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VID-19流行期间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的工作体验

2020-06-01 02:24许士海史菲田素萍管穗丽谢曼英张薇薇
岭南急诊医学杂志 2020年2期
关键词:急诊科传染病护士

许士海 史菲 田素萍 管穗丽 谢曼英 张薇薇

2019 年12 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全球爆发,严重 威 胁 人 类 健 康[1]。2020 年2 月11 日,WHO(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COVID-19 与SARS-CoV、MERSCoV 相比,传染性更强,早期症状主要为发热、咳嗽等症状。截止2020 年3 月6 日中国大陆地区共确诊病例80718例,其中死亡3045 例(3.78%),治愈53842 例(66.70%)[2]。深圳市人民医院是大型三级甲等教学医院,日急诊量900人次左右,在COVID-19 流行期间,急诊科承担着全院发热患者的救治工作。预检分诊主要由护士承担,是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重要的环节[3],是早期识别疑似COVID-19 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尤为重要的一环。疫情期间,急诊科分诊护士承受巨大压力,急需关注,其经验体会对护理对策的制定有重要价值。本研究对COVID-19 流行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从事分诊工作的10 名护士进行深度访谈,挖掘其在疫情期间的工作体会,为完善护理对策,提升分诊护士疫情应对能力提供依据。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20.02.15-2020.02.29,通过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12.31-2020.2.14 COVID-19 流行期间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工作的10 名预检分诊护士作为访谈对象。入选标准:(1)预检分诊护士;(2)急诊工作经验≥3 年;(3)语言表达或沟通能力良好;(4)疫情爆发期间工作时间≥4周。排除标准:(1)非注册护士;(2)疫情期间休假≥2 周。本研究最终选取10 名护士进行访谈,所有自愿参加。10名参与研究护士的基本资料见表1。

1.2 研究方法 资料收集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与1 名博士生导师、1 名硕士生导师,2 名急诊科护士长共同讨论、设计访谈提纲,包括4 个方面:在疫情流行期间,您分诊发热、咳嗽等患者时有什么体会?有哪些印象深刻的经历?哪些事情让您感到担忧?您觉得科室或医院在此次疫情中有哪些需要改进?实施访谈者为3 名急诊科主管护师(工作年限≥5 年),访谈前邀请专家对3 名访谈者进行为期2 天的质性研究方法和访谈技巧系统培训。本次研究中访谈者与受访护士均在本院急诊科工作3 年以上,双方信任度高。访谈前所有参与人员已了解到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签订《保密性协议》,访谈地点在独立办公室。在取得知情同意后访谈者同步录音,采取一对一、半结构式的访谈形式,访谈时间控制在30-45 分钟之间。

表1 参与研究护士的基本资料

1.3 资料分析及质量控制 每次访谈结束后,由访谈者仔细聆听录音材料并将其录入word 保存。采用Colaizzi 七步分析法[4]对之前获得的word 文字材料进行分析。4 名研究者同时分析资料,摒除个人判断及主观因素,确保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2 结 果

2.1 感染风险的担忧 多数受访护士均表示分诊时担忧被感染,尤其是在接诊来自武汉等疫源地患者时。护士1:“COVID-19 经飞沫、接触及气溶胶等途径传播,比SARS传播性强,防不胜防(叹气)”;护士7:“非常担心被感染,急诊发热患者多,分诊感染风险高”。随着疫情得到逐步控制,护士恐惧感逐渐减弱,护士1:“每日接诊大量发热患者,不那么担心了”;护士10:“经历过H7N9,目前遇到几个武汉回来的患者,放松就好”。

所有受访护士均认为难于适应个人防护物品,护士1:“戴上防护口罩,感觉缺氧,声音小,听力下降,真难受(无奈)”;护士9:“隔离衣不透气,全身都是汗,护目镜,容易起雾,看不清”。个人防护用品影响活动灵敏性,降低工作效率,护士2:“戴上防护口罩,声音小,需要反复说话,影响分诊效率”;个人防护物品提高护士安全感,护士3:“虽然不舒适但是还是非常需要防护物品,让我感觉放心”。

2.2 分诊工作强度高、压力大 COVID-19 流行期间,社会各界高度关注此类患者的救治。急诊分诊受到多方的监督,护士担心分诊失误造成疫情传播等过失,压力非常大,护士2:“各级部门对COVID-19 非常重视,工作压力非常大,担心出错”;护士5:“担心分诊错误被领导责备,受到医院或政府部门处分”;护士8:“如果分诊失误导致交叉感染,肯定会被责罚的”。

