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名著阅读线上教学的实践与反思

2020-06-04 05:04尹雪海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实践反思名著阅读线上教学

尹雪海

摘 要:名著是人类的瑰宝,阅读名著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由于学生缺乏阅读兴趣,阅读缺位的现象严重,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容易忽视对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借助互联网实现名著阅读教学的突破。利用网上丰富的资源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真合作,及时反馈教学效果,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当然,线上教学也有不足,教师容易变成单纯的“网络主播”,缺乏对学生的有效监督,针对这些不足,文章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名著阅读 线上教学 实践反思 语文素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34.010

一、探究背景

2020年初,學校要求我们进行线上教学。在给学生在线讲授《水浒传》,我发现线上授课更适合名著阅读教学。下面我谈谈中学名著阅读教学面临的困境,并结合线上教学的实践,探讨突破困境的方式。

二、中学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及原因

(一)常见问题

1.学生缺乏整体阅读

学习名著,首先要阅读,而且要整本书阅读。理想的状况是通读三遍,精彩的地方反复研读。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学生连快速浏览一遍都无法做到,更不要说研读了,阅读缺位的现象非常严重。

2.教师教学方法失当

教师是名著阅读的指导者,担负着督促学生阅读名著和教会学生鉴赏精彩文段的责任,名著阅读的目的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想实现这个目的,需要学生不断付出努力。但是现实令人遗憾,对于名著教学,很多老师就是在课堂上讲讲名著导读,课后印试卷发给学生,这种模式无法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原因分析

1.学生为考而学,缺少阅读兴趣

很多名著的语言文字晦涩难懂,让看惯了白话文的学生很难适应。古代很多民风民俗和现在不一样,无形中给学生的阅读带来障碍。种种因素决定了阅读名著的过程必然是艰辛的,很多种学生缺少阅读名著的毅力。长此以往,有些学生就对阅读名著失去了兴趣,不利于提升学生的整体阅读水平。

2.教师为考而教,忽视素质培养

对于名著阅读,很多老师教学的立足点是应付考试,而不是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由于教学任务重,大多数老师把教学时间分配到了考试重点内容上,忽视了名著阅读的教学。第二,由于大量学生阅读量较少,无法及时给教师提供教学反馈,有些老师就认为在课堂上教名著阅读是浪费时间,不如直接划出重点,要求学生背诵,从而忽视了学生语文素质的培养。

三、名著阅读线上教学的实践与突破

线上教学,师生不能面对面交流,只能通过网络沟通。合理运用互联网,可以让名著阅读教学更高效。下面我结合线上讲授《水浒传》的实践,谈谈如何利用互联网实现名著阅读教学的突破。

(一)利用网上资源,激发阅读兴趣

名著教学的第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合理使用互联网资源能够最大程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名著中的精彩情节很多,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很多与这些情节相关的视频,合理利用这些视频更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在讲授《水浒传》前,我认真研究名著,把学生感兴趣的章节挑出来,按人物分类,精心准备资料。比如讲解武松时,我把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六和寺出家等几个精彩片段剪辑在一起放给学生看。这些精彩的视频让学生对武松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学生们开始主动阅读与武松有关的内容。

(二)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合作探讨

线下课堂合作讨论的方式,大多是同位之间或者座位相邻的同学分组讨论,有相同兴趣的学生往往分不到一个组。这种分组方式使合作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甚至是流于形式,成为名不副实的合作。线上课堂与此不同,同学们可以按兴趣分组,每个组选出组长,建立一个小群,充分讨论,然后由组长总结发言。名著中的人物都具有很多值得探讨的空间,需要全班参与讨论,特别适合线上教学的分组方式。

在线上讨论宋江的形象时,各组讨论非常热烈,有的同学说他卖友求荣,有的同学说他讲义气。各组把讨论成果发到大群里,又经过一番讨论,最终确定宋江是一个具有多重性格的人,他既有对兄弟讲义气、仗义疏财的一面,又有效忠皇帝、虚假伪善的一面。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是绝对的主体,他们引经据典,畅所欲言,阅读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辩论能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等都会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三)利用问卷调查,及时反馈效果

教学成果反馈可以反映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在线下课堂,教师缺乏及时反馈的手段,不利于及时掌握学生的具体情况。线上课堂可以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弥补这一缺陷。

在《水浒传》中,学生争议最多的就是宋江。为了了解课堂教学效果,我在“钉钉”上制作了一份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几个方面:①有关宋江的几个重要事件你阅读了吗?②对于宋江的形象分析你听懂了吗?③你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④对这节课你有什么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学生的学习情况一目了然。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讲解,提高了教学效率。

四、名著阅读线上教学的反思

利用互联网进行名著阅读教学固然有很多的好处,但不足也是显而易见的。下面就谈谈线上名著教学的不足及改进建议。

(一)不足

1.教师容易变成“网络主播”

名著的故事性很强,精彩的情节很多,老师在讲解过程中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师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互动,学生无法参与到课堂当中,慢慢地就失去了听的兴趣。

2.对学生缺乏有效监督

线下课堂有老师的强力约束,学生能集中注意力。线上课堂不是面对面地教学,自我约束力较差的学生就会不集中注意力,学生课上玩游戏、听音乐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3.课后作业容易敷衍和抄袭

名著阅读课程的作业以阅读名著、分析精彩章节和人物形象等为主。对于布置的课后作业,如果没有老师的督促,学生很容易出现敷衍、拖延甚至抄袭的现象。

(二)建议

1.以任务驱动课堂,让学生成为课堂主体

在线上教学过程中,没有老师面对面的监督,也没有同学的陪伴,如何让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呢?我认为,可以通过设计任务来驱动课堂教学。

例如名著阅读教学设计的上课流程是“自由分组—布置任务—小组合作—展示成果”。名著阅读教学可以布置的任务很多,比如人物形象分析,精彩情节赏析等。小组合作要求学生在群里真正讨论起来,每个人都要发言,最终每个小组要形成成果并在全班展示。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使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2.建家校协同机制,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线上教学,家长的配合相当重要。学生是否及时上课,是否积极参加讨论,中途有没有离开,课后作业有没有完成等情况,都需要家长的监督。名著的篇幅一般较长,没有家长的督促检查,学生很难完成任务。老师可以适时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反馈学生情况,共同保证课堂学习效果。

3.因材施教,分层次布置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如果不能根据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就会出现敷衍和抄袭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把作业分成基础性作业和提高性作业两类。基础性作业要求学生了解章节基本内容,提高性作业要求学生分析精彩章节以及讨论复杂的人物形象。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定的任务,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

总之,对于名著阅读的线上教学,只要能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老师、学生、家长之间通力合作,克服不足,就可以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 丁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策略和模式研究》,《学周刊》2020年第25期。

[2] 王继存《搞好群文阅读教学  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文理导航(上旬)》2020年第9期。

猜你喜欢
实践反思名著阅读线上教学
“互联网+”背景下中国饮食文化课程的教学改革研究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关于在高校行政干部中开展轮岗的实践反思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对课堂教学能力的反思和评价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活动化教学探索
打造魅力语文课堂,张扬学生个性