记要边读边进行,以在教材上圈点勾画为主。所圈点勾画的应该是教材的段落层次,每部分的要点,以及一些生僻的字句。同时,也可以在书页的空白处,做眉批,写上自己的看法和体会,写上自己没读懂的问题。在笔记本上做的预习笔记既可以边读边做,整理的内容包括本课生字、多音字、近、反义词喜欢部分的摘抄及心得体会等。

(二)制定有序的合作常规

在课堂中,经常出现这种现象,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后立即让学生讨论,教室里马上就会出现一片热烈讨论的场面。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不难发现,这种热闹后的无序性。有的小组几个人同时各抒己见,根本不会倾听别人的发言,更别谈合作了;有的组只有两个较好的同学在讨论,其他人则无所事事;有的小组则你推我让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缺乏小组合作学习的规则。

如何使小组内的合作“活而有序”呢?我认为,小组内应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可以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由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和责任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记录员的职责是将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内容记录下来。汇报员的职责是将本组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归纳总结后在全班进行交流汇报。教师应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因此,只有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建立有序的合作的常规,培养良好的合作习惯,加强对合作学习的过程性等的评价,才能使合作学习真正做到有实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的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新课标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而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无疑是有助于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的,并对每一个学生的一生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1)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

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本来是不矛盾的,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却较为困难。一些思维活跃的学生往往急于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使一些思维相对较慢的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只能被动地接受,尽管检查时你发现他们能应答自如,但是仅限于模仿和机械地重复,并没有自己的思考,长此以往,必然扼杀这部分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这部分学生的思维惰性。结果导致班级学习上严重的两极分化,背离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既定目标。因此,在合作交流之前,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独立思考的时间,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写在纸上,然后再互相交流。避免小组交流“人云亦云”或“不劳而获”的现象。在交流中,尽可能给学困生发言的机会,甚至整组总动员,帮助一些学困生,达到整组共同进步。

(2)教学生学会倾听。

倾听别人的意见,是对别人的尊重,同时,还可以使自己的想法更完善。人的一生中,其实听得多说得少,任何时候我们都得学会先耐心倾听别人的讲话,然后再思考:他说得对吗?跟我所想的一样吗?然后再进行补充和纠正。只有学生学会倾听别人的观点,才能有效地合作。效地合作。教师要为小组合作学习创设一个民主、和谐、宽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尤其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大胆踊跃地发言,要使发言的学生具有一种代表小组的荣誉感,让学生充分体会到合作学习的乐趣,从而形成强烈的自信心。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力强益.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初探[J]. 新课程学习(下)(2):288.

[2]申彩霞. 小学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之我见[J]. 神州(9):120.

猜你喜欢
团队精神独立思考阅读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谈独立思考
编者的话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