COVID-19 爆发后,急诊发热患者及呼吸道相关疾病患者增加明显,预检分诊对护士要求高,人手不足。护士6:“人力不足,有2 位护士发烧请假,其他人得顶班,太累了”。疫情期间,为加快患者的分流,分诊护士常常延迟下班,护士4:“发热、咳嗽患者太多了,如果不能与其他急诊患者快速分流,可能会交叉感染”。护士6:“连续一个多月每周只休息一天,时常不能按时下班”。

2.3 感激感恩 准确检出疑似患者,得到同事认可,分诊价值得以体现。护士3:“搭班医师,走到分诊台,对我竖起大拇指,你真棒,那个患者确实高度疑似COVID-19 感染!那一刻,感到非常开心,满满的成就感,体验到预检分诊的重要性”。参与COVID-19 救治,分诊护士得到很好地锻炼,能快速提高职业素养。护士5:“全国的白衣天使都在抗击COVID-19 疫情,为能在一线参加战斗感到自豪”;护士7:“此次抗击疫情是人生的特殊经历,能提高我的应变能力、专业知识”。

尽管近些年来传染病时有流行,但本次疫情让预检分诊护士更能感受团队良好的协作和管理者的关心。护士3:“相比H7N9 的时候,同事们更加友善,能互相配合,we are a team”;护士6:“分诊护理小组是一个团队,我们就像五个手指,互有长短,互相弥补”;护士8:“有个护士没有问出患者疫区史,领导没有斥责她并鼓励好好工作,感觉温暖”;护士9:“疫情期间,护士被醉酒者打伤,领导全程跟进,肇事者被拘留,我们有强力的靠山”。

2.4 对管理者的期望

疫情期间,急诊科分诊工作风险高、压力大、劳动强度高,希望医院能提供支持和关怀,护士4:“希望医院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方面多考虑分诊护士,给予优先,体现疫情期间分诊护士的价值”;护士6:“希望各级领导在关注疫情的同时,关心分诊护士的需求,让他们安心工作”。

10 名受访者均表示疫情期间分诊护士人手不足,希望提供支持。护士5:“发热病人增多,还要详细登记患者疫源地等信息,大量患者拥挤在分诊台,如果能有人帮忙就好了”;护士6:“疫情期间,除了发热患者,还要接诊普通急诊患者,病人太多了,护士人手不足,希望医院补充人力”。

3 讨 论

疫情期间,多数预检分诊护士在工作中感到恐惧,担心被传染及传播病毒给家人、朋友。研究表明,经呼吸道及密切接触是COVID-19 的主要传播途径[5],若分诊护士在工作时稍有疏漏,就可能感染。调查显示,曾参与SARS或H7N9 分诊工作的护士,担忧下降显著,提示疫情期间管理者应挑选有SARS 或H7N9 救治经验的护士,参与分诊工作;此外,医院应考虑免费向分诊护士及其家人提供流感疫苗、抗病毒药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可免费筛查等措施,减轻护士的心理负担,让其全身心地投入预检分诊工作。

COVID-19 疫情受到全球关注,护士在分诊时面临着诸多压力。疫情爆发以来,高强度的工作对分诊护士的生理和心理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凌宾芳[6]等研究发现43.04%医生和57.28%护士救治重大传染病后,出现创伤后应应急综合征,其中护士得分最高。本研究中,受访者表示,疫情期间经常出现焦虑,失眠等一系列反常现象。所以,建议护理管理者应综合考量,通过心里支持,情绪疏导等方式持续改进医院各项支持系统,在疫情期间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舒缓分诊护士的心理压力。

访谈中,所有护士认为疫情期间,能够亲自参与一线“抗疫”工作,是急诊护士的使命,能真切感受到崇高的护理职业感和使命感。Spaulding 等[7]研究表明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领导的关爱与支持至关重要,能提高一线人员的士气,帮助取得疫情的主动权。本研究中8 名受访护士表示在COVID-19 疫情期间能感受到护理团队的支持及领导的关怀。

COVID-19 为新发传染病,防护要求高,流程复杂,分诊护士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无法满足疫情的需求,应通过网络授课等形式加强分诊护士传染病相关知识培训。访谈中,低年资、无SARS 或H7N9 救治经验的护士表示传染病护理知识贮备欠缺,心理素质偏低,需要进一步提升传染病预检分诊能力。在COVID-19 流行期间,急诊科预检分诊护士的工作体验主要表现在感染的担忧,分诊工作强度高、压力大,团队协作性较好,能得到管理者的关怀。建议下一步管理者应通过合理人力资源调配,充分保证传染病流行期间急诊科预检分诊充足的人力配置,增加培训力度,加强应急演练,制订更加完善急诊护理对策,提高预检分诊护士应对重大传染病的能力。

[致谢]感谢史菲主任、田素萍护士长对研究方法的指导与建议,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急诊科传染病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急诊科护士分层培训的实践与探索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急诊科抢救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应用